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发展格局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免费文献发布时间:2021-09-28浏览:

  [摘 要]“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宏观政策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 系,必须从不同维度深入分析研判当前教育形势任务,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新需求,深入研究教育与国家区域经济社会的循环关系,在新发展格局中,统筹构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

  进入新发展阶段,日趋复杂、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既给高质量发展带来宝贵的新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新挑战。要切实服务于新格局构建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入研究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结构调整需要优化的问题、统筹全局需要解决的问题、持续发展需要巩固的问题以及内部建设需要实现的目标,加快建设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

  要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完善终身教育推进机制,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良好环境和制度体系,加快构建渠道更畅、方式更活、资源更广、学习更优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终身化学习需求,促进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构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服务体系。将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设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系。要在巩固基本均衡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方向迈进。巩固特殊教育成果,以义务教育为重点接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向学前和高中、高等教育延伸。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研工作,完善国家、省、市、县、校教研体系。 探索综合高中、科技高中、人文特色高中等模式, 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要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 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 深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统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为各类群体提供灵活多样的升学和培养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健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机制。

  构建更加多元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健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与特色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积极发展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积极发展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的高等继续教育。探索学术型与职业型学位体系建设。制定职业教育本科院校设置标准、专业设置标准,完善职业院校本科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办法、加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全面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

  构建继续教育与公共培训体系。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建设跨部门协调推进机制。推进终身学习立法进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构建覆盖城乡、开放便捷的终身教育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公共平台,健全终身教育信息统计制度。完善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转换与认证制度。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完善终身教育监管制度。积极推动综合性学习场所和平台建设,扩大终身教育资源供给。

  构建推动发展的创新服务体系

  要面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 大力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加快推进创新人才系统培养和开发利用。 探索大中小各学段有机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优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生态,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各学段贯通培养,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着力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加强高校科研基础设施前瞻布局,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的作用,依托大学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在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战略制高点和关键学科领域、统筹部署一批交叉融合、立足基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区域性集成攻关大平合。依托“双一流”建设高校,推进教育学科基础研究发展,推动实现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升级。

  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资源优势和高层次科学家、高水平人才培养等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推动高校强化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共同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协同推进“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军民融合,积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夯实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基础设施,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革命发展,推进数据密集型研究。优化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学科特色、研究特色、文化特色的高水平创新基地,改革基地评价、遴选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建好重点研究基地、文科实验室等各类高水平研究平台。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功能,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理论支撑,为党和国家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服务。

  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建立健全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加强教育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衔接。实施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快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综合工程,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深化区域教育协作,加快构建形成点线面相互促进、东中西协同发展的教育发展空间格局,有效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推动智能时代教育改革创新。要积极把握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的全面融合。大力开发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建设网络学习平台,持续推进“平台+教育"服务模式,补齐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实施中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计划,推进人工智能支持的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网络化智能化教育管理与服务,发展“互联网+教育”新业态,探索教育教学和治理新模式,以新技术激发教育活力,培育教育发展新动能。

  构建管理高效的现代治理体系

  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的执行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教育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教育治理效能。

  健全教育制度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学前教育立法,加快职业教育法、教师法、学位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教育督导条例、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等的修订工作,制定终身学习法、家庭教育法、学校法,制定网络教育条例等规范教育新技术、新业态的法律制度规则,形成体系健全、内容完备、层次合理的教育法律制度体系,保障教育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实施有法可依。

  持续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教育事务管理职权,推进高校、中小学依据章程自主管理,在学科专业设置、学位授予权评审、招生规模与方案制定、科研项目评审立项等方面进一步向高校放权,推动地方根据管理权限,向中小学、职业学校下放岗位设置、人员招聘、职务评审、经费使用、设施设备配备、资产处置、待遇分配、绩效奖励等方面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和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着力提升学校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学校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完善学校决策与执行机制;推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校法人制度,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强化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构建学术民主和良好学术治理体系;强化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参与的理事会制度,促进产教融合;推进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建设,增强管理民主;建立社会参与学校管理机制,鼓励学校开放办学;创新学校制度,构建形式多样、灵活开放、立体融通的学校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教育督导管理体制,完善教育督导运行机制,强化教育督导结果运用,提高教育督导质量和水平,建成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建立国家统筹制定标准、地方为主组织实施,对学校进行督导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各级各类教育评估监测指标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各级教育督导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评估监测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的工作机制。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健全财政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强化省级统筹和绩效同责。完善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合理分担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加强教育财政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适应财政体制、教育体制改革要求的教育经费预算管理、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覆盖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全过程的绩效管理机制,完善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落实财政教育经费预算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健全教育领域风险防控机制。健全责任落实机制,明确责任主体,细化责任清单,确保教育领域政治安全和校园和谐稳定。加强安全教育、应急教育,完善突发情况日常演练和应对机制,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完善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定期研判机制,做到精细化管理、精准化研判。探索建立教育领域各类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群体事件等的风险等级,明确不同等级风险防控重点、举措和组织保障完善信息公开、新闻宣传、舆论监督等机制。

  构建破除“五唯”的评价制度体系

  坚持破立并举、统筹兼顾,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强化整体设计,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顽蟑瘤疾,着力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科学评价机制。

  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针对不同教育领域、不同学段特点,各级各类教师不同职业要求,党委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不同主体,分门别类开展评价制度改革。坚决纠正依据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来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做法、把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完善用人制度,积极引导全社会树立基于综合能力素质的用人导向。坚持党对教育评价工作的领导,积极引导全社会共同支持和参与教育评价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多层、科学有效的中国特色教育评价制度。

  加快培育中国特色学术评价体系。坚决破除"唯论文”,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分别建立各有侧重的评价路径。基础研究要重点评价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要重点评价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以及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完善学术同行评价,推行代表作评价。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事项,减少对学科、学校的排名性评价,坚持分类和分领域评价。对创新能力的评价突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细化论文在不同岗位评聘中的作用。坚持学术自信,积极培育国际知名的学术组织、评价机构和质量认证机构,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

  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严格监管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体系。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探索在高精尖缺领域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推动教学评价方式创新。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可信度,开展基于智能技术的教学评价创新实践,开展多元化、过程化评价,实施基于大数据的多维度综合性智能化评价。建立教育质量监测系统,开发智能化评价工具,有效开展互动性评价,保障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利用智能技术建立多维、精准的学生成长档案,构建个性化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录取选才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高杭,余雅风,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9

  [2]王庭大,唐景莉,常静,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J中国高等教育,2019(5).

  [3]诺红桃,高校克服“五唯”顽瘴痫疾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24).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基于新发展格局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mianfeiwx/59775.html

国际期刊论文 SCI/SSCI选题匹配!

选择丰富服务快速通过率高一键快速领取私人专属发表方案!

* 填写需求信息,或选择平台现有SCI/SSCI选题(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