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能源发布时间:2013-02-17浏览:次
摘要:本文介绍了主要应用在钢筋混凝土建筑工程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功能、设置,以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望给同类施工予以借鉴,避免出现裂缝、渗水等情况。
关键字:后浇带,构造措施,质量控制
引言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变形缝,也称施工后浇带。后浇带按作用可分为:一类用于解决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称为沉降后浇带;另一类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称为收缩后浇带;还有一类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由于结构由后浇带连成整体,因此后浇带施工的质量影响结构整体质量。后浇带处往往断面大,钢筋密集,模板支设难度大,特别是杂物垃圾容易落入,清理十分困难,若清理不彻底将会影响结构质量。
后浇带一般可同时考虑几种作用,但终究是临时性的措施,一般后浇带在保留一定时间后,须将其浇筑成连续整体无变形缝的结构,待将该处混凝土补齐后,其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根据后浇带在工程中的工作原理不同,所以施工上也有所不同。
一、后浇带施工技术
1.1后浇带的构造措施
1.1.1底板后浇带构造措施
底板后浇带模板支撑:厚度为1.5m。后浇带采用2φ25钢筋作骨架。在后浇带设置钢网作侧模支护,绑扎在钢筋骨架上。竖向立筋采用5@250。为保证结构施工质量,后浇带钢筋骨架不得焊于底板钢筋上。由于后浇带有一定的侧压力,应采取正确的模板固定方式。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保证模板位置和几何尺寸的准确。
底板后浇带的临时保护措施:后浇带空置期间。为防止杂物、污水进入.可采取以下封闭措施:在底板后浇带上侧砌筑120mm宽、60mm高的砖带。砖带与底板面转角处用1:2水泥砂浆抹成圆弧,上部用胶合板全封闭。
1.1.2混凝土墙的后浇带的构造措施
回填土前后浇带的保护措施:由于该工程工期紧。建筑物周边的施工回旋余地狭小。必须回填土方、平整场地及硬化后方可进行后期施工。因此要对墙体后浇带采取临时保护措施。我们的施工方案是在墙体后浇带处采用砖砌挡土墙进行封闭。用一条240x600的圈粱(配筋:4φ10φ6@200)压顶,形成一个对混凝土墙后浇带保护的设施。并做好临边的安全防护措施及排水措施。
墙体后浇带内侧的保护:墙体后浇带采用胶合板加以全封闭。以防止杂物落人。
1.1.3顶板后浇带构造措施
该工程顶板采用梁板结构,后浇带的构造措施采用了与底板后浇带相同的处理方式。后浇带封闭前.后浇带位置的顶板模板不得拆除。
1.1.4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后浇带按其作用可分为3种:
(1)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2)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收缩后浇带;(3)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
采用何种类型的后浇带必须根据工程类型、工程部位、现场施工情况和结构受力情况而具体确定。
1.1.5后浇带的设置
(1)后浇带的设置遵循的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后浇缝的设置就是把大部分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士填缝以抗衡残余的应力。(2)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3)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4)后浇带间距应合
二、后浇带的主要功能作用
在建筑工程中,经过设置后浇带来处理设计中考虑沉降差别或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难题,现已广泛应用。 2.1处理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相当多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一样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并且并且还能够采取以下调整对策:
2.1.1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
2.1.2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
2.1.3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2.1.4减小温度收缩影响新浇混凝土在硬结整个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会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结收缩的相当多将在施工后的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常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留出后浇带后,施工整个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相当多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升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本领。 3后浇带设计时考虑的主要难题
2.1.5后落带的设置依照的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由于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难题,后浇缝的设置便是把相当多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的应力。
2.1.6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
2.1.7由于施工原因而必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方认同。
2.1.8后浇带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高为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方便于施工操纵,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
2.1.9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不许断开,一定贯通。假设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假设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 3.6后落带在未浇筑混凝土前不可以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不然会使得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3.7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 3.8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避免留直缝。相比板,可留斜缝;相比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又有多种样式,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三、结语
采用钢丝网模板封堵竖缝,在混凝土浇筑整个过程中,可以有少量水泥浆外漏。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用压力水冲洗施工缝表面,清除浮浆、碎片,暴露石子,并且也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再将钢丝网片拆除。经处理的垂直施工缝,表面粗糙干净,凹凸不屈,新旧混凝土粘结力很强,可行地包管了混凝土的整体性。后浇带的施工缝处理后应采取临时保护对策,防止杂物、污水等进入后浇带内,给后续施工带来困难,相比大体积、大面积的混凝土表面可涂刷缓凝剂,以延缓混凝土表面凝结,包管冲毛效果。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论后浇带在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engyuan/6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