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土地流转方式的变化和发展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农业科技发布时间:2017-12-06浏览:

  这篇农业科技论文投稿发表了农业土地流转方式的变化和发展,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在的深入调查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给出了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对策,逐步转变农村土地的流转方式,解决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为泾川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出了发展方向。
 

河北农业科学

  关键词:农业科技论文投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思考

  1流转现状

  泾川县共有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总耕地面积约5.9万hm2,7.4万户,31.78万农业人口。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对农村土地的需求日趋强烈,推动和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截至2014年6月底,全县有3.281万户农户流转出土地6655.3hm2,占家庭承包经营总户数的45.4%、总面积的14.1%。

  2流转特点

  2.1流转方式逐步转变

  土地流转是在充分尊重农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乡村组织积极指导农民群众探索实践,由过去互换、代耕等无偿流转逐步转变为出租、转包等有偿流转,全县以互换、出租、转包等方式分别流转土地2385.3hm2、2486hm2、1141.3hm2,各占流转总面积的35.8%、37.4%和17.1%,而委托第三方经营等其他方式流转642.67hm2,占9.7%。

  2.2管理服务不断规范

  在管理上,建成县级流转服务中心1个、乡(镇)流转服务站15个、村级流转服务点215个,统一规范了土地流转合同样本,累计签订合同2.172万份3585.3hm2,占流转总面积的53.9%。

  2.3受让主体多元发展

  土地流转能够与产业发展结合,流转土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1957.3hm2、占29.4%,用于种植蔬菜的1148hm2、占17.2%,用于发展林果业的3283.3hm2、占49.3%,用于发展畜牧业的266.67hm2、占4.1%。受让主体已从初始本村农户之间的流转,呈多元发展局势,逐步流转入工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业大户等。其中流转入农户4488hm2、占67.4%,流转入专业合作社828hm2、占12.4%,流转入企业756.67hm2、占11.4%、流转入其他主体582.67hm2、占8.8%。经营模式主要有五种:(1)大户(家庭农场)承包型,如四川客商王建仁在荔堡、泾明等乡镇租赁土地约103hm2种植药材;荔堡镇刘山村农民苏元红经营耕地8hm2用于粮食种植,形成了家庭农场雏形;玉都镇农民马正兴在丰台乡张观察村租赁果园8hm2,积极探索开展林下养殖、技术培训、农资供应、信息服务等果畜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并于2013年在全县第一个注册成立了家庭农场。

  (2)产业带动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制种、苗木、大棚瓜果、蔬菜、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带动土地流转。如静宁人郭坤,在党原乡城刘村、西联村、东联村、高寨村租赁土地建成果园示范基地190hm2;汭丰乡枣林子村流转土地17.53hm2,建成大拱棚40座、日光温室40座、小拱棚600座。

  (3)公司经营型,以农业实体公司为主体,采取“公司+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有规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发展规模农业、高效农业。如润泰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汭丰乡建造10万只肉鸡养殖小区,泾川县兴璐绿化公司租赁城关镇芋子沟林场24hm2耕地,建成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4)股份经营型,以村组为单位,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集中土地,集约经营,组建专业合作社,如党原乡丁寨村森源苗木合作社建成苗木繁育基地45.33hm2。(5)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型。合作社承租经营农户土地,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种养技术、生产资料购买服务,统一收购贮藏、统一组织销售。至目前,全县28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承租经营农户土地面积达828hm2。

  3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3.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流转受小农意识束缚

  部分农民群众小富即安思想比较严重,对土地流转心存疑虑,投资兴业怕担风险,流转土地怕失去承包权,习惯于守土经营而不愿流转,加之在目前土地承包体制下,进行生产经营可享受国家的惠民补贴,特别是近年来征用土地赔偿标准提高,农民群众怕土地流转出去后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

  3.2流转存在短期行为,土地集中成片流转难

  (1)由于土地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农民的生活保障功能,农民怕失地后生活无着落,不敢把土地长期流转出去,流转期限往往比较短,多为1~3年,稳定性比较差。(2)土地流转涉及农户多,每个农户的想法不一致,协调难度大,组织化程度低,流转形式比较单一,部分土地流转后处于零星分散状态,限制了土地集中成片流转,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生产需要。

  3.3流转机制还不够健全,配套服务跟不上

  流转中介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县、乡、村三级流转工作机构队伍不够健全,流转市场平台没有建立,配套服务、管理指导等跟不上流转土地需求。大部分农户土地流转后,不能积极主动申请备案和合同鉴证,流转双方以口头协议为主或签订合同不规范。

  3.4流转土地开发利用层次较低,产业带动作用不够充分

  流转土地绝大部分仍处于自发的、粗放的、低层次的经营状态,流转规模小、投入低、科技含量不高。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引领带动能力不强;另一方面由于流转期限短,稳定性较差,致使承包户不愿在土地上投入过多成本,科学管理跟不上,存在掠夺式经营的问题,难以挖掘土地的最大效益,限制了土地的有续利用、规模经营。

  4土地流转情况的对策建议

  4.1引导适度流转

  采取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多种方式加强宣传,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及群众从思想上深刻领会和掌握国家涉农法律、法规及党对农业尤其是土地方面的政策精神,让农民了解政策,积极流转。由财政设立土地流转奖励基金,给予流转大户一定资金奖励,在农田水利、粮食蔬菜生产、畜牧养殖等项目上优先安排给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体。加快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就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有利于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聚的政策环境,消除农民离土的后顾之忧。积极为流转大户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确保一旦灾情发生,及时足额理赔到位。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抵押、担保等办法,为流转大户破解融资难瓶颈。

  4.2加强模式引导

  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逐步引导由个人向能人流转,由单户向大户流转,由外出向留守流转,由集体组织农户统一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流转。鼓励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社一品”,注重培养典型,坚持示范带动。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权益保障等措施,为规模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3健全服务机制

  即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和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调处体系,及时向农户提供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协调土地流转双方的利益,设立规范程序,加强对流转大户的资格审查,规范土地流转信息发布、申报、协商、审查、签订、档案管理等程序。帮助流转大户内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以增强突发事件和抗御风险的应对能力;加大培训力度,为流转大户培养更多的农技员和管理员;加强信息科技服务,为农民、土地承包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主动做好政策、法律的咨询和指导调解工作,以促进土地流转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4.4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不仅是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更是强化物权登记,有利于建立归属清晰、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因此要加强领导,落实工作经费,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促进全县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

  作者:韩梅 薛玉锋 单位:泾川县农牧局

  推荐阅读:《河北农业科学》创刊于1992年,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农业土地流转方式的变化和发展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ongyekeji/43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