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农业科技发布时间:2022-03-17浏览:次
摘要:为明确贵州省辣椒上棉蚜的发生规律和抗药性现状,本研究于2019年和2020年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田间普查,并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4个棉蚜田间种群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系统调查发现棉蚜每年均有2个发生高峰,2019年6月下旬至7月初是第一个高峰期,8月上旬是第二个小高峰期;2020年6月下旬至7月初是第一个高峰期,7月中旬是第二个小高峰期。两年的调查发现棉蚜为害的第一个高峰期发生在辣椒的开花坐果期,在结果期达到第二个小高峰。
不同棉蚜种群抗性监測结果表明,黔西南安龙县种群对吡虫啉敏感(1.28倍),对啶虫脒、阿维菌素和吡蚜酮的敏感性逐渐降低;黔东南榕江县种群对啶虫脒和吡蚜酮敏感(分别为2.61倍和1.12倍),对阿维菌素和吡虫啉产生了抗性;黔东南锦屏县种群对吡蚜酮的抗性最高(11.19倍),其次是吡虫啉(7.91倍)、阿维菌素(2.86倍)和啶虫脒(2.38倍);遵义市播州区种群对啶虫脒、吡蚜酮、阿维菌素和吡虫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63倍、5.74倍、18.44倍和70.22倍。除个别种群对阿维菌素和吡蚜酮比较敏感外,其余均产生了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安龙县种群对吡虫啉较敏感,锦屏县种群产生了低水平抗性,但榕江和遵义种群产生了高水平抗性;除安龙种群对啶虫脒产生了低水平抗性外,其余种群对啶虫脒较敏感。建议在棉蚜种群大暴发之前使用抗性倍数低的杀虫剂进行防治,以延缓抗药性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棉蚜;发生规律;杀虫剂;抗药性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属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广泛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地区,可为害茄科(Solanaceae)、菊科(Compositae)、豆科(Leguminosae)和十字花科(Cruciferae)等116科,900多种[1-4]。该虫具有繁殖能力强、世代周期短且世代重叠严重等特点,是典型的R对策昆虫。棉蚜主要通过刺吸植株汁液、分泌蜜露阻碍植株光合作用、传播病毒等方式对作物造成为害[5-6],由传毒导致的损失往往比直接刺吸还要大,是危害农、林、牧业等多种植物的世界性重要杂食害虫[7]。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栽培作物种类及布局多元化、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为蚜虫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且发生面积呈扩大趋势,给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
化学防治是防治害虫的主要手段,但随着化学药剂的大量不合理使用,害虫对农药产生抗性的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抗性的产生是害虫对杀虫剂选择作用的结果,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是生物进化的一个特例[8]。有研究表明棉蚜已对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新烟碱类等多种类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抗性[9-12]。棉蚜抗药性的产生不仅加快了杀虫剂品种的淘汰速度,还给棉蚜的防治带来阻碍。辣椒是贵州省重要茄科蔬菜种类,随着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棉蚜为害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辣椒产量和品质。因此了解田间辣椒上棉蚜种群发生特点及开展抗药性监测,对棉蚜发生预测预报和延缓抗性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棉蚜发生规律系统调查
在花溪区金竹镇辣椒试验地(约0.134 hm2)内设置监测点,辣椒栽培技术参照当地标准,全程不施用任何药剂。辣椒移栽时间分别为2019年5月13日和2020年6月1日,移栽2周后采用棋盘式取样法对棉蚜发生动态进行系统调查,每垄选取3个点,每点调查10~15株,记录每株棉蚜的发生数量。每周调查一次(雨天顺延),直至采收结束。
1.2棉蚜发生情况田间普查
在贵州省遵义、安顺、黔西南、黔南、黔东南各选1~2个调查点,开展棉蚜发生情况普查。以株为单位,每个调查地点随机选择三块辣椒地,每块辣椒地随机调查100株,共计300株,调查记录每株辣椒上棉蚜的发生量。
1.3棉蚜抗药性监测
1.3.1供试虫源
棉蚜相对敏感种群(SS):于2019年5月采自贵州省金竹镇试验基地的辣椒植株上,在室内不接触任何药剂的情况下,用盆栽辣椒植株连续饲养多代,获得蚜虫相对敏感品系。饲养条件为:温度(25±1)℃、相对湿度75%±5%、光周期14 L∶10 D。
田间棉蚜种群:2020年7-8月,分别于贵州省榕江县车江大坝(RJ)、锦屏县新化乡(JP)、遵义市播州区(ZY)和安龙县板磨村(AL)辣椒地采集田间棉蚜种群,将植株随蚜虫一起带回实验室,在室内不接触任何药剂的情况下饲养一代后取大小一致的健壮无翅成蚜进行生物测定。饲养条件同上。
1.3.2供试药剂
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WP)和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WP)均购自河北凯斯特农化有限公司;25%吡蚜酮悬浮剂(SC)和5%阿维菌素乳油(EC)均购自河北中保绿农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1.3.3供试植物
辣椒品种为贵研13号(贵州粒丰种业有限公司),以灭菌营养土种植,期间未接触任何药剂和虫伤。选择新鲜、洁净、健康且大小一致的辣椒叶片备用。
1.3.4抗药性测定
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4种药剂对不同棉蚜种群的毒力[13]。使用去离子水将药剂稀释(或溶解)为较高浓度母液,根据预试验结果,再将母液等比稀释为5个浓度,将新鲜辣椒叶片分别放入不同浓度药剂中浸渍10 s后取出,自然条件下晾干,去离子水处理作为对照。晾干后的叶面朝下置于垫有保湿滤纸的一次性塑料培养皿中(直径为9 cm),并用细毛刷挑取个体大小一致的健康无翅成蚜置于叶片背部,盖上外皿并用橡皮筋固定,以防蚜虫逃逸。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蚜虫。将培养皿放入人工气候培养箱中,48 h后统计死亡数,用细毛刷轻轻触动,无反应则视为死亡,饲养条件同上。
推荐阅读: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贵州省辣椒棉蚜发生规律和抗药性监测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ongyekeji/6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