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气象学发布时间:2020-03-23浏览:次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气象预警服务需求十分突出。在分析网络化背景下农业气象预警服务需求的同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网络化背景下农业气象预警服务对策。
关键词 农业气象预警服务;需求;对策
《山西气象》是由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1988年创刊,季刊,公开发行。刊载的主要内容包括:气象科技有关领域的综合评述及研究论文;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化建设;气象灾害的规律及防灾减灾决策;天气和气候总结;专业气象服务技术方法和指标;气象科技兴农及台站双文明建设。主要专业栏目为天气、气候、应用气象、气象科技产业、气象观测、人工影响天气等等。
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和地理位置的共同作用,山西省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气温悬殊、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山西是农业大省,玉米、小麦、蔬菜、瓜果等农作物种植广泛,农业是山西省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山西省境内干旱、大风、暴雨洪涝、冰雹、霜冻等气象灾害频繁出现,对农业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做好农业气象预警服务工作刻不容缓。在网络化背景下,自山西省气象部门引入现代化观测仪器设备以来,气象通讯和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应对气象变化、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方面的能力明显增强,但是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方面仍有一定不足。为了推动农业持续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将不利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开展网络背景下农业气象预警服务需求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业气象预警服务需求
1.1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农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降水、温度、日照、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的要求不尽相同,气象变化直接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山西省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地区,干旱、大风、暴雨洪涝、冰雹、霜冻等气象灾害的出现,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其中干旱是山西省的主要气象灾害,素有“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的说法,每年因干旱导致的成灾面积约占受灾总面积的25%左右;霜冻则会造成农作物减产,其成灾面积约占受灾总面积的3.7%;大风在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还会影响农作物产量,成灾面积约占受灾总面积的1.9%。由此可见,气象灾害在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还会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严重情况下则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做好农业气象预警服务工作,对增强农业灾害防御能力、减少农业受灾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1.2农业生产的需要
山西省是农业大省,气象预警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在网络化背景下,气象部门可以借助网络、手机、电视、微博、微信等发布天气预报、中长期气象预报等信息,但是针对气象灾害还缺乏科学完善的防御措施。而且防御措施往往滞后于灾害发生,当农民接收到防御信息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防御时间,造成较大的损失。
1.3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农业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我国是农业大国,而农业是弱质性产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必须加强气象预警服务工作,确保农民及时了解气象信息,提前做好防御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为农业高产丰收创造有利条件,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
2农业气象预警服务存在的问题
2.1气象预警信息发布途径单一,传递不及时
当前,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较为落后,支持性设施功能极为薄弱,接收气象信息的渠道极为有限,且较为单一。而电视等传统媒体很难实现对气象信息的全面接收和覆盖,直接造成偏远农村地区接收气象信息的滞后性和不全面性。尤其是在农忙和收获季节,发布的农业气象信息很难第一时间传递到田间地头,气象预警服务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2.2 农业气象基础信息缺失严重
将专家经验与先进技术水平相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各种气象灾害,是建立气象预警机制的基础。资料积累、技术支持和指标分析需要农业、气象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由于我国气象预警的理念和技术发展相对较晚,缺乏长期资料和经验的积累,使得研究农业气象技术的基础信息和数据不足,很难满足网络化背景下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2.3气象预警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
当前,山西省预警信息建设和应急管理体系发展不甚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指挥、防御、应急和救援体系建设不够健全,传递灾害信息的速度滞后,人民群众自觉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的意识和能力较为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
3网络化背景下农业气象预警服务对策
3.1进一步拓宽农业气象服务领域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气象部门应加大对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技术的研究力度,增强气象预警内容的深度,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预警机制。根据山西省农业生产实际和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尽快构建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体系和评估系统,进一步增强农业气象服务质量。在网络化背景下,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大农业和生态环境监测,做好氣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工作,并做好极端天气的预测预警工作,确保气象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农业生产一线。
3.2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
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工作。充分利用天气雷达、卫星、闪电定位等多种手段,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测的精准度。综合运用数值预报产品和多种预报技术方法,在提高突发性、局地性强对流天气预报的精准化和时效性上狠下功夫,切实加强重点区域的短时强降雨、大风、冰雹、雷电、龙卷风等极端性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
3.3构建气象预警应急长效机制
人民群众对气象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否则会延误防御气象灾害的最佳时机,造成巨大损失。气象、水利、农业等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共享信息资源,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平台,结合农业生产布局和不同农作物生产发育阶段,第一时间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应尽快建立起涵盖省、地市、县三级的农业气象灾害信息管理和发布预警机制,以解决农村地区气象预报“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地区气象灾害监测、预防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预警信息的时效性水平,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4小结
气象预警服务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及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三农”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网络背景下,气象部门应从拓宽农业气象服务领域、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和构建气象预警应急长效机制方面出发,充分运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农业气象预警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倩,赵艳霞,王春乙.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10,19(6):40-54.
[2] 史英河.浅谈气象服务和农业发展的关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2):68,70.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网络化背景下农业气象预警服务需求及对策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qixiangxue/50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