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软基路段中沉降观测法的应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路桥建设发布时间:2012-09-21浏览:

  摘要: 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针对软基路段中沉降观测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沉降观测,软基,断面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ing the working practice, soft foundation in sec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ettlement observation are briefly analyzed.

  Keywords: settlement observation, soft foundation, section

  中图分类号:TU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观测断面设置意义

  为了保证软基路段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在施工期间建立科学合理的现场监控体系是必要的。现场监控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现场观测部分和理论分析部分。现场观测部分(分一般观测断面和重点观测断面的观测)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线观测工作的成败,也影响着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质量。现场观测成果是路堤填筑施工期路基稳定性监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路堤填筑施工安排、填筑速率控制、预压期时间长短、卸载时机确定等的主要依据。

  2观测断面设置

  根据软基路段施工设计图和各施工断面的具体情况,在进行认真分析和广泛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了一般观测断面的3种基本类型,即如下:

  1)主路和辅道路堤填筑标高相同时,整个断面布置3个表面沉降观测点,主路中1点;两侧辅道路肩各1点。

  2)主路和辅道路堤填筑标高相差小于1.5m时,整个断面布置3个表面沉降观测点,主路中1点;两侧辅道路肩各1点。

  3)主路和辅道路堤填筑标高相差大于1.5m时,整个断面布置5个表面沉降观测点,主路中1点;主路两路肩各1点;两侧辅道路肩各1点。

  4)对主路是桥、辅路为软基处理情况,观测断面设置2个表面沉降观测点,即两侧辅道路中各1点。

  3观测断面布置原则

  根据公路建设现场观测要求和江西地区公路建设的实践经验,本工程对一般观测断面设置原则如下:

  1)一般观测断面间隔100~200m,最好控制在150m内;

  2)在桥头过渡段和含结构物路段至少布置1个观测断面(结构物两侧可任选1侧布置);

  3)不同软基处理方法路段至少布置1个观测断面(该观测断面可结合桥头过渡段和含结构物路段统一考虑);

  4)在复合地基处理(管桩、CFG桩、深层搅拌桩等)和排水固结法处理(袋装砂井等)路段的交接处至少布置1个观测断面。观测断面设置在排水固结法处理路段内距交界线10m处;若两种处理方法交接面与路纵线斜交观测断面与交接面平行。

  5)根据地质资料和软基施工过程中,确定的有较深软弱土层的路段至少布置1个观测断面;

  6)路基填筑高度较大、路堤附近有较深渔塘,以及地下水位高的路段,在设置观测断面时应优先考虑。

  7)在设置一般观测断面时,应尽量考虑重点观测断面位置,避免间隔太近。

  4沉降板的埋设

  4.1沉降板

  表面沉降观测点由沉降板、测杆等组成,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加工制作,示意图如下:

  制作要求:

  1)沉降板几何尺寸为600mm×600mm×9mm,一般选用普通钢板。制作时中心部位安装一个螺丝,或直接焊制一个螺丝接口;

  2)测杆一般采用6,自来水钢管,每节长度在50cm~100cm之间,两头制成螺纹接头。

  3)测杆与沉降板通过螺纹连接,并用3根Ф10mm的钢筋呈三角形国定测杆焊接牢固。测杆随路基填筑高度的变化及时接长。

  4.2沉降板的埋设

  1)沉降板应在施工完袋装砂井、搅拌桩等软土地基处理之后,铺设土工格栅(土工布)之前埋设。铺设土工格栅(土工布)时,可以在沉降板处适当剪裁(建议剪裁直径为150mm)。

  2)沉降板埋设砂垫层底面处,即在埋设点挖一个平面尺寸大于700mm×700mm的土坑,坑内用中粗砂整平压实,将沉降板放在坑内,用水平尺校正其水平后,回填土整平压实。埋设时,注意避开主盲沟和主要线路及设施等。

  3)在预应力管桩、深层搅拌桩和袋装砂井等处理路段埋设沉降板时,注意避让,一般埋设在中间土中。若有特殊需要时,可埋设在桩顶部。

  5沉降观测

  5.1沉降观测方法

  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应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距离,视线长度根据所选用的仪器精度而定,一般不得大于65m。在同一观测站时,不得两次调焦,镜位和转点均要稳定,水准仪要严格整平,不得使用塔尺。每次观测,应符合“三同一固定”原则,即为:

  1)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及观测方法;

  2)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3)相同的观测人员;

  4)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两种测量方法,即:a.相邻临时水准点闭合法,b.直接测量法。

  观测工作要点:

  1)用水准仪连续数日观测测杆的高程,确定其初始高程值。

  2)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亦相应接高。接高的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填土的高度。

  3)接高时需观测原测杆的高程和接管后测杆的高程,以确定接高的高度。

  4)路堤开始填筑时,注意保护测杆,可采用PVC塑料管和混凝土管进行保护,或采用明显的标识提醒施工人员注意。

  5)对损坏测点和测杆倾斜测点需及时采取措施,如补点和修正观测数据等。

  5.2观测数据整理

  1)表面沉降观测数据整理主要包括:加载记录表、表面沉降观测记录表,及通过整理而得出的沉降观测成果表、沉降速率成果表和沉降盆数据表等;需绘制的曲线主要包括:时间~加载~沉降关系曲线、时间~加载~沉降速率关系曲线等。

  2)根据表面沉降测量结果,计算出各个监测断面、各个沉降测点的填土高度、累计沉降、沉降速率等,进一步绘制出填土高度~时间~累计沉降关系曲线、填土高度~沉降速率~时间关系曲线、时间关系曲线、设计与实际填土高度对比柱状图、沉降盘曲线等。

  3)对于以下路段,应停止路基填筑施工,并加强监测:a.昼夜沉降速率大于10mm/d的路段。b.路基周围有隆起现象或路基开裂的路段。c.监测单位报警的路段。

  4)对以下路段,应放慢填筑速率,加强观测。

  a.昼夜沉降速率虽然小于10mm/d,但加载后沉降速率衰减很慢。b.采用累计填土厚度~累计峰值不排水沉降速率“拐点”分析法判断路堤的稳定性。当各层填土间隔时间较短且比较接近时,可以采用累计填土厚度-累计峰值沉降速率曲线。c.某监测断面某层填土时的不排水沉降速率=该层填土时的峰值沉降速率—该层填土前的沉降速率。d.监测单位报警路段附近的路段。

  5)对于需要停止路基填筑的路段应立即停止加载,并报警通知“软基监控工作小组”,必要时进行卸载或反压。采取措施后仍需进行观测,并且当连续观测3天的沉降在控制值之内、“软基监控工作小组”综合判断同意继续加载后时才能继续加载。

  参考文献:

  [1]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刍议软基路段中沉降观测法的应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qiaojianshe/4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