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口译训练模式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免费文献发布时间:2021-05-10浏览:

  摘要:传统译论影响下的口译训练模式多以文本为中心,鲜少关注译员。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译员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的转换能力需求不断提高,生态翻译学的“译者中心”观点应运而生,强调发挥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译员中心地位,这对口译培养模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启示。文章研究生态翻译学在口译训练模式中的诠释,探索通过口译生态环境模拟课堂提高译员在真实口译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选择能力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口译;生态翻译学;多维转换;译者中心

  1概述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普及,语言融通成为连结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工程。许多新手口译员,包括参与翻译志愿者服务的翻译专业高年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口译员得以参与到各地“一带一路”相关会议、论坛的语言服务中,为各国公司、学校、机构提供具体的口译服务。服务于这一庞大而复杂的语言工程,新手口译员们不断发现在真实口译工作场景中的适应能力和选择能力是学校口译训练模式所缺乏的。

  2017年,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展的一项研究建议口笔译专业培养应当把译员的“灵活变通能力”放在首位。根据该调研结果,目前翻译市场上的口译岗位超过百分之七十要求译员要有工作经验,超过百分之三十要译员有非口译岗位工作经验"。这是因为大部分新手口译员将注意力几乎全部放在提高语言转换能力上。表现在平时练习中,就是将参考译文作为评估译语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单一标准;表现在实际口译工作中就是在翻译前火力全开,准备专业词汇,一旦开始翻译又陷入字词对照,机械翻译的状态。其实,实际口译工作的习惯很大程度上都是遗传自平时的口译训练模式,译员在口译训练时就已经只考虑到语言转换,并且评估标准也是一纸答案,自然在现实工作中也容易忽视其他各方对口译的要求以及口译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然而,成熟、有经验的口译员往往非常注重各方对翻译的要求和期待,在翻译时又能够灵活变通、关注细节。

  由胡庚申教授创立的生态翻译学从生态学角度对翻译过程进行了整体性的观察和研究,为口译训练模式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思路。本文将以生态翻译学为基础,以闽南理工学院高年级翻译专业学生为主体,探索口译生态环境模拟的训练模式,促使口译学生提高灵活变通能力,即提高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能力。

  2口译理论及训练模式综述

  在国际上,最早提出且最具影响力的系统性口译理论是由法国释意派创始人Seleskovitch提出的“口译思维过程的三角模式",Seleskovitch强调口译不是单向的语言解码,而是对原语语篇的释义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即理解原语意思-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语言结构和短句字词)-用译入语表达(原语的意思和感情)。该理论对于纠正“字词对照”的口译模式仍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倡导译员传递原语意思的同时,较难保证新手译员对原语语言形式给予应有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初,法国著名口译研究者Daniel Gile提出“精力分配模式"(Efort Models),Gile指出,一名优秀的译员在具备处理单个任务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处理多个任务的协调能力及局部任务的自动处理能力。精力分配模式清楚地展现了口译过程及其所涉及的基本技能,研究范围主要是译者的心理层面和认知层面。

  在国内,厦大模式和广外模式是口译训练模式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厦大在Gile多任务处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厦大模式,除了技能训练,又加上了语言训练和跨文化交际训练。而广外提出,一个好的译员的知识结构应该由语言知识、百科知识和技能三个板块构成。技能分解、技能强化、技能整合又构成了口译能力培养的核心板块。厦大模式和广外模式为口译教学提供了专业化、系统化的口译技能训练体系。

  综上可见,主流的口译理论和口译模式已经针对译员的语言能力和口译技能形成了专业化的培养体系。但是,要培养译员的灵活变通能力,还需要寻找整体性、全面性和关联性更高的口译理论,创建生态化训练模式,在训练中提高译员的角色意识,以激发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关注各方需求的能力。

  3生态翻译学对口译训练的启示

  生态翻译学特别关注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以及对适应程度的选择和对最终行文的选择。该理论对于译员和翻译生态环境的动态关注有利于培养出灵活变通的译员,在真实口译环境中能够胸怀语境的全局观,并做好译文重构。

  翻译生态环境不是指狭隘的语境,而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系统,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对译员产生影响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比如语言、交际、文化、社会等因素,以及译员、听众和委托者等构成的互联互动的整体。与笔译不同的是,口译生态环境是动态的,译员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翻译生态、翻译文本和翻译群落,比如:发言人的语速、音量、口音、口头禅、意图;原语的词汇、句子、语篇、来源(PPT、讲话稿、现场讲话);译语听众的需求、文化背景、语言能力、专业背景;委托者的目标、要求;语用场景的特色和要求;话轮转换的处理;口译方法的使用和转换;口译目的的适应等。译员是否能够适应动态的口译环境并与之互为作用是口译质量和口译工作效果的关键1。

  以上可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以及对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的选择都只能由译员主动完成。因此,译员中枢地位的确立,以及在口译训练中加强角色训练,对于提高译员的适应和选择能力至关重要。没有译员的中枢地位,口译的交际行为就会中断和停止。

  总而言之,生态翻译学消解了传统翻译研究因围绕原文与译文取向而存在的只见“文”不见“人”的偏颇,促使译员主动观察翻译生态环境以及自己在其中所处的位置,帮助译员在多维度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选择最佳译文。

  4口译生态环境模拟课堂

  4.1设计思路

  口译教师在授课中主要采取的两种教学模式是理论演绎型和实践归纳型。前者首先对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讲授,接着以例证阐释如何应用,最后辅之以课外练习进行巩固;而后者首先布置口译任务,再通过比照参考译文对口译实践做出评价,最后与学生共同归纳口译技巧。这两种教学模式均以教师为主导,重视语言能力和口译技能训练,课堂效率高,只是对提高译员观察口译生态环境各方需求的能力难有企及。因此,本研究采取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植入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口译训练模式,即口译生态环境模拟课堂。

  本文研究对象为闽南理工学院2016级翻译专业3班,共27人分成9个小组,每组3-4人。本专业在大四第一学期开设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教材为《商务英语口译》,共32课时。笔者在讲授过程中,以教材为框架,每单元进行口译模拟,每次用时30分钟。

  鉴于学生已经上过交替传译和专题口译课程,且参加过几次口译志愿者服务,对口译场景比较熟悉。因此,本研究由教师提供话题背景和角色,由学生建构口译生态环境,设计情景、对话、演讲以供翻译。这样一来,负责建构口译生态环境的学生不仅对话题背景、行业情况、专业语言有了更深了解,换位思考的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译员也能够拥有更贴近现实的多元动态口译生态环境,有助于提高译员在交际场合中的角色意识、人际互动能力、情景决策能力。

  4.2实践步骤

  提供素材:教师根据每单元不同话题、文体、难易度收集具有高实效性的口译题材,在开学时公布给班级全体成员并完成分组。绝大部分话题都是学生实际生活或未来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场景,如英国斯旺西大学访问闽南理工学院并商讨暑期夏令营合作事宜;第五届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产品推介会;海上丝绸之路菌草技术培训班开班仪式等。

  构建情景:各小组成员按照教师提供的素材构建口译生态环境,包括由经济、文化、政治、行业背景等构成的翻译生态,由发言人、听众、委托者等构成的翻译群落,由语言、文化、交际构成的原语生态。此外,小组需准备10分钟左右的对话或是演讲,并提前一周公布讲话人身份、听众、地点、委托者及译前准备词汇。

  译前准备:除了小组成员以外的其他同学都可能成为译员,因此都要做好译前准备工作,提前预设和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包括发言人及其意图、听众分析、语用场景、委托者目的、背景知识及相关术语等。为了训练译员获取信息的能力,译员可联系委托者讲话者进一步了解信息,但委托者/讲话者可以选择是否提供。

  模拟现场:译员由教师当堂指定。除参与情景构建的同学以外,其他同学按照座位分为几组,分别代表翻译群落的各个主体,比如讲话人、委托者、听众等对译员的表现进行观察、做好笔记、打分和点评。每次演练翻译部分用时20分钟,同学及教师点评用时10分钟。

  译评标准:"整合适应选择度”是生态翻译学提出的翻译标准和翻译评价,指的是译员在翻译生态环境众多因素中的适应程度和选择适应程度。比如译员可以决定对原语的忠实程度,对听众需求的适应程度,对发言者意图的顺服程度等,但适应和选择的程度越高,译语就越能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达到“适者生存”的目标。口译生态环境模拟课堂的译评由教师和代表翻译生态群落各主体的同学组成,改变了以往课堂反馈者、评估者均是教师的单一性,实现口译评价的多元化和生态化。

  4.3反馈与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们建立了“译员中心”意识,译员

  “使命感”明显提升,开始主动承担起适应和选择的责任,比如平时开始积累经验”、建立“术语”库和“句模”库;译前准备时,收集的信息越来越精准、权威;现场翻译时更加自信,灵活度更高。同时,多元的译评机制使他们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地了解各方需求以及自身不足,并能够有的放矢地提高自己的适应力和选择能力。

  5总结

  口译活动的即时性和即席性要求译员要有很高的适应和选择能力。在生态翻译学的光照下,译者为了达到"适者生存”

  的目标,必须不断适应、优化选择,得到“适应度”高的译语。口译生态环境模拟课堂的训练模式有利于新手口译员不再拘泥于原文文本和字词对照的翻译,而是要带着“译员中心地位”的使命感,了解原语生态环境,并不断修补、重构、完善译语生态环境,使之与原语环境相平衡。

  参考文献:

  [1]穆雷,沈慧芝,邹兵,面向国际语言服务业的翻译人才能力特征研究-基于全球语言服务供应商100强的调研分析[J.上海翻译,2017(1):8-16,94.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1-5.

  [4]郭兰英.“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D].上海:上海语大学,2011.

  [5]陈圣白.口译研究的生态学途径DJ.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6]罗迪江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者中心”的客观意旨-兼论"译者中心”面临的质疑[J语刊.2019(1):92-96.

  [7]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44.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口译训练模式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mianfeiwx/57354.html

国际期刊论文 SCI/SSCI选题匹配!

选择丰富服务快速通过率高一键快速领取私人专属发表方案!

* 填写需求信息,或选择平台现有SCI/SSCI选题(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