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路径探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农业科技发布时间:2021-04-08浏览:

  赵万里 孙精策

  摘要:近年来,营口市海水养殖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不仅为人民生活提供了高蛋白、低脂肪的海产品供给,同时也为促进产业兴旺和渔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当前营口市海水养殖业仍存在养殖结构不合理、养殖环境污染严重、部分养殖区域养殖密度过高等问题。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求营口市海水养殖业开辟出一条绿色发展道路,以满足人民对于优质海产品和优美养殖生态环境的需求。

  关键词:营口;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

水产养殖

  1 营口市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现状

  1.1 营口市自然资源概况

  营口市地处辽东半岛中部,是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区域之一,也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总面积540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8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2公里。营口市现有以养殖业为主的乡(镇)14个,渔村74个,养殖户2000余户,养殖从业人员约1.2万人。营口市渔业资源种类丰富,鱼类有220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有梭鱼、小黄花鱼、带鱼等。虾类有40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有对虾、青虾、花虾等。蟹类有30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华绒螯蟹、赤甲红、梭子蟹等。贝类有10多种,主要有四角蛤蜊、沙蚬子、文蛤、牡蛎等。

  1.2 营口市海水养殖品种结构

  当前营口市海水养殖模式主要包括浅海养殖、深海养殖、池塘养殖和滩涂养殖,常见的养殖方式有浅海筏式养殖、底播养殖、工厂养殖和网箱养殖等,浅海养殖的主要养殖品种有杂色蛤、四角蛤蝲、毛蚶等贝类,池塘养殖的主要养殖品种有中国对虾、刺参、海蜇、杂色蛤等,海水工厂化养殖品种有海水鱼类、刺参等。近年来,引进名特优新品种,推广先进的养殖模式,提高生产管理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的经济附加值。近年来,引进了海参、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大菱鲆鱼、牙鲆鱼、半滑舌鳎等名、特、优新品种进行养殖,养殖品种不断优化。其中一些品种养殖规模大、效益好,确保了我市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2 营口市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养殖环境恶化

  养殖环境恶化主要由外源性污染入侵及不良养殖行为所造成。大量陆源污染物肆意排放入海,造成水体中无机氮、磷酸盐、铜、锌等元素严重超标,受污海水蕴含的无机有害物质(例如各类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等)和有机有害物质(例如二恶英、多氯联苯等)易于在养殖海产品体内聚集,客观上也会导致养殖海产品潜在不同程度的质量安全隐患[1]。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惯于使用过量的饲料添加剂、抗生素及药物且养殖废水未经任何净化处理直接排放,加之养殖本身所产生的粪便等排泄物极易扩散到水体之中造成水体污染,进而对养殖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当前营口市海水养殖方式多为高密度、高投饵量、养殖品种单一的传统养殖模式,该养殖模式往往会超过养殖海域的生态容纳量,极易引发赤潮、浒苔等灾害现象的发生,养殖期间易生鱼病,养殖风险大大增加。推行具有节能减排、防污治污、清洁生产、保障环境安全等内涵的养殖循环经济,已成为当前养殖界最迫切的任务之一[2]。

  2.2 养殖布局混乱

  当前营口市海水养殖布局缺乏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表现出作坊式、分散式养殖特征,养殖户“小农思想”突出,在缺少养殖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影响带动下,单纯依靠规模扩张与资源消耗作为提升养殖产量、产值的方法。营口市海水养殖结构分为以粗放养殖、池塘养殖为代表的传统养殖模式和以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为代表的现代养殖模式两种,前者凭借技术门槛低、成本投入少的特点深受个体养殖户青睐,密集养殖造成近岸海域养殖密度过大,海域环境遭受破坏;后者受技术、资金等因素影响较大,仅适用于企业或大型养殖个体,因而发展规模较小、发展数量较少。因为两种养殖模式发展的差异性导致近海与深、远海养殖利用率出现阶梯差,深、远海海域环境明显优于近海海域环境。

  2.3 养殖监管薄弱

  海水养殖业分为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环节,包括养殖、捕捞、加工、销售等众多组成部分。当前营口市行政管理部门人员配置不全、装备设施老旧、经费紧缺、管理体制和监管手段落后,致使养殖监管部门的执法工作难以全面开展,鱼病预防、水质检测方面无法提前做出预警和防范;养殖投饲物质量及投入量未制定准确的执行标准;炸鱼、电鱼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不仅会导致海域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加剧,而且會引发一系列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2.4 养殖品牌声微

  品牌建设是增强海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海水养殖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现如今,相较于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消费者对品牌化产品倾向度更高,一方面希望购买的产品质量能有所保证,另一方面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因此,营口市打造一个绿色、健康、无污染的海产品品牌势在必行。营口市作为辽宁省重要的海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海产品产量和出口量一直位居辽宁省前列,但是营口市并非海产品贸易城市。营口市海产品同其他沿海城市相比,质量、价格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但是缺乏自主品牌、文化内涵和商品附加值。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营口市海产品品牌建设意识淡薄,缺少科技支撑和政策支持。二是现有的海产品品牌宣传力度不足,未能实现与当地历史人文的结合,品牌极易被他人混淆和盗用。

  3 营口市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3.1 改善养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

  对于陆源污染控制有以下两方面建议:第一,确立“治海先治陆”的发展理念,将各地污染区按等级进行划分,并采用限期整改、定期考核的方式严格监督企业污水达标排放,对于超标的企业坚决取缔。同时,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促进工业化与生态化的有机结合。第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整治力度,严格控制禽畜养殖区的养殖密度,提高禽畜养殖场排泄物的综合利用率,重视农药、化肥使用所引起的海域环境污染问题,加快绿色有机技术的推广使用。对于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控制,因为海水养殖业具有自然循环和经济循环双重属性,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与第二第三产业密切相连,因此海水养殖业适宜发展低耗高效的循环经济模式。一方面,转变传统养殖观念,在养殖源头减少原料使用量及能源消耗量,并重构水生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建立海洋畜牧业模式、集约化养殖模式和生态混种养殖模式三位一体的混合养殖模式,充分利用海域本身的生产力,减少养殖过程中因为不良养殖行为所造成的海域环境污染。

  3.2 拓展养殖空间,调减养殖密度

  目前营口市海水养殖业以浅海筏式养殖、池塘养殖、工业养殖等近海养殖方式为主,致使近海养殖密度增加,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海水养殖业应当有计划地向30 m等深线的外海推进,加快发展大型深水网箱养殖,降低鱼病发病率,提高海水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充分开发海水养殖资源[3]。深远海、水质明显优于近海,海产品不仅可以实现质量可追溯,而且优良的品质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营口市应加强海水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使用现有的育苗室,秉承“因地制宜”原则,对不同地区的养殖品种进行选育和改良,培育出具有较强抗病力的养殖品种,以适应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及市场需求。设施渔业发展应坚持“生态型多元化”的养殖模式,注重生态保护与渔业资源开发相结合,网箱养殖与礁盘底栖养殖相结合,渔业资源增殖养护与渔业休闲游钩相结合[4]。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渔光一体化”养殖、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和深远海域绿色网箱养殖等现代养殖模式。

  3.3 强化政府职能,加大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涉及海水养殖业的法律法规虽多,但是缺乏与海水养殖业有关的专项法律。我国应借鉴国外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取得成就国家的经验技术,不斷完善我国海水养殖业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污染超标、无照经营、违规用药的企业及个体养殖户,要加强监管强度和惩处力度,对于限期整改未达标的,坚决予以取缔,情节严重者,吊销其营业执照。更新现代化养殖装备是营口市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硬性条件,但是养殖设备的更新换代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和资金投入,才能实现海水养殖设备的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升级,发展综合型、生态性、高效型养殖装备与设施。对于政府管理部门和养殖队伍要不断进行人才引进补充,对于较为偏远的养殖地区,留住人才必须采用务实的政策和方式:①提高薪资和福利待遇。②加强对引进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加归属感。③挖掘人才的创新性,制定符合当地特色的人才引进计划。

  3.4 打造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

  推动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打造营口市绿色海产品品牌,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占有率,让绿色海产品成为市场主导产品,运用品牌导向作用,推动营口市海水养殖业转型升级。首先,加强科技成果的研发和推广,着眼于研发新品种、开发新模式的科研突破工作,并采用高效的推广手段,缩短科研成果应用于现实养殖的时间周期。其次,应当落实好龙头企业经营特色项目带动地方经济的示范效果,实现由“企业+农户”的二级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向“企业+农户+经销商”、“企业+农户+养殖基地”、“企业+农户+政府”的三级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最后,对龙头企业加以重点扶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品牌效应。一方面加大广告投入力度,利用互联网及名人效应进行线上、线下结合宣传,打造企业和产品良好口碑,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参加博览会、展销会等具有影响力会议活动的机会,提高品牌影响力、丰富销售渠道、建立销售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建立以海产品批发和周转运输为中心的多极化销售市场体系,扩大营口市海产品交易市场和物流中心的规模和数量,同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让自主海产品品牌走向国际。

  参考文献

  [1] 卢昆,高晶晶,郝平. 我国海水养殖资源开发评价及其支持政策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6,37(03):95-103+112.

  [2] 雷霁霖. 中国海水养殖大产业架构的战略思考[J]. 中国水产科学,2010,17(03):600-609.

  [3] 陈雨生,房瑞景,乔娟.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2,33(06):72-77+112.

  [4] 孙龙,王刚,张建侨. 三沙设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渔业经济,2014,32(03):5-9.

  推荐阅读: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类期刊投稿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营口市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路径探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ongyekeji/56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