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应用中的新管理建设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农业科技发布时间:2015-09-26浏览:

  正确认识哪些危害会产生对农业上的不利呢?应该怎样来加强对农业科技管理的新应用呢?不同的管理措施又有什么影响及意义呢?本文选自:《新农业》,《新农业》杂志创刊于1971年,是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和沈阳农业大学联合主办的一本综合性农业科普期刊,月刊,16开本,最高订阅数达39万份。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为农民、农村、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依托主办单位丰富的专家、学者资源和政策、科技、学科优势,打造精品。期刊文章内容具有“新、准、深、活”等鲜明特点,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可读性强。

  摘要:自然灾害是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孪生子”,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口的增长和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剧,经济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催生了新的农业灾害,并加大了灾害频率和受害强度。人为及社会、政治与经济因素带来农业灾难,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森林是生态平衡的核心,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功能,能够抵御和减轻台风、干热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破坏。

  关键词:自然灾害,农业科技,农业论文投稿

  1安徽省农业灾害的孕灾环境分析

  农业灾害的孕育环境包括地质环境、气象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各类环境因子中,低层大气处于最活跃和多变的状态,绝大多数农业灾害的发生和演变都与大气的运动有关。水环境与大气、地面环境紧密相关,水的多少和污染程度对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影响[4]。同时,农业灾害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仅受自然条件控制,人的活动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是巨大的。

  1.1地形地貌

  安徽省地貌以平原、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3%(包括5.8%的圩区),丘陵占29.5%,山区占31.2%,湖泊洼地占8.0%。境内地形复杂,平原、丘陵、山地相间分布,断裂带发育众多,河湖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显着。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内横淮河、长江两大水系。北部平原由淮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淮河河床平缓,支流众多,南北两岸支流呈不对称分布,北岸支流较长,河床淤浅;南岸支流多发源于大别山区,短、陡而湍急;长江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安徽南部,同样支流众多,湖泊密布;故而,易发洪水,泛滥成灾。江淮丘陵自东而西拱曲上升,与皖西山区构筑成江淮分水岭,地势略高,干旱少雨;皖西丘陵山高坡陡,皖南丘陵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渐次下降,成中山、低山、台地与平原的层状地貌,易受洪水及冰冻灾害[5-6]。

  1.2气象环境

  安徽地区四季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是:对流层和平流层在西北风带控制下,与之相应,在地面来自西北利亚和蒙古西北风带的控制,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冬季气旋最高发生区,四季分明,特点突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气流经常在江淮流域交汇,极易引发种种气象灾害。淮河以北地区春夏之交经常出现连阴雨、霜冻、干热风等灾害;长江、淮河沿岸和皖南山区梅雨季节,暴雨时常发生,从而引发山洪、泥石流及内涝灾害;江淮之间入伏后,多为晴热少雨天气,易造成大面积干旱,有时形成伏旱连秋旱;大风、冰雹、龙卷风从初夏到秋末,不分地地域,屡见不鲜。大涝和特大涝高度集中在梅雨季节,梅雨期及雨季降水的多少是造成安徽旱涝的主要因素[7-8]。

  1.3生物环境

  由于安徽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适宜,四季分明,终年温和湿润,自然植被多样,物种资源丰富。20世纪60年代前,安徽农业基本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自给型农业,自然植被保存完好;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并大兴围垦造田、毁林开荒,自然生态逐渐被破坏,病虫害日益猖獗。基于以下原因生物灾害有加剧趋势:一是全球气候变暖,越冬季节病菌和害虫的死亡率降低;二是缺少土壤冬翻,冬休田为害虫提供了安全越冬场所;三是化学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天敌,农田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四是人为过量捕杀有益生物(如鸟类、蛙类、蛇类等);五是分散经营,综防统治难以实现,造成防治效果差,害虫耐药性增强;六是科学监测水平的不足,外来有害生物随着国际贸易往来而侵入,带来了新的生物灾害[8]。

农业科技应用中的新管理建设

  1.4人为及社会因素

  但20世纪60、70年代的乱砍滥伐,开垦荒山等违规发展生产,导致植被严重破坏,据统计,皖南、皖西山区森林覆盖率已由1949年的70%下降到现在的36%;研究还表明[1]:安徽地质灾害主要是自然地质作用与人类工程活动复合作用的结果,如人为侵蚀、搬运、挖掘、塑造地形等经济活动,破坏了地质环境在天然地质作用下的平衡,造成灾害性天气时极易发生江湖崩岸、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性灾害,导致延伸性灾害的发生,损失更加严重[10-11]。

  2当前农业科技应对农业灾害存在的问题

  农业生产是最易遭受自然灾害侵袭并造成重大灾情,几乎所有的灾害发生后都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一旦灾情发生后能做的,就只有紧急抗灾减灾,如何谋划着降低灾后损失了。安徽省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灾害预警、灾情响应、恢复生产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从农业科技应灾的角度出发,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十分突出的。主要有:一是农业科技防灾减灾的观念不强,重视不够,对重大生产活动没有农业灾害防控论证意识;二是缺少农业科技防灾减灾专门研究机构,也没有综合性专业化的应灾技术研究团队;三是在农业灾害的预防上,没有防灾减灾农业科技研究长、短期应对与发展规划;四是面对众多的农业灾害,防灾和应灾针对性强且有效的技术十分欠缺,防灾研究工作不能常态化。

  3农业科技应对重大农业灾害的应急机制与对策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不仅仅是因为农业生产的效益低,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更确切点说,农业生产是一个风险十分突出的产业,它处于一个自然开放的系统,自然界各类因素都可直接对其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农业灾害威胁下,农业生产显得异常脆弱。农业科技如何应对重大农业灾害,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生产损失,答案只有一个:提升农业科技应对灾害的能力,发展抗灾减灾农业。努力做到:预防为主,抗灾、减灾和救灾相结合,灾前加强抗灾技术研究与储备、灾时科学分析辩证灾情、灾后搜集技术紧急补救[12-14]。

  3.1建立农业科技应灾机构和技术队伍

  农业科技应灾是一项针对性强且十分有效的手段,应从其长远性工作任务出发,设立综合性的防灾减灾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或借用省农科院),聚集并形成一支专业性的研究人才队伍。针对安徽省农业灾害的发生规律和灾后农业紧急处置,应制定农业科技应灾的短期研究计划与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形成一套农业科技应灾的工作及管理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应灾全局性和专业性的常态化研究,特别是要对一些长远性的农事活动或重大农业工程,加强其致灾因素防控论证,保证应对各类农业灾害做到:灾前有预案、灾时有技术、灾后有措施[15]。

  3.2强化应灾技术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应灾能力

  要避免和减少灾后损失,只有重视并加强灾前投入,建议国家及省财政设立农业科技防灾减灾研究专项资金,变“应急救灾科研”为“稳定预灾科研”[16]。一是针对多发性农业灾害,加强抗灾农作物新品种、动植物重大病虫害及疫病研究,储备救灾减灾新品种、新技术。如:以生物技术为突破口,发展抗逆农业,针对多发的内涝与冰冻灾害,加强抗耐淹和抗冻(耐寒)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以及作物抗寒剂研究;二是指导灾害多发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避灾防灾能力。如:安徽省北部是易旱、易涝且多为盐碱的地区,高粱因具有抗耐盐碱、适应性强的特性,是最为适宜的防灾救灾作物,加强诸如高粱等抗灾减灾农作物品种资源的收集、保护与种质创新工作,以便储备灾后减灾应急替代品种;三是针对常发性灾害如风灾、雪灾、霜(冷)冻灾害等,加强防灾生态系统与灾变地形地理研究,指导农民特别是在发展规模生产时要提高生态及地形防灾意识,合理布局,着眼“眼前”,又兼顾“长远”,从源头防范,减轻灾害损失[17]。

  3.3建立专业协同的农业科技快速反应机制

  农业灾害发生后,为充分发挥科技在减灾和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把灾害损失减到最小限度,必须要有多专业协同的农业科技快速反应[18-19]。农业科技应急救灾同样具有深入现场查灾、诊断、寻求技术支持、灾后响应、实施减灾技术等程序化过程,必须设立常态化的安徽省农业科技防灾救灾领导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抗灾减灾应急反应机制,有利于及时制定救灾减灾预案,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救灾响应能力,第一时间面向灾区、面向社会提供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技术信息和技术支持,指导救灾和恢复生产。

  3.4充分发挥行政手段和媒体作用,推进救灾技术快速落实

  灾害面前,仅农业科技部门及时拿出科学合理的救灾应急技术预案是不够的,必须大力依靠并借助各级政府的行政手段,加强救灾物资的紧急调配,包括农业设施、种子、农药等;同时,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和广播、电视、手机农业信息平台等现代信息传输渠道,宣传救灾减灾应急技术,配合救灾技术专家组及时培训受灾农民,让其掌握抗灾减灾技术手段,确保灾后救灾技术措施及时到位[20]。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农业科技应用中的新管理建设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ongyekeji/3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