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能源发布时间:2020-06-12浏览:次
摘 要: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随着“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并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作为该类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文章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本质内涵,阐述了高技能人才概念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校企协同育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路径。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新能源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协同育人
作者:高福友
1 “中國制造2025”内涵与本质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发展实施制造业强国的行动纲领。全球工业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时代,现在正在进入第四个时代。第一代是以蒸汽机为标志,第二代以电力驱动为标志,第三代以运用电子和IT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为标志,现在正在进入以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融合为标志的第四代。“中国制造2025”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政府提出的适应我国制造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行动纲领。该纲领提出三步走的战略,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即从2015 至2025年,迈入制造业强国行列;到2035年,制造业达到全球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制造业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2025”将着重发展新能源汽车、高档数控加工机床和机器人、信息技术、轨道交通装备等十个重点领域。这些领域保证了我国制造业能够均衡发展,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规划了美好的前景。
“中国制造2025”以国际高端制造业水平为目标,努力塑造自主品牌,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有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做支撑。人才是建设“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基础,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这四个基本方针也都是围绕着人才本身进行的。“中国制造2025”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大批忠诚负责、技艺精湛高技能型人才。
2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
2.1 高技能人才概念的内涵
“高技能人才”这个词是在2003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并将其纳入到国家“人才强国”的战略中。国家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 2020)》文件中丰富了高技能人才定义: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劳动者。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首先,高技能人才需要有优秀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其次,高技能人才需要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并且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很强自学能力,才能开展创新性创造性劳动。再次,高技能人才除了具备高超技艺、精湛技能外,他们还应具备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技能人才”概念是动态的,它的涵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的调整而不断变化。
2.2 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新能源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工作岗位的技能技术型人才。新能源汽车在传统燃油汽车基础技术之上,增加了“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先进技术。因此,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要具备传统汽车的知识技能,还应具备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技能。“中国制造2025”最重要的特征是高端智能制造,将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作为共性技术深刻地与制造技术融合,因此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来操控智能制造的自动化设备外,还需具有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中国制造2025”另一个特征是智能制造的多学科融合、跨区域合作以及大数据技术应用,这些都对新能源汽车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外,还要精通制造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与顾客沟通等能力。因此,新能源汽车高技能人才除了专业能力外,还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主要有:交流沟通和应变能力;领导团队整合资源能力;能担当、具有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能力;善于乐于学习新事物能力等等。
3“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3.1 校企协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师面临新的挑战。“双师型”教师指同时具备“教师”和“技师”能力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双师型”教师应该具有实际操作、专业知识、科研创新以及基本教育等四个方面的能力。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高职教师不仅要重视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更重要是要有解决企业中复杂任务的能力。
目前,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师大都从传统汽车专业转型的教师,缺乏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技能知识,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核心技能,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
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路径。传统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主要是专业教师简单地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或是聘请合作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校企协同培育“双师型”教师,要求校企双方寻求和建立共同需求点,真正实现了师资共享。一方面,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锻炼,熟悉掌握企业生产组织方式、设备运行、工艺流程、各岗位技术技能要求以及企业文化等,及时发现企业一线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加以解决,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促进了教学与生产的结合。另一方面,高职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建立双向流动机制,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进入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极大缓解了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师资力量数量不足技能不强的问题。
3.2 校企协同构建课程体系以及教材内容
新能源汽车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课程以及教材来实现。高职课程建设的理念就是要能力本位、行动导向、工学结合,通过校企协同共同开发课程,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汽车专业教材的实效性、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专门教材的开设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职业院校要依据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以及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要求为根本,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安排,并在教材内容的排列上还要依据由简单到专业化的规律,使内容不断地深入,使教材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第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在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的。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当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要求,坚持从学生关心的焦点以及难点问题出发,促使合理动态课程体系的建立,对学生的困惑进行有效的解决,增强课程以及教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程的设置要高度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锻炼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校企协同共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与岗位需求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校企共建高技能人才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以及课时安排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吸收,在教学中突出技能训练,形成从基本技能、核心技能到发展技能的不同阶段训练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3 校企协同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高技能人才训练培养单靠学校的力量难以完成。由于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设备大都价值较高投入较大,目前实训基地设备大都停留在2.0或3.0阶段,因此,只有把企业最先进的设备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两个不同的教育资源,才能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首先,企业要为学生提供毕业顶岗实习、课程实训等岗位,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实训基地建設要打破一个实训室服务一门课程的理念,让学生在一个实训室能完成多门课程的实训。让企业技术骨干深度参与课程标准、项目化课程等教学资源开发,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之中,构建全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能力体系。再次,大力推行“1+X”证书制度,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岗位能力要求,开发专业技术技能考证,学生毕业前取得企业需要的职业技能证书。
推荐阅读:电源技术期刊收稿新能源电动汽车论文吗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专业高技能 人才培养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engyuan/51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