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求职就业发布时间:2012-08-22浏览:

  摘要: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成为社会、高校、学生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应分析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并就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提出新的思路。近年来,我国各类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总量持续大幅增长,加上社会就业结构不平衡、市场经济不景气、国际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避免在不利外部环境影响下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状况相互牵制陷入恶性循环,如何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并采取积极主动的就业行为,成为就业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关键词: 高校;就业指导模式; 创新;现状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problem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will exist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university student career guidance work in universities, students, community has become the topic of common concern. Therefore, we should analyze the work of employment guidance in China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mployment guidance mode, and puts forward the new ideas. In recent years, China's various types of high school graduates gross continues to grow, together with the social employment structure imbalance, the market economy,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other factor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very grim. How to avoid the adverse extern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tudents' employment psychology and employment status into a vicious spiral of mutual restraint, how to make students keep good employment attitude and take the positive employment behavior, become the employment work faces new task and new challenge.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mployment guidance mode; innovation; current situation

  中途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0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为340万.2006年达到413万。而我国的就业岗位却没有相应地增加,相反.国家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正在加快进行以机构和人员精简为内容的改革.就业岗位急剧减少。在社会需求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势必导致就业压力增大。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原有的工作模式已无法适应这种变化,高校的就业工作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探索新的就业指导模式。

  一、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在就业状况方面,高职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认识(即“对个人专业优势的认识”、“对自身综合实力的信心”及“与本科院校相比是否处于不利地位”)是影响就业状况(是否已落实就业单位)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一方面,认为自己的专业具有优势者成功就业的比例较高,所以加强学生对专业优势的正面认识,是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关键任务;另一方面,无法确定自身综合实力者未就业的比例较高,所以应尽可能地关注这部分学生,使其掌握自我综合实力的评估方法,并为其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此外,认同“与本科生相比,就业处于不利地位”者未就业的比例更高,约有三分之一的高职学生对就业前景持悲观判断,转变这部分学生的观念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在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上。与学生的职业定向脱节。缺乏科学的职业观念教育人才的社会需求与高校培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滞后,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及毕业生的职业定向脱节,部分高校存在着只管教学不管社会需求。只管学生毕业不管毕业生去向的问题。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是围绕当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限于“双选”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与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过分强调实用性。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求。

  在就业指导的方法与手段上,范围窄、手段旧、途径少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比较简单,往往对学生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照本宣科的单向教学方式,如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就业形势报告会”等,缺乏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基本上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讲什么、以什么方式讲都由教师决定,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研究

  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的一大转折,能否尽早地对社会形成准确的认识,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设计.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向社会人的转变并逐步走向成功的关键。高校就业指导应根据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和素质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和教育培养模式,帮助和引导毕业生正确地认识自我,选择最能发挥个人才能的职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大学生心智成熟,精力充沛.反应敏捷,正是学习掌握各项知识和各种技能的最佳时机,应将职业生涯设计引入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把握机会。合理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会促使人逐步走向成功。我国许多高校往往把就业指导理解为在学生毕业时开几次求职讲座或举办几场招聘会,而没有把它作为四年中的一个长远规划。实际上,大学生从一年级到毕业,其心理、生理一直是处于连续不断的变化之中的。就业指导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分段实施,持续进行。创新就业指导模式要实现两个有机结合。首先,要实现阶段性与连续性的有机结合。阶段性是指毕业前的集巾教育,连续性则是指针对学生的特点将职业生涯设计与个人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特长等方面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的不同侧重点,对大学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使他们锻炼和培养自己的能力与素质,了解国情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成才观和就业观。其次,要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就业指导作为一个系统,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需要卒_十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如高校要经常召开毕业生就业座谈会,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聘请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等等,通过学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使高校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以计社会关注、关心学校的发展,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并不单纯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而是始终体现着教育者的影响、努力与期待:同样,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并不单纯是一个被动塑造的过程.而是始终渗透着学生的判断、选择与追求。以“订单培养”为基础,教学双方直接参与“产品设计”的模式,很好地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育者的导向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大学生在客观真实评价自我的前提下,通过思考、判断、比较、选择,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教育者在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的情况下.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为学生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以“专业化和全员化”为导向.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提升就业指导丁作队伍的素质是就业指导丁作开展得好坏的关键。新时期大学就业指导人员扮演的角色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团体的领导者、家长的代理人,而且还是心理辅导员、生涯设计指导者、职业工作介绍者、劳动力市场信息提供者。面对大学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肩负的多重任务,教育部曾多次要求各高校“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要长远规划,统筹安排。加大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研究,积极探索符合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模式,努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友照,吴昌标.高职生就业取向与就业心理研究[J].职业,2007,(21).

  [2]管军.浙江省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结果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8).

  [3]覃干超.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4]邱勇强.我院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及对策思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1).

  [5]王耀华,叶青.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归因及对策研究分析[J].科技信息,2007,(20).

  [6]王君君.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调查[J].教书育人,2007,(3).转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qiuzhijiuye/4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