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论文发表当代毕业生求职心理问题的表现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求职就业发布时间:2013-06-17浏览:

  摘 要:当代大学毕业生求职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焦点。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他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认知心理偏差、情绪心理偏差和社会心理偏差三个方面。而形成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为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个人原因。本文发表在《黑龙江高教研究》上,是学生论文发表范文,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求职心理问题;原因

  一、 当代大学毕业生求职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从求知走向求职,是其成长历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然而,为数不少的大学毕业生在面对激烈的求职环境时却表现的“无所适从”,而这种“无所适从”则更多的体现为一种不良的求职心理状态。至今,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一大焦点。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求职心理并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一般认为,大学生的求职心理指的是大学生在考虑求职方方面面问题的时候所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大致可以被分为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即认知心理、情绪心理以及社会心理。

  (一) 认知心理偏差

  大学毕业生刚刚走出校门,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对自己的定位和对外围环境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1、自我认知的偏差

  (1)自负:自负是过高估计自身实力而产生的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使得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往往严重脱离现实,用幻想包裹自己,好高骛远、自命不凡,浮躁虚夸、眼高手低,对就业的期望值非常高,择业时常常从职业的稳定性和无风险性出发进行考虑,并把工作城市是否繁华、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等作为选择的标准,否则宁缺毋滥。

  (2)自卑:与自负相反,自卑是过低估计自己实力而产生的一种挫败感。

  这种挫败感则使得大学毕业生尤其是一些普通院校和农村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参与竞争的信心,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在各个方面都不如他人;缺乏大胆尝试的勇气,不能适时地抓住就业的良机;缺乏主动推销的精神,不敢充分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才华。最终使自己陷入了不战自败后无业可就的困境之中。

  2、外围环境认知的偏差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结构调整、机构精简、高校扩招、学历

  竞争等问题层出不穷,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总体结构不平衡。“就业难、难就业”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对这一外围环境的认识不足导致他们在求职的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显得倍感压力,但却不懂得如何去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二) 情绪心理偏差

  1、焦虑情绪

  焦虑是个体面对变化的环境或突来的压力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消极情绪。大学毕业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就业时,巨大的落差感和强烈的心理冲突使得他们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出现了焦虑的情绪。他们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困惑不已、烦躁不安,甚至整日忧心忡忡,严重者已经干扰到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焦虑情绪的出现是影响就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2、淡漠情绪

  淡漠情绪是个体在遇到挫折后所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屡次碰壁后就会产生悲观的心理反应,他们往往会认为整个社会抛弃了他们,从而逃避现实、缺乏斗志、不思进取、闷声不响、没有交流、减少人际交往、对世事置之不理。最终以至于情感淡漠、意志麻木,对什么都感到无所谓,完全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空间里,不参加任何招聘活动,放弃一切求职机遇,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3、不满情绪

  不满情绪是个体在达不到预期的期望值或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后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大学毕业生的不满情绪这种心理状况存在比较普遍,他们对学校不满、对教育不满、对政策不满、对设施不满、对同学不满、对朋友不满、对亲人不满,在他们的心理世界里充斥着无限的抱怨。而当这些抱怨升级为嫉妒,甚至是仇恨的时候,他们就有可能在求职的过程中通过报复的手段去宣泄内心的不满,对个体和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三) 社会心理偏差

  1、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主要指社会个体在群体的影响下,其观念和行为不自觉的向大多数人看齐的一种心理,即“大家怎么样我就怎么样”的一种心理。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价值取向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了这种心理的影响才变得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才使得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选择和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自身的个体差异性与自我的创造性。他们常常觉得大家都去从事的具有稳定性的职业肯定是好的,也肯定是对的,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的工作,而大家都不愿意干的稳定性欠缺的工作就是差的、错的,如私人公司、服务行业等的工作。但却漠视了工作本身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这样的盲目跟从使得他们失去了很多就业的机会,这也是现在有些工作供不应求,相反有些工作却供过于求状态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指当个体发现自身与其具有极大相似性的参照对象在某些方面发生偏差时产生的一种负面情绪。因为被选为参照的对象与个体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所以当偏差发生时个体的负面情绪就会在这种相似性中被无形放大,他们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被肯定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攀比心理主要发生在一些同等院校毕业且虚荣心比较强的大学毕业生身上。这些大学毕业生往往过多的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极其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因为不自觉的和已经就业的同学的做比较而陷入思维的死角,错失了很多就业的机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否定。

  3、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指个体总是把希望和成败寄托在别人身上而不能自立、自给的一种依靠心理。依赖心理一旦产生,依赖的个体就会变得缺乏责任感、贪图享乐、想着不劳而获,从而不断丧失适应社会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甚至造成人格上的缺陷,走上犯罪的道路。由于从小的娇生惯养和自身的能力欠缺,使得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往往“理所应当”的把自己的就业压力转加到了父母和亲戚身上,他们过分依赖家长的“关系”,不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展示自己、谋求机会,而只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站在一旁等待“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大学生论文发表当代毕业生求职心理问题的表现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qiuzhijiuye/7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