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宽幅精播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集成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农业科技发布时间:2021-01-23浏览:

  一、选用优质高产小麦良种并包衣

  小麦选择已通过国家或本省审定,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综合抗逆性强、品质高、后期不易早衰的品种为宜。播前精选种子,用21%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或27%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按照种子量的0.5%~0.6%拌种,预防苗期病虫害。注意,优良品种只是实现高产的一个方面,不能盲目地追求高产优质新品种。

农业种植论文

  二、培肥地力

  1. 秸秆还田

  绝大多数高产地块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在1.2%以上,土层深厚肥沃中,氮、磷、钾营养丰富,中微量元素均衡,土壤团粒结构合理,保水保肥能力强,通透性好。如果土壤有机质含量太低,保肥保水透气性能太弱,会影响小麦正常生长,植株生长不健壮,分蘖成穗少,抗旱抗病能力差,后期易早衰死亡,千粒重上不去,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而增施土杂肥(或商品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实践中应大力推广。注意秸秆还田要趁青作业,长度5~10厘米,抛撒均匀,并撒施秸秆腐熟剂帮助分解,注意土壤墒情要适宜,深翻埋住秸秆,确保尽快腐熟分解。

  2. 配方施肥

  足量的基肥对培育冬前壮苗至关重要,优化氮、磷、钾和微肥配比,合理配方施肥既能促进麦苗茁壮成长,为提高产量和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可达到节本、增产、降耗的目的。一般亩产300千克以下的低产田,需纯氮(N)6~10千克,磷(P2O5)3~5千克,钾(K2O)2~4千克,耕地时全部基施,或氮肥80%基施,20%起身期追施;亩产300~500千克的中产田,需纯氮10~14千克,磷5~7千克,钾4~6千克,耕地时磷钾肥全部基施,氮肥60%基施,40%起身拔节期追施;亩产500千克以上的高产田,需纯氮14~18千克,磷8~12千克,钾5~10千克,磷肥基施,氮和钾肥50%~40%基施,50%~60%拔节期追肥(氮肥后移技术)。分蘖多、苗情好、旺长麦田适当晚施并减少施肥量,弱苗麦田要提前至返青期追施。大力推广化肥深施技术,深度7~10厘米为宜,坚决杜绝地表撒施,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三、提高整地质量

  耕层较深时,根系多分布在0~50厘米的土层内,养分吸收充分,抗倒能力强;耕层较浅时,根系多分布在0~15厘米的土层内,吸收范围小,苗弱穗少不抗倒。目前大部分地区以旋代耕,秸秆掩埋不完全,不利于秸秆分解和腐熟,失墒快,影响根系下扎和麦苗生长,并且播种时秸秆挡耧腿,造成播种深浅不一,出现缺苗断垄或疙瘩苗现象。有条件的要深耕或深松,破除犁底层,靶細靶匀靶平靶透,提高整地质量,为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创造条件。也可深耕与旋耕相结合,深耕1年,旋耕2~3年,以减少耕作次数,节本增效。

  四、提高播种质量

  1. 实行宽幅精量播种

  传统播种为小行距(15~20厘米)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争肥争水,个体发育不强,根少苗弱分蘖少,不抗倒伏;而等行距(22~26厘米)宽幅精播,播幅宽(8厘米),种子分散均匀,个体发育健壮,根系多而长,分蘖多,群体大,植株抗病抗倒能力强,无缺苗断垄或疙瘩苗现象,极大地推动了传统小麦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的变革,提高了小麦单产水平。播种时注意,播种机械要加装镇压装置,播深3~5厘米,行走以小于5千米/小时为宜,确保深浅一致、行距一致、下种均匀、不重播、不漏播。

  2. 适期适量足墒播种

  早冬前播种易旺长,引发冬季和早春冻害;播种过晚,苗弱、群体不足,不利于产量提高。一般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年前主茎叶龄达到6叶1心为壮苗,超过者为旺长苗,因此合理确定适宜播期非常重要。旱地可适当早播,春性强的品种注意适当晚播,以免冬前旺长引发冻害。一般畦宽1.6~4.8米,畦窄省水土地利用率低,畦宽土地利用率高机械化作业方便,通常高产创建地块都采用4米以上的大畦,不建议留套种行。在适期播种情况下,大穗型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18万,中多穗型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6万。晚于适期播种的,每晚播1天每亩增加基本苗0.5万~1万。注意不要随意加大播量,否则密度大争水争肥透光差,苗小体弱不抗病,影响生长。在适期内应做到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秋季气温高,土壤表层失墒快,对于不能足墒播种或播后失墒的麦田,建议先造墒再播种或加大播量,播后浇“蒙头水”,待地表墒情适宜时划锄破板辅助出苗或隔2~3天再浇1次水,浇2次水保出苗,但播后浇水地块容易死苗。

  3. 播后镇压或浅播压水

  镇压能提高小麦苗期抗旱能力、保证出苗齐全、增强抗冻能力。要随种随压,碾碎坷垃、踏实土壤,使种子和幼苗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提高种子出苗率和幼苗抗旱耐寒能力,或在小麦冬前出现旺长的情况下用专门的镇压器镇压1~2遍,促弱控旺,镇压保墒,防止后期倒伏。如播后没镇压,土壤松暄失墒快,出苗率低,苗后次生根难以生长,越冬期易普遍出现干旱黄苗、死苗现象。根据试验调查,播后镇压地块比未镇压地块起身期单株分蘖增加1个,四叶以上大蘖增加1.1个,单株次生根增加2.2条,单株健壮,大蘖成穗率高;后期考察亩穗数增加4万~5万,穗粒数减少0.3~0.4粒,亩产量增加52~65千克。由此可见,镇压能够培育冬前壮苗,提高分蘖成穗率,提高产量。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确保苗匀苗齐。

  五、抓好麦田田间管理工作

  1. 冬前管理

  ①冬前化学除草

  适期播后40天左右绝大部分越冬杂草已出土,此时草小抗药性差,一次防治基本能够控制麦田草害,对后茬作物影响小。选择晴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时及时化学防除麦田杂草。以野燕麦、节节麦、雀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选用6.9%精恶唑禾草灵乳油50~60毫升,或3%甲基二磺隆油悬剂20~25毫升,或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30千克茎叶均匀喷雾防治。对抗药性强的杂草,每亩可选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 12~13克或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3~5克,对水30千克喷雾防治。以荠菜、猪殃殃、播娘蒿、麦家公、泽漆、繁缕、婆婆纳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0~40毫升+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或15%噻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对水30千克喷雾防治。对抗药性强的阔叶杂草,选用 56%二甲四氯钠盐粉剂30克+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或双氟磺草胺、唑草酮等1~2种药剂混合后喷雾防治。禾本科与阔叶杂草混生的麦田,可选用甲基二磺隆,或炔草酯+苯磺,或二甲四氯钠盐组合混用防治。

  推荐阅读:农业推广相关论文投稿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集成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ongyekeji/55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