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麻栽培技术提高措施及产业优化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农业科技发布时间:2016-02-25浏览:

  这是一篇发表在《作物杂志》上的研究国内外大妈生产情况及我国大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的农业职称论文。大麻有着重要的工业及药用价值,是不可多得的食品、纺织、油料及化妆品的原料,以及纤维板、绝缘板、复合材料、酒精和活性炭等。国内外大麻生产发展迅速,而我国大麻生产存在着严重的供需矛盾,大麻栽培技术落后等问题,继续改善。

  《作物杂志》是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主办的农作物综合性科技期刊。本刊融技术性、学术性、信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旨在传播作物科学知识、报道最新科研成果、研究进展、科技动态、新品种、实用技术及丰产经验等。并在彩色封面和封底刊登广告。

作物杂志

  简述国外大麻生产概况,特别阐述了乌克兰、匈牙利、加拿大、德国大麻概况,对中国大麻特别是黑龙江和云南大麻概况加以叙述。揭示中国大麻在原料供应,优良品种匮乏,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栽培技术落后,原茎温水沤制成本高,大麻产业链不完整等大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育大麻高产、低毒、高纤雌雄同株和异株新品种,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提高栽培技术水平,采用雨露沤麻技术,提高大麻综合利用价值,建立大麻生态全产业链等发展大麻生产的新途径。

  关键词:大麻;生产;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大麻是大麻科大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大麻有着重要的工业及药用价值。大麻种子含脂肪31%(大麻油中含有75%-80%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含量25%(含有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含量34%,其余为维生素和矿物质。大麻种子是不可多得的食品、油料及化妆品的原料,麻秆不仅可以提取纤维做为纺织原料,还可以深度开发为纤维板、绝缘板、复合材料、酒精和活性炭等[1],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大麻产业发展迅速。

  1国外大麻生产基本现状

  世界大麻种植最辉煌的时期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此间前苏联的大麻种植面积高达100万公顷,1943年达到17.8万公顷,欧洲、日本、韩国等种植面积都有大幅度提高。1979-1981年全球大麻种植面积为48万公顷,1986年稳定在38万公顷。中国是世界最重要的大麻生产大国,南起云南,北达黑龙江都有大麻种植,上世纪80年代形成高峰,全国总面积达到15万公顷,90年代后在1.8万公顷左右。2005年在1万公顷以上,麻皮产量达到2.6万吨[1]。2011年大麻种植面积达到4万公顷,目前全国大麻种植面积在2万公顷左右。

  1.1乌克兰大麻生产概况

  乌克兰有几百年的大麻栽培历史,20世纪50年代前,乌克兰大麻种植面积超过15万公顷,1994年大麻种植面积为0.4万公顷。乌克兰大麻主栽品种为雌雄异株的和雌雄同株的USO系列品种。雌雄同株品种成熟期一致、群体整齐度好,出麻率高(22%-27%),适于机械化作业。目前使用THC含量低于0.1%的品种。大麻栽培上,采取合理轮作制度,施用含N、P、K大量元素和B、Br 、Cu、Zn等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料,利用化学干燥的方法来降低大麻种子湿度,进行机械化作业[2]。乌克兰农科院韧皮纤维研究所建立了适于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气候条件下大麻栽培技术体系,推广了大麻原茎、种子采收技术和纤维初加工工艺。[3]

  1.2匈牙利大麻生产概况

  全国大麻种植为面积0.9万公顷,使用雌雄异株杂交种。无机肥每公顷施用量平均为N80-90千克、P100 千克、K120-140千克。30%-40%的氮肥和100%的磷肥和钾肥秋季以基肥形式施入。播种期为4月上、中旬,播种量每公顷为85-90千克。大麻收获前进行化学脱叶,采麻田用ЖСК-2.1型割麻打捆机收获,采种田用意大利的“Перу-330”型机器收割大麻的穗部。

  1.3加拿大大麻生产概况

  1998年开始种植大麻,2010年大麻种植面积达到1.09万公顷[4],2012年达到2万公顷。播种量300粒 / m2,有机肥和无机肥搭配施用,USO-14和 USO-31作为主栽品种。茎秆采取雨露沤麻和水槽沤麻,并利用脱胶菌和酶制剂进行脱胶。

  1.4德国大麻生产概况

  1880年曾达到种植高峰,种植面积达2万公顷[5],1980年德国禁止种植大麻,1993年允许种植低毒的纤用型大麻。大麻油除用作食用油外, 还可以制作油漆、洗涤精、动力油。大麻纤维可制作很好的服装、装饰布、床垫、高档的卷烟纸、隔热材料。用大麻种子提取种子蛋白等。

  2国内大麻生产概况

  中国大麻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山东、河南等地。2005年大麻种植面积在1 万公顷以上,近年大麻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2万公顷左右。随着大麻纤维产品国内外强势走俏,大麻开始复苏。2011年大麻种植面积已达4万公顷,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目前黑龙江省和云南省是大麻种植和加工大省。黑龙江省2007年大麻种植面积为0.93万公顷,2009年种植面积为0.42万公顷。 2009年占全国大麻种植面积的38.9%[6],目前大麻种植面积为2万公顷。年加工能力达3万锭,肇州、兰西、克山等有大麻深加工生产线。

  云南省很多州、市均种植大麻,主栽品种为云麻1号、2号、3号和4号品种,生产上已经从毒性高的地方大麻品种转向THC含量低于0.3%的工业大麻品种种植。大麻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重点军需产品中,成效显著。

  3我国大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3.1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我国大麻产业原料供需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大麻紗生产能力为18万锭左右,年需大麻纤维6万t左右。受面积小和单产低的影响,我国大麻纤维需求严重短缺。每年大麻纤维缺口3万t以上。因此,要加大种植面积,采取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大麻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

  3.1.2种麻效益低,农民种麻积极性不高,形成“种麻难”问题

  由于品种差、栽培技术落后、综合利用率低及生产环节服务差,农民种植大麻效益低下。按每公顷大麻原茎产量8吨计算,每吨原茎收购价为1700元,每公顷收入13600元。去掉成本每公顷纯收入仅为7600元。而种植玉米,按每公顷9吨,每吨1700元,每公顷收入15300元,去掉成本后纯收入 9300元。大麻与玉米的产值比为1:1.13,效益比为1:1.22,种植大麻每公顷少收入1700元。因此,在提高大麻种植技术含量的同时,加大种麻政策、金融、保险方面支持力度,促进农户、企业、公司的联合走合作社道路的同时,降低种麻成本,提高效益,促进科技和劳动力、资金的高度集约化。

  3.1.3优良品种匮乏,育种技术落后

  我国大麻生产上的大麻品种主要是雌雄异株品种,多为农家品种,原茎产量低,长麻率只有1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原茎产量低25%,长麻率低5-10个百分点,出麻率低2-7个百分点。雌雄异株品种由于雌株和雄株成熟期相差30天,茎秆沤制标准难以控制,严重影响了大麻的纤维产量和品质。2004年黑龙江省农科院从乌克兰引进雌雄同株大麻品种,解决了熟期不一致和低麻率的问题,适应了机械化作业,长麻率达17%。但其抗旱性不强,单产低,种植区域受限,品种退化严重[7]。我国是大麻起源地,南北资源各有特点,不同生态区都有适宜当地栽培的农家品种。所以大麻的育种工作应建立南北联合育种体系,合理利用我国的大麻资源,在低毒(0.1%-0.3%THC含量)和高麻率方面力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开展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相结合,开展多倍体育种,培育雌雄异株高产高纤适应机械化作业品种的同时,培育雌雄同株品种。

  3.1.4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没能实现大麻种子专业化生产

  大麻繁种需要2000-5000米的隔离,同时只有严格淘汰劣、杂株和大部雄株,才能保障纯度,所以繁种是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建立相应的具有隔离区的繁种基地才能保障高质量的生产用种。另外雌雄同株性状不稳定[8],一般从国外引进后第二年种植分离比例达30%,继续种植分离比例达50%,同雌雄异株相同,失去了品种特性。因此雌雄同株大麻良种繁育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严格空间隔离和去杂。没有繁种基地,就保障不了品种纯度。为了加快育种进度和高倍繁殖,应该建立种子南繁加代繁育制度。建立大麻良繁体系,实现我国大麻种子专业化生产。具体应该建立单株选择圃、株系圃和混合繁殖圃的三圃制,建立原种场、良种场,实现原原种、原种、良种的系列生产格局,同时提高良种繁育技术,提高种子繁殖倍数,提高种子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3.1.5大麻栽培技术落后是制约大麻种植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大麻种植业是大麻产业链的初始端,它关系到整个产业的原料能否充足供应,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没有先进的种植技术,就没有高产优质的大麻种植业,就不可能为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大麻原料,也就没有大麻整个行业发展。大麻种植业除了选用大麻优良品种之外,还需要先进的栽培技术做配套。因此,大麻栽培技术的落后是制约大麻种植业及大麻原茎、纤维产量和质量的瓶颈之一。

  目前,我国大麻种植处于粗放经营阶段,根本没有标准化和规模化种植。过去我国都把大麻当作地头庄稼,用大麻来保护其它作物,以防止牲畜等的危害。如今大麻被当作主要经济作物和麻类作物种植,农民种植意识还停留在传统粗放经营的阶段上,选择坡地、次地种植,品种多为农家自留品种,退化严重。生产上根本谈不上机械化、化学化、规模化、专业化和高效化,解决大麻栽培技术落后局面是当务之急。

  3.1.6目前,我国部门大麻产业采用的温水沤麻,其用水量大,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此外,我国大麻种植业和初加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大麻特色品牌和地理标识产品不多,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2解决途径

  3.2.1选择优良品种

  结合我国现有农家品种和培育出的大麻新品种,根据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筛选出适宜于当地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即生育期适中,低毒、原茎产量高、出麻率高、纤维物理性状好的品种;可以充分利用南种北引产量高的优势,适当引进能够在当地充分成熟(采麻田工艺成熟和采种田种子成熟)的品种;建议引进乌克兰或俄罗斯的高产、优质、高效、抗性强的雌雄同株大麻品种,进行引种驯化,筛选出1-2个适应性和丰产性强的品种,作为搭配品种。还要选择中早熟、中矮秆抗倒、整齐一致适于机械化作业的雌雄异株的大麻品种,作为主栽品种。

  3.2.2选地

  大麻大面积种植,要选择好地块,要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水良好。前茬宜选择玉米、大豆、小麦较好,避免瓜茬和甜菜茬,防止重迎茬。

  3.2.3农业综合防治技术

  大麻苗期地下害虫较重,随着连续多年种植,一些病害防止也应引起注意。一般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防止病虫害(大麻斑枯病、霜霉病、白斑病、地甲、螟虫)效果较好。用38%的多幅克种子包衣剂,种子量的千分之二剂量(多福克商品量)包衣。采种田尽可能采取播后苗前进行封闭化学除草,采麻田由于田间郁蔽作用可抑制杂草而不用除草。

  3.2.4测土施肥和施用微生物肥料

  虽然大麻需氮量较多,但田间氮肥施用过量,易形成徒长,影响纤维和种子发育,并且造成倒伏。测定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根据大麻需肥特点进行N 、P 、K大量元素(每形成100克干物质需N 1.0-1.34克、P2O5 0.34-0.4克、K2O 0.8-0.9克)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施用。有机肥每公顷使用量30立方米,秋整以基肥施入。化肥用量每公顷450千克,100%的磷、钾肥和30%的氮肥秋季以基肥形式施入,70%的氮肥春季以种肥形式施入。通过施用微生物肥料,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作物抗逆性、减轻盐碱危害,提高大麻的产量和质量。

  3.2.5合理灌溉,排涝技术

  大麻抗性较强,但土地水分过涝会严重降低大麻产量、质量和纤维出麻率。因此,大麻田在多雨年份和地势低洼时排涝成为关键,做到雨大不积水。

  3.2.6合理群体结构和播种方式

  采麻田以收获原茎为经济目的,密度过小,茎秆过粗,出麻率低,降低纤维产量;采种田以收获种子为经济目的,密度过大,生殖生长受到抑制,种子产量低;既收获纤维又收获种子为目的,需要更加合理的群体密度。北方地区一般确立大麻合理保苗株数为:一般采麻田400-500万株/公顷,原原种田50万株 /公顷,原种田100万株/公顷,良种田200万株/公顷,既采麻又采种田300万株/公顷。一般采麻田以7.5或15厘米行距平播的播种方式,采种田一般以垄作的播种方式为主,也可以45厘米双条平播或30厘米条平播。

  3.2.7化控技术

  应用能对大麻成熟期、抗病、抗倒、抗旱和促进产、质量提高等环节起调控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比如使用干燥剂用于种子干燥,脱叶剂促使大麻脱叶片,利于收获。乌克兰在收获的前7-10天用干燥剂(每公顷10kg MgCl2H20和l升敌草快处理大麻植株,以得到理想湿度的大麻种子, 然后进行机械收获。匈牙利大麻田用飞机喷洒甲氧隆,剂量为4.5公斤/公顷,这些制剂同3公斤粘着剂混合溶于40升水,处理时期不早于收获前20天,处理时间为早或晚无风天气。喷洒10-12天后植株叶片全部脱落。此时可用ЖCK-2.1型割麻打捆机收获。另外可以筛选适当的调节剂在大麻生长早期处理植株,来调节大麻雌雄株比例,使之向着利于收获原茎或种子方向发展。还可以在苗期喷洒抗旱剂,提高大麻的抗旱性等。目前微生物化学复合制剂应用受到关注。

  3.2.8大麻生产机械化

  中国大麻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应该积极使用大麻种子精选机,提高种子用价和种子质量;采用专用的大麻精量播种机,确保播种质量,提高出苗率和保苗率;采用大麻种子专用收获机械,大麻茎秆收割机和翻麻机提高收获质量和效率。乌克兰使用GK-1.9型收割机收获原茎,用PK-4.5A型脱粒机进行脱粒,经露水湿润后,用KB-l型收集机收集干茎并将其打捆;匈牙利采用ЖCK-2.1型割麻打捆机收获大麻原茎。我国大麻收获多用芦苇收割机进行改装使用。

  3.2.9采用雨露沤麻,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在中国东北地区,采麻田收获后处于空气湿润时期,降雨适宜,加之有露水存在,大麻原茎沤制可采用雨露沤麻技术,这样可降低成本,耗能低,环境污染小。一般大麻收获后,茎秆平铺于田间,利用天然雨水和露水的湿度,利用天然微生物来分解茎秆的果胶质,初步分解果胶,使麻皮与秆心分离,达到剥麻机脱麻前的状态。雨露沤麻时如遇到天气干旱,可以适当喷洒水分,期间翻麻一次。另外,利用微生物制剂或人工菌剂进行雨露沤麻,提高沤麻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南方地区可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沤麻措施。

  3.1.10拓展大麻生态产业链,创造特色品牌

  发展大麻产业,光有大麻种植业和初加工业不够,应该向大麻精深加工方向发展,进一步拓展大麻生态产业链。在制取大麻纤维的同时,开展大麻复合板材、造纸、吸附材料、汽车装饰、酒精、活性炭等的综合利用;开展大麻种子综合利用,生产大麻保健油、大麻蛋白粉等保健品及化妆品,从而实现大麻产业链的更加完善创造大麻特色品牌和地理标识产品。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国内大麻栽培技术提高措施及产业优化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ongyekeji/36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