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农业的“地力常新壮”思想探析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农业科技发布时间:2020-11-11浏览:

  [摘要]在中国传统农业几千年发展中,古人积累了丰富的耕作经验和技术,其中“地力常新壮”思想是影响广、持续久的农学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不仅体现着农学家的智慧和人与地相互促进的农业哲学思想,而且反映着古人对所耕种的土地具有的呵护和挚爱之情,是古人在自己的生存实践中积极寻求以自己的智慧适应土地的好恶,并以自身的能力改善所耕种的土地,使土地成为可以为人效力的好土壤。在这一人积极发挥能动性过程中,古人并未超越土壤生态的要求,而是以符合土壤生态循环的方式为其施肥,使多年耕种的土壤能够长久保持常新,从而将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农业土壤带入良性生态循环之中,不仅使土壤可以支撑人类耕作的需要,而且其本身也得到养护。

  [关键词]中国传统农业;地力常新壮;施肥

农业技术与装备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古国,在几千年的农业耕作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耕作技术、经验和理论,其中“地力常新壮”就是最能反映中国农业耕作特点的理论模式。这一模式揭示了中国传统农业耕作长期保持已耕地肥沃程度的特征,这一点使得中国农业耕作显示出积极利用土地实现增产的果效。

  1“地力常新壮”思想的产生及其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地力常新壯”思想的学者是南宋杰出的农学家陈勇。1149年,陈勇在前人研究和自己躬耕实践的基础上写成了一部举世瞩目的农学著作一《陈勇农书》,在这部著作中,陈勇提出了“地力常新壮”思想,论述了“地力常新壮”的涵义以及如何在农业耕作中保持“地力常新壮”。在其《农书.粪田之宜篇》中,陈勇写道:“或谓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凡田土种三五年,其力已乏。斯语殆不然也,是未深思也。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矣,抑何敝何衰之有。”陈勇的观点非常明确,就是如果经常在耕作的土地上增添肥沃的客土,施加肥料,就可以促使所耕作的土地保持地力常新壮,从而使土地可以长期支撑农作物发育生长结出籽粒。

  陈勇提出“地力常新壮”思想主要是针对当时出现的“地久耕则耗”地力衰竭论农学思想,这一思想由南宋的吴懌提出。吴懌在《种艺必用》中表达了如此观点即“三十年前禾一穗若干粒,今减十分之三”。虽然吴懌所描述的现象在实际农业耕作中现实存在,耕作土地如果不加以补充新的肥料进人,的确会使土地越种越瘦,这是吴懌和具体种地的农民所担心的,也是西方农学家所持有的“地力枯竭论”和“土壤肥力递减论”思想。但是陈勇却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了耕作土地可以地力常新的观点,很好地解决了地越种越衰退的现实问题。

  从社会实践的意义来考量,陈勇提出“地力常新壮”思想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从陈專生活的时代来看,当时的宋代人口增长非常迅速,数量已经达到1亿多。相比而言,1亿多人口所居住的面积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江浙一带,可耕地面积比较少。据秦观《淮海集笺注》记载:“今天下之田称沃衍者,莫如吴、越、闽、蜀,地狭人众。培粪灌溉之功至也。”这就存在着人口数量大与可耕地面积少的现实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就成为当时农学家需要思考的问题。正是在这种现实需要的情况下,陈勇提出只有保持地力常新,提高土壤肥力,才能保证和提高耕作面积的单位产量,进而可以利用有限的耕作资源养活逐渐增长的人口。

  陈勇提出“地力常新壮”思想除了现实的社会需要之外,还有前人的思想渊源。早在战国时代成书的《吕氏春秋·任地篇》中,就有了“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的土壤肥力发展变化观点。这一观点阐述了耕作土壤可以越种越肥,也可能越种越瘦。关键不在于人面对什么样的耕作土地,乃在于人如何在土地上进行耕种。在战国时代土壤肥力发展观的基础上,汉代思想家王充在所著《论衡·率性篇》中对改良土壤、改善地力作了深刻阐述:“夫肥沃硗埇,土地之本性也。肥而沃者性美,树稼丰茂;硗而桷者性恶,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其树稼与彼肥沃者相似类也。”王充所阐述的观点显明,在自然状态下,土壤有肥沃和瘠薄之分,这是土地本身具有的本性。而另一方面,要想让树木或者禾稼长得枝繁叶茂多结果实又必须依赖肥沃的土地。面对硗埇(瘠薄)的土地,人并非无可奈何,而是可以改良土壤,使性恶的土地变成良田。如何改变硗确的土壤以利于树木或禾稼生长呢?方法是“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就是借用深耕细锄和施加粪料的方式,用人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瘠薄的状况。

  当这样做之后,瘠薄的土壤就能如同肥沃的土壤一样长出丰盛繁茂的禾稼。这表明,人们所耕作的土地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改变的。汉代的班固在《白虎通德论·天地》中阐述了土壤的功能可以改变:“地者,易也。言养万物怀任,交易变化也。”班固所要表达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土壤可以变易、交交。土壤如同怀孕生子一样,具有养育万物的功能,体现为播在土壤里的种子长出植株,再由植株变成种子。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与土壤之间好似在进行交易,一方面从土壤里取走农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施肥给予土壤以回报,促使土壤恢复可以养育万物的功能。土壤在这样的变易和交易中成为一个活的有机体,既能给予,也能吸收。

  正是基于对前人农学思想和经验的总结,陈勇提出了“地力常新壮”思想。更为重要的是,陈勇不仅提出一种重要的农学思想,而且他将这一思想与人的生存联系在一起,将理论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解决了人们如何在具体农业生产中实现“地力常新壮”的问题。陈勇观察到土壤如同有生命的生物体一样,多种多样,各有不同,人们对这些土壤的治理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这就是:“土壤气脉,类不一,肥沃硗墒,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面对不同的土壤,人们可以加以相宜的治理,治理的方法就是合理施肥。

  陈男将合理施肥称为“用粪犹用药”,用药讲究对症下药,施肥也需要针对土壤本身的特性来决定施什么样的粪以及施多少粪,用粪应当“得其中则可”,不易过多,也不易过少,而是怡如粉,适时施肥,即“相视其土之性类,以所宜粪而粪之,斯得其理也。俚谚谓之粪药,以言用粪犹用药也。”从粗略的方面来看,勇主张瘦田需要多施粪,肥田应当少施粪或不施粪。对一些农作物,陈募提出了具体的施类方案。在所写的《农书》中,陈蒡针对种萝卜和菘菜要在人冬前用“烧土粪以粪之”,这样就“霜雪不能调”,可以安全越冬。而种桑应该“以肥窑烧粪以粪之”,这样可以使土壤久雨不糊烂,久早也不会坚硬板结。

  对于其他一些农作物,陈势提出多次施肥追肥。例如,种麦“宜屡耘而屡粪”,锄一次草就要施一次肥,大麻则要“旬一粪”,就是每隔10天施一次肥桑树在究后要扒开根部四周土壤施“开根粪”,每年还要另施两次追肥。在果树施肥方面,南宋时期柑橘已经实行冬、夏各施一次肥料。为了配合适宜施肥使地力常新壮,陈勇在他的农书中还提倡用建造“粪屋”的办法来积肥以备施肥之需,他主张:“凡农居之侧,必置粪屋,低为檐楹,以避风雨飘浸。且粪露星月,不肥矣。粪屋中,凿为深池,以砖甓,勿使渗漏。”建造粪屋的目的是为了积累肥料,而且防止风雨侵袭以免肥料失去肥田的效能。值得关注的是,陈勇将积肥肥田看作人们生存的一部分,体现为粪屋的建造不是放在荒野郊外,而是在农居之侧,紧靠人们的居所,成为人们生存的一个方面和记载。

  关于这一点,古罗马时期的农学家瓦罗也关注到了,他在所著的《论农业》一书中提出:“在农庄建筑物的附近应当有两个肥堆,或是两个肥堆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应当是新鲜的肥料,另一部分则有在放陈了的时候才拿去上地,因为沤烂的肥料比新鲜的肥料力量大。肥堆的四边和上面如果用树叶和叶子遮盖起来,是不受日晒,它的质量就可以硬高一些,因为不能让太阳事先把土地所需要的好东西给吸跑了。”透过瓦罗的描述,可以推测当时的古罗马人也是采用施肥使地力保持效能。可见,中外古代农学家共同拥有地力常新壮思想,也都以施肥作为保持地力常新壮的手段和方法。这种共同的理解和看见表明农业理论的产生是基于人们共同的生存实际和生产实践,农业不只是人劳动生产的一个方面,更是人实际生存的场域,反映着人真实的生存和生活景况,是人真实生活的描述和概括,映射着人如何应对所处的自然环境而生存。

  推荐阅读:农业自动化专业论文好发表吗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中国传统农业的“地力常新壮”思想探析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ongyekeji/54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