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农业科技发布时间:2017-02-06浏览:次
这篇农业环境科学论文发表了榆绿毛萤叶甲生物学特性调查研究,榆绿毛萤叶甲是一种榆树常见的病患,为了改善这种病虫害的现状,论文以长春地区发生的榆绿毛萤叶甲进行了观察,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从而更好的对榆绿毛萤叶甲进行科学的控制。
【摘要】榆树是一种常见而又有许多优良特性的树种,是长春市重要的绿化树种之一。榆绿毛萤叶甲是榆科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榆绿毛萤叶甲对长春市的榆树特别是金叶榆、垂榆等造成了严重危害,大大降低了园林绿化景观效果,目前长春地区没有对这一虫害的详细调查与研究,为此本文对长春地区发生的榆绿毛萤叶甲进行了观察记录,基本掌握了榆绿毛萤叶甲的形态特征及生活史,为今后科学合理的防治榆绿毛萤叶甲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环境科学论文,榆绿毛萤叶甲,生物学特性
榆树因其适应性广、耐修剪、抗逆性强,既耐寒冷、干旱、瘠薄,又耐盐碱,是植树造林的先锋树种、四旁绿化的常用树种、城市的园林绿化树种。榆绿毛萤叶甲(Pyrrhaltaaenescens)又名榆蓝叶甲,榆毛胸萤叶甲,榆绿叶甲,榆蓝叶甲,榆绿金花虫,属于鞘翅目叶甲科萤叶甲亚科。我国多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寄主为榆科植物,如家榆、垂榆、金叶榆等,成虫及幼虫以榆科植物叶片、芽孢为食,且危害期较长,4月中旬至9月下旬新老成虫和幼虫交替危害,危害的叶片呈穿孔状,严重为害时,整株树叶仅留叶脉,无一完整叶片,老熟幼虫具有群集性,常聚集于树干分叉处化蛹,能分泌液体,招致霉菌的寄生,引起枝干变黑,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树势减弱,更有甚者会因此引来次期性害虫,造成次生灾害,并引起病害发生,从而大大降低园林绿化景观效果。2016年4月初开始在长春地区对榆绿毛萤叶甲的发生情况每天进行观察记录,并采集老熟幼虫及蛹各600头,带回实验室放到不同的饲养瓶中进行饲养,直到化蛹和羽化时停止观察,并详细标记。记录统计其化蛹、羽化情况。
1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1.1.1成虫成虫体长7-9mm,近长椭圆形,橘黄色。鞘翅绿色,有金属光泽。头部横阔,头顶有一黑点,前胸背板宽度为其长的1倍,前端稍窄,在中央凹陷部有1条倒葫芦形黑纹,并于两侧凹陷部的外方各有1条卵形黑纹。小盾片黑色,基部宽阔,后端稍圆。鞘翅宽于前胸背板,后半部稍膨大,两翅上各具显明的隆起线两条。体腹面及足黄色,具金属光泽;雄虫腹面末端中央呈半圆形凹入,雌虫腹部末端呈马蹄形凹入。1.1.2卵卵长约1.1mm,宽约0.6mm,黄色,梨形,顶端尖细。初孵卵表面光润,孵化前颜色变暗。1.1.3幼虫初孵幼虫体长约2mm,末端狭窄,初孵幼虫头部、腹足黑色,其余部分呈黄色后逐渐变黑,末龄幼虫体长约11mm。体长条形,微扁平,深黄色,头部较小,前胸背板近中央后方有1个近四方形的黑斑。1.1.4蛹榆绿毛萤叶甲蛹长7.5mm,宽5.5mm,乌黄色,近椭圆形,双翅裹着足,将要羽化时,体色加深为灰黑色。1.2生活史榆绿毛萤叶甲在不同地区发生世代情况不同。在长春市一年发生2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以成虫在枯枝落叶中、屋檐下、树皮裂缝、墙缝等处越冬。2016年调查结果显示,在4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出蛰,活动取食,并交配产卵,卵多产在比较完整的榆树叶背面,成块,排列成2-3行。卵期12天左右,于5月中旬开始孵化,始见幼虫为害,初孵幼虫多群集为害,剥食叶肉,残留表皮,被害处白色透明,呈网状。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害期约40天,6月中旬老熟幼虫在榆树树干分叉处和树干伤疤及树皮裂缝等隐蔽处,以尾端粘附于树干上群集化蛹,蛹期一周左右,6月下旬第一代成虫羽化,7月上旬为第一代成虫羽化盛期,8月上旬成虫羽化基本结束。成虫取食时,一般剥食叶片背面叶肉,造成叶片穿孔,成虫取食补充营养后在7月上旬开始产卵,第2代幼虫在7月中旬开始为害,在8月上旬开始化蛹,8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第2代成虫羽化后先进行取食,然后寻找适合的地方进行冬眠。
2化蛹及羽化情况的统计分析
室内饲养结果记录(表1)。野外采集榆绿毛萤叶甲老熟幼虫和蛹进行室内饲养观察发现,大部分幼虫都能顺利化蛹和羽化,平均化蛹率达到85.8%。将采集回来的蛹放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观察发现,平均羽化率为93.8%,表明榆绿毛萤叶甲对化蛹及羽化条件要求不苛刻。
3天敌
经笔者调查发现,榆绿毛萤叶甲卵期天敌有异色瓢虫,蛹期天敌有蝽的若虫具体哪种蝽类,以及有没有其他天敌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4结论和讨论
2016年,经野外调查,长春市各个区榆绿毛萤叶甲大面积发生,笔者进一步做了室内试验,为研究和防治榆绿毛萤叶甲积累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榆绿毛萤叶甲为寡食性昆虫,仅为害榆科植物,其幼虫与成虫均危害植株的叶片、芽苞。在室内饲养过程中,发现榆绿毛萤叶甲化蛹率达到85.8%,羽化率为93.8%,表明其对化蛹及羽化条件要求不苛刻。这是造成榆绿毛萤叶甲大面积发生并有扩展趋势的原因之一。榆绿毛萤叶甲的传统化学防治方法,通常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今后要将温度、湿度等生态因子与榆绿毛萤叶甲的发生状况结合起来,探索更好的防治方法,以期对榆绿毛萤叶甲进行更好的科学防控。
参考文献
[1]冯文全,王树娟,赵建奇,等.榆绿毛萤叶甲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方法[J].内蒙古林业,2015(9):14-15.
[2]张培,吴晶,余本渊,等.我国榆树害虫发生及研究现状[J].江苏林业科技,2014,41(1):46-49.
[3]万四新,刘俊磊.榆蓝金花虫的生活习性与防治方法[J].河南林业科技,2004,24(2):56-56.
作者:张凯 邓小芳 刘智会 单位:长春市园林植物保护站
这篇农业大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了果树栽培技术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果实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果树栽培的主要目标也就是保证果实的品质。在果树栽植方面,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论文榆绿毛萤叶甲生物学特性调查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ongyekeji/40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