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农业科技发布时间:2014-05-19浏览:次
摘要:由于人工弓箭捕捉高原鼢鼠要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而湟源县捕鼠能手较少且大多年龄偏大。因此,湟源县林业部门要继续加大对村镇有关人员的捕鼠培训力度,通过聘请有经验的捕鼠能手现场讲解高原鼢鼠的活动习性和捕捉技术,观摩学习专业防治队运用灭鼠雷防治高原鼢鼠等新技术,培养一批防鼠人员,从而保证全县退耕地高原鼢鼠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鼠害现状,发生原因,防治工作,指导思想,青海湟源
1湟源县鼠害发生情况
1.1林业鼠害发生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新造林地和退耕还林地工作的不断开展,湟源县退耕地鼠害危害程度日益加剧,各种鼠害种类群密度大幅度增加,使退耕还林地、新造林地的林木遭到严重啃食,有的甚至造成造林不见林。因此,防治鼠害成为当前湟源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刻不容缓的大事[1]。湟源县危害林木的鼠种主要有高原鼢鼠(Myospalax Balleyi)、达吾尔鼠兔(Ochotona Dallrica)。这些鼠害已经成为影响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主要因素之一。2008年项目区鼠害发生面积达1.07万hm2。其中高原鼢鼠发生面积0.91万hm2,达吾尔鼠兔发生面积0.16万hm2,重灾区林木受害率达38%。2008年春季鼠口密度调查:退耕地最高达32只/hm2,最低11只/hm2;周边鼠口密度最高可达42只/hm2,最低22只/hm2。
1.2农地鼠害发生情况
近年来,农田鼠害发生日趋猖獗,鼠患突出,鼠害已成为影响湟源县农业发展和生态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因此,县农业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地制定湟源县鼠害联防规划,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结合草地封育恢复及合理开发利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收到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1.3草地鼠害发生情况
湟源县天然草场38.4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场32.8万hm2,围栏草场5.1万hm2,湟源县草地鼠害面积5 887 hm2,平均新土丘达206个/hm2,最严重的湟源县日月乡大石头村达560个/hm2。据标准地调查,湟源县退耕地周边草地鼠口密度平均为20只/hm2左右。危害特点是农业耕地区与草山草坡区相互连接交替危害,退耕还林地与草山草坡并行危害,农区退耕还林或退草还林地根田鼠与地下鼠并存危害,农牧交错地带高原鼠兔与地下鼠混生危害。鼠害已成为湟源县发展草地畜牧业生产和维持生态良性循环的重大隐患之一。近年来,为有效遏制草地鼠害日趋猖獗之势,湟源县畜牧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其他农林部门,因地制宜制定湟源县鼠害联防规划,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结合草地封育恢复及其合理开发利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有力地保护了湟源县草地生态环境,有效地提高了湟源县草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2发生原因分析
2.1耕作制度发生的变化导致鼠害发生严重
农耕地除了每年要进行施肥、灌溉、除草等农业措施阻止鼠害外,特别是1年实施的2次全面深翻,能够破坏鼠类的活动场所,进而有效减缓鼠、兔的危害。而退耕还林后,除了造林前的整地外,基本没有深翻等其他不利于鼠危害活动的林业措施,而造成鼠害泛滥成灾[2]。
2.2鼠类天敌减少
过去几十年来,农、林、牧等部门采取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鼠害防治方针,乙酰胺、磷化锌等剧毒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鼠类的天敌大量中毒死亡,种群数量减少,鼠、兔害失去了天然的控制措施[3]。
2.3退耕户没有退耕地鼠害防治的意识
退耕还林后,大多数退耕户只知道领取退耕还林补助款,但从来不对退耕还林地进行有效的管护,认为退耕地鼠害的防治是国家和林业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虽然近2年来森防部门对退耕地鼠害防治实行一定的补助,但是补助力度不大,不能有效刺激和调动广大退耕户的防治热情,特别是城县近郊农民由于打工条件便利,打工收入远远高于捕捉害鼠的收益,因而不愿投身于鼠害防治工作。
2.4国家补助有限,防鼠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湟源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不足,无力对退耕地鼠害进行全面防治,每年实际防治面积仅占应防面积的40%左右,致使鼠口密度居高不下,导致鼠害的猖獗发生。
2.5缺乏统一防治
农牧林交错种植,灭鼠工作分属不同部门管辖,长久以来各防各的,没有开展统一的防治工作,导致害鼠在林地、农地、草地之间迁徙活动、流窜危害,特别是导致农牧、农林交界地区鼠害密度高,危害严重。
3防治工作思路
3.1指导思想
以青海省林业局、青海省农牧厅印发的《关于开展鼠害联防连治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基本方针,建立湟源县林业、农牧部门联防机制,农林牧联合行动,使鼠害防治做到统筹安排,协同作战,集中时间,连片治理,重点突击,整体推进,治理一片,巩固一片,达到规模治理效应,使危害面积和危害程度逐步减少和降低,逐步实现可持续控灾。
3.2联防联治原则
一是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以退耕还林区、沙棘基地及其周边农地、牧地等鼠害危害较重地区为防治重点,确定防治规模,避免摊大求全。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对中、重度危害区的鼠害,采用人工捕捉等措施,压低鼠口密度,降低林木受害株率,控制在不成灾水平;对中度以下发生区,以预防为主,采取营林措施,实行封山育林,禁猎,禁捕,保护鼠类天敌。三是专业队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原则。四是以人工物理防治为主,其他无公害防治措施为辅的原则。
3.3积极探索防鼠新机制
在退耕地高原鼢鼠防治工作中认真探索防鼠新机制,在大力开展群众性鼠害防治的前提下,鼓励个人对退耕地进行鼠害防治承包,积极引导有关单位成立鼠害防治专业队在重点区域开展鼠害防治,并对鼠害防治实行防治补助,从而调动群众灭鼠的积极性。
采取人工捕捉、天敌控制等多种手段开展退耕地鼠害防治,如利用地箭、灭鼠雷进行人工捕杀高原鼢鼠,开展防啃剂和不育剂等无公害鼠害防治试验,探索挖掘防鼠沟、鱼鳞坑等营林措施及架设招引架、石头堆招引害鼠天敌等退耕地鼠害防控技术,以推进湟源县退耕地高原鼠害防治工作[4]。
4参考文献
[1] 魏宏.互助县农区鼠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3):176.
[2] 马生兰.青石嘴地区农田鼠害危害超重及防控对策[J].青海农技推广,2009(2):54.
[3] 高胜英,苏虎奎.北疆地区林木鼠害及其无公害防治[J].新疆林业,2009(4):43.
[4] 阿生青.互助县森林鼠(兔)害发生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治措施效果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123.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湟源县鼠害发生现状与防治方案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ongyekeji/13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