基于“掌握学习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人力资源管理发布时间:2012-07-17浏览:

  摘 要:社会形势对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多数高校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还不完善,资源利用和开发欠充分。因此,在借鉴“掌握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技能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字: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模式 实践能力
  当今世界人才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日益明显,随着我国经济飞速跃进,人们开始重视人才的培养,重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很多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而且对其都比较重视。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而且注重操作能力,而学生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和机会,所以教学难度较大。
  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工作还不成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和探索
  (一)教学方法单一,学习效果不理想
  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宜懂不宜记”,而当前,这门课的教学方式还停留在教师主宰整个课堂,以单向“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而授课内容多是概念和原理的简单阐述、解释,学生被动地记笔记、背概念,对于深层次的知识挖掘和前沿的信息,即便教师仅仅以讲授、举例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多数学生非理解老师所讲知识的真正含义和实际用途。这种被动的学习起于上课,止于下课,多数师生没有构建起课后的反馈和巩固机制,即进一步加深学习效果、激发学科兴趣和应用的交流机制和理念的理解没有形成。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高效率地吸收所学内容,甚至还可能厌恶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打消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考试方式僵化,测试内容欠合理
  当前总体而言,对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考核,笔试的形式所占比例偏重,更像是测试学生对概念、理论、原理的没写水平,即便加入案例分析题目,也只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浅显运用,这种形式的考试,对于实际管理中所必需的策划设计、实施应用以及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的考核基本难以涉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创造性。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中较为常见。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要摆脱传统不适用的教学模式,改进并创新教学内容、授课方法和学习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学习模式的解读与借鉴
  1968年,布鲁姆受卡罗尔的学校学习模式理论的影响,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养少数尖端人才,而是要普及性,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使大多数学生提高科学素质。
  布鲁姆认为,认真关注如下的五个教学变量,就有可能使多数学生掌握知识。
  1. 允许学习的时间,即教师对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所规定的时限。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时间越长,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越好,因此,师生要有效利用时间,减少多数学生掌握知识所需的时间。
  2. 毅力,即学生愿意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毅力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有关。布鲁姆强调,要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来减少学生学习所需的毅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增加学生的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3. 教学的质量。它取决于学生对教学要素的需求程度。教学要素指向学生提供学习线索或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给予强化以吸引学生学习;反馈——矫正系统。因此教师教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提供给学生实践参与的机会、知识信息的来源并不断地与学生沟通交流。
  4. 理解教学的能力,即理解教师的讲解和教材的内容。所以,要改进教学方法,如教师组织小组交流、视听法和学习性游戏等,使多数学生提高理解教学的能力。
  5. 能力倾向,即学生掌握一定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有证据表明,提供适当的环境条件和学习经验,能力倾向是可变的。
  布鲁姆认为上述五种变量相互作用,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控制好这些变量及其关系,在常规性讲授理论、传授经验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供实践性的平台等,平衡好各变量的数值,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基于“掌握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策略
  1. 案例教学
  通过讨论案例,可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经验有效地融合,使学生便捷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案例法的实施步骤:首先教师根据所讲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案例(纸质或视频资料),将学生们均衡地分组,要求各小组在课堂或课前对所选案例进行研读,思考案例提出的问题,期间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途径查询资料;然后各小组汇总信息,合作讨论解决案例问题的方案,达成共识,形成决策报告。待到课上,由每组派代表汇报发言,讲解本组的解决方案、决策依据等。
  学生自主地进入案例的角色之中去分析问题,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要参与,提出观点相互启发,形成团队认可的解决方案,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协调能力、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 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教学是指将理论知识镶嵌在设置的模拟环境中,通过在模拟条件下操作来丰富实践经验,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它比常规的课堂讲授更直观、更贴近实际,又比社会实践易操作,是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教与学”、“学与用”的有效方法。
  情景模拟法的实施包括四个环节:第一、制定模拟情景的教学计划。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所需条件、实施过程的控制等环节;第二、教学情景设置。依据计划为学生分派角色,准备模拟场景所需的文字材料等资料。以招聘面试模拟为例:分配模拟角色,招聘组织的背景资料、招聘职位的岗位说明书、面试的方法、面试的题目及评价标准等,实施场景布置包括桌椅的摆放等;第三、教学的实施与控制;第四、点评。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吸收程度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指导,同时也要求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反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理论与实践的收获和操作的难点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
  情境模拟法为学生提供了仿真的实践平台,在逼真的情景体验中拉近了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距离,将学生放进特定的情境,在担当角色中发现问题,快速地作出分析,并且合理地解决,在演练中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所学知识,而且提高了自我认知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策划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增强自信心。
  3. 引入专业人士讲座
  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留出部分课时,邀请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到课堂进行专题讲座,分享他们的工作方法和经验阅历,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同时,这些专家会指出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可以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4. 利用网络多媒体
  为了增加知识的信息量,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配合传统的板书形式进行知识的讲授,通过投影仪进行文字、图表讲解各章节的理论知识点,也可以选择人力资源管理视频影像资料放映给学生。在课下,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将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发送给学生,推荐他们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参考资料和网站,指导学生阅读前沿信息,汲取先进理念,并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交流,丰富、整合理论框架来指导实践。
  5. 课程考核
  对于学生,传统的考核模式重结果,轻过程;多以笔试闭卷的方式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方式单一,评价标准侧重于记忆而不是运用和创新发散。这势必造成学生过分注重期末卷面成绩,急功近利,这种考试方式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学效果起到的作用有限。因此,为了更全面地考核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教学效果,要增加技能测试的比重,使测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见表1)。
  表1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试总成绩构成
考核时间 考核指标 考核内容/形式 权重 合计
平时 学习态度 课上出勤率、发言情况、小组活动参与情况等 10%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学习精神、网络运用、课外信息获取意愿等 15%
学习效果 作业质量、案例分析任务报告质量、无领导小组讨论或情景模拟操作效果等 15%
期末 理论掌握程度 闭卷或适当开卷 60%

  与单纯地以教师为主导的理论讲授式学习相比,诸如上述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与缺少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讲,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导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设身处地的实际演练中,学生要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需要激发和整合计划、组织、协调、决策等多种能力,并有效配置和利用有限的人、物、信息等资源去策划和实施。在互动式的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和一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多样化的教与学,能够使学生理解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度和运用瓶颈,切身感受到自己的知识缺陷和努力方向,增加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锻炼了各种管理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谢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组织效果提升策略[J].高教研究,2011.
  [2] 曹露露,陈双,孙毅杰.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实践[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
  [3] 王翠英.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创新[J]. 企业与教育,2011.
  [4] 王慧,刘铁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新型教学模式探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
  作者简介:刘宁(1984-),女,天津市人,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警察管理系教师,国家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基于“掌握学习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renliziyuanguanli/3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