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农业科技发布时间:2021-09-23浏览:次
摘 要: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除草等作用,但随着地膜使用范围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大量地膜残留于土壤中,对作物及土壤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通过查阅历年发表的文献,总结了残膜对土壤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如地膜残留会引起土壤板结,影响水分下渗,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影响作物的出苗,吸收水分和养分,进而导致作物减产;结合前人的研究,对影响地膜残留量的因子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地膜质量、种植模式、覆膜年限捡拾方式等因子会对地膜残留量造成影响。同时,提出了农用地膜残留污染的防控措施,旨在为地膜残留污染的监测、管理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地膜残留;土壤;作物;防控措施
由于地膜覆蓋具有增温保墒、改善光照条件、减少水分蒸发、抑制杂草发生的作用,在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大,应用范围广,2014年以后地膜覆盖面积及地膜使用量逐渐趋于稳定,目前每年地膜使用量稳定在140万t左右[1-2]。但地膜覆盖在给农户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残留在农田中的地膜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地膜残留会引起土壤板结,影响水分下渗,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影响作物的出苗,吸收水分和养分,进而导致作物减产[3~6];牛羊误食残膜后,会阻隔食道影响消化甚至死亡;此外,残留地膜弃于田间地头,影响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本研究结合近十年发表的文献对地膜残留对土壤及作物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概述,并总结了目前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的特点,提出了农用地膜残留污染的防治措施与对策,以期对残膜污染的治理提供新思路。
1 地膜残留对土壤及作物的影响
1.1 地膜残留对土壤的影响
常芳红[7]研究表明,农田残膜的密度会影响水分渗透,当残膜密度大于900 kg·hm-2时,残膜开始阻止水分下渗,使得下层土壤中含水率明显降低,当残膜密度达到1 020 kg·hm-2时,20~30 cm土层中含水率比0~10 cm土层减少7.2%;刘海[8]研究表明,地膜残留量会影响土壤pH值,且地膜残留与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呈负相关。邹小阳等[9-10]研究表明,残留地膜会破坏土壤结构,阻碍土壤的水肥运移。
大量研究表明[11-15],残膜会破坏土壤团聚体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引起土壤养分退化,阻碍土壤水分和盐分的运移,增大地下水下渗难度,严重污染土壤环境和微生物生存环境。
1.2 地膜残留对作物的影响
地膜残留对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出苗率[16]、株高[17]、产量等[18-19]的影响。常芳红[7]研究表明,残膜密度同玉米株高、生物量、产量呈负相关,无地膜残留的处理玉米产量可达到10 817.25 kg·hm-2,当残膜密度达到1 020 kg·hm-2时,玉米产量明显下降,仅为2 966.85 kg·hm-2,比对照下降了72.57%;杨彩霞等[11]研究表明当土壤残留地膜超过200 kg·hm-2时,残留地膜量与番茄的产量呈负相关。黄少辉等[20]研究表明地膜残留量为720 kg·hm-2时,马铃薯的减产幅度最大,减产幅度达14.5%。当土壤地膜残留量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引起作物生长发育减缓,进而造成农作物减产。
2 不同土层残膜分布特征
关于不同土层残膜分布特征的研究较多,严昌荣等[21]对我國典型农区进行调查,发现残膜主要集中于0~30 cm耕作层,0~10,10~20,20~30 cm土层残膜分配比例分别为>50%,10%~40%,<10%。李妍超等[22]研究表明残膜主要分布在0~30 cm耕层内,而且0~10,10~20,20~30 cm耕层残留量差异显著(P<0.01),各个耕层内残膜所占的比例:0~10 cm为77.7%、10~20 cm为17.3%、20~30 cm为5.0%。白云龙等[23]研究也表明0~30 cm土层内,地膜主要残留在0~10 cm土层,0 ~10 cm为59%~62%、10~20 cm为30%~34%、20~30 cm为不到总残留量的10%。Fu等[24]研究显示,超过73%的残留膜仍在0~10 cm犁层。
3 地膜残留量的影响因子
3.1 地膜质量对地膜残留的影响
地膜质量标准是影响地膜回收利用等最重要的因素。周明东等[25]研究表明0.010 mm和0.012 mm厚度地膜对比0.006 mm 厚度地膜,使地膜的残留量分别降低60.4%,54.6%。张丹等[26]研究表明增加地膜厚度对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增产幅度有限,而在残膜回收的基础上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显著降低地膜残留强度。
3.2 种植模式对地膜残留的影响
马彦等[27]对比了轮作、垄作、半膜覆盖、双垄沟播、平膜+半膜覆盖、垄作+平铺、连作和平铺等8种种植模式对地膜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种植模式中地膜残留量最小的为轮作,残留量最大的为平铺。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选择合理的种植模式。
3.3 覆膜年限对地膜残留的影响
杜泽玉等[28]研究表明覆膜年限10 年以上和10 年以下的地膜残留量差异极显著。具体残膜污染分布特征表现为10年以下残膜污染均为低污染,10 年以上残膜污染以中度污染为主。
3.4 不同捡拾方式对地膜残留的影响
残膜回收主要有人工捡拾和机械回收。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人工捡拾的干净程度高,但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持续工作时间有限等缺点。机械化回收是现阶段残膜回收的主要方式,可以较长时间作业,但其拣拾的干净程度不高,仍会有部分地膜残留在土壤中[22]。
3.5 其他因素对地膜残留的影响
李妍超等[22]对青岛市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与当季残膜回收率有关,当季地膜回收率越高,残留量越少。杜泽玉等[28]的研究表明,土壤质地也会影响地膜残留量,砂壤土、壤土与粘土之间的地膜残留量差异极为显著(P<0.01)。
4 农田地膜污染防控措施
4.1 强化宣传引导
做好农膜使用宣传工作,以提高农牧民认识高度作为主要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新闻媒体等手段,加大对《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17)的宣传力度,以更为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农牧民普及国家标准。
4.2 加强市场监管
2017年10月14日,国家三部委发布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17)强制性国家标准,新标准对厚度和偏差、拉升性能、耐候性能等多项指标进行了修订。各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生产、经销、使用环节的监管责任,严禁生产与使用未达到国家标准的农用地膜。
4.3 完善地膜回收利用补贴机制
对回收利用给予补贴,鼓励和引导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加工利用企业积极参与地膜回收利用工作,建立收购网点,进行再利用。
4.4 加大地膜回收机具研发的补贴力度
完善收贮运体系,研发适用不同地域特点、土质特点和作物特点的残膜回收机械。建议加大对地膜回收捡拾机具的研发投资力度,研发回收效率高、残膜与根茬分离力度高、价格合理的残膜回收机械。
4.5 加大控膜减膜力度
能不覆膜的区域和作物坚决不覆,促进地膜覆盖技术合理利用、减量使用。改进农艺措施,集成示范推广无膜浅埋滴灌、机械化育苗移栽等技术;通过试验集成地膜二次利用、一膜两年用等技术减少地膜用量;通过试验示范膜侧种植+适时揭膜等技术,提高地膜回收利用率。
推荐阅读:土壤含水率类论文发表哪些期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地膜残留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ongyekeji/59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