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发展中出现的许多矛盾和问题,确保发展沿着科学的轨道健康运行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同样为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问题的方法和视角。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院校建设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本文就可持续发展校园的规划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有益于我们的工作。
一、可持续发展校园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核是以人为本,兼顾现实和未来,而“可持续发展校园”的目标与定义,目前尚无统一而权威的说法,基本上还处于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众说纷纭的阶段,如有人称之为“绿色校园”,也有人称之为“生态校园”。从学校园区规划与建设的角度,可持续发展校园的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遍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如校园的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再利用、空气环境的控制等;二是针对校园发展的特点而言,校园规划建设不是一个终极的完整状态,而应在规划之初,就应该使规划呈现一种可增长的、灵活的状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三是理性观与动态观的协调,在校园规划的编制与建设实施中,要将校园的理性、有序与环境有机的融合,形成多样而协调、有机且有弹性的体系。
二、可持续发展校园规划建设的原则
(1)校园建设,可持续。
从特定的意义上讲,学校建设是为了满足未来学校建设和发展对校舍及环境的功能要求,具有鲜明的文化性和学术性。在功能上一定要努力达到多元化、通用化和现代化,这就给校园规划与建设赋予新的内涵,要求校园规划与建设必须具有未来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敏锐的眼光和清醒的估计,超前掌握事物发展的动向和趋势,以全新的思考和工作方法来迎接未来更长远需求的挑战。
(2)资源利用,节约有效。
现代的设计思想、原则,要求遵循3R原则,即Reduce(减少消耗)、Reuse(重复使用)、Recycle(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校园的规划建设要终始如一的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强调设计与生态相结合,减少对自然界和环境的不良影响。要充分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节约用地、适应环境,给学校的发展预留空间,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的各项指标。
(3)交通组织,以人为本。
学校交通组织中,首要的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师生的心理及行为方式研究各种道路组织、形态和层次,创造一个满足校园使用者的物质和精神上要求的校园环境。校园交通组织要减少车流、人流的迂回交叉;改造人行空间单纯的交通功能为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信息联系和情感交流空间,创造安全、舒适的室外活动空间。
(4)校园环境,高品质。
校园环境是展示学校办学理念、文化氛围、对外形象的窗口,是学校物质文化的载体。校园环境建设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校园环境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给广大教职员工以精神营养和潜移默化的熏陶。要赋予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特定环境,体现办学理念与特色,展现大学精神,显现从学校共同的价值选择和历史传统,使教职员工取得认同感,增强凝聚力。
三、营造可持续发展校园的途径
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是重大现实问题,必须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所谓“硬件”就是学校的规划建设与工程技术方面,所谓“软件”部分则是指除“硬件”之外的人文、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措施。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学校校园的规划与建设的实际,可持续发展校园的硬件建设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
(1)整合空间,提升整体功能
统一规划是保证校园建设科学的首要条件,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建设布局,是提升校园整体功能的关键,是确保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基础,要坚持理念统一、空间统一、功能统一等多层次、多角度的统一,采取化整为零、化点为片、化劣为优的原则,整合校园空间。同时,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各院校现有校舍资源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风格,为院校新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在编制新的校园规划编制、优化、细化时,应注意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继承校园的历史特色,沿承校园建筑文脉,做到改造与新建同步,建筑与环境和谐。
(2)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以强化节约、集约、合理使用校园土地为指导思想,科学确定土地利用规划和项目建设规模,注重土地的使用效益。在校园规划建设中要适当控制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既要避免在现有校园内地见缝插针,挤建房屋设施,也要避免建设尺度过大的广场和空间,以创造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时,要加强空余房地产开发利用,打破教学科研保障资源条块分割状况,建立资源授权管理、有偿使用机制,防止资源多占和闲置,缓解供需紧张矛盾。
(3)塑造和谐优美的生态校园空间。
生态环保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形势下,强化生态环保理念尤为重要。要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融入校园建设、打造生态校园,实现环境育人,校园建设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同时,要坚持“以单体项目建设带动环境建设,以环境建设突出人文特色”的建设思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做到“建一个,成一项,配套一片”,实现规划、单体和自然环境的融合,为建设生态化育人型校园奠定基础。要在抓好建筑、道路、景观等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突出抓好软环境建设,营造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弘扬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实现环境育人的综合效益。
(4)保持单体建设建设项目的先进性
校园单体项目建设要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的建设方针,在规划布局、功能设置和设施配套方面应保持先进性。要在校园建设规划控制下,以人为本、科学选点、合理布局,增加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注重完善公共服务空间、营造交流空间,以适应不同活动功能的需要和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给人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以增强校园环境的凝聚力和生命力;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恰当地安排建筑平面布局、空间高度、结构选型、建筑装饰、设备安装等等。要充分利用高科技,实现智能化,以满足院校对信息的快速反应和高质量的服务要求;要充分实现环保、节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还应从光学、声学、人体功能学等探索新的建筑形式,既满足自然规律的要求,又能达到智能和经济的统一。
(5)坚持勤俭建校和资源节约理念。
崇尚节俭,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我军的传家宝。我国是资源能源紧缺国家,学校在加速发展期,资源能源消耗大,坚持资源节约尤为重要。要把艰苦奋斗、勤俭建校理念贯穿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谋划工作考虑资源成本,推进工作注重资源节约,检验工作突出资源效益。要建立节约环保的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能源管理社会化,将水、电、气、暖等逐步纳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建立适合学校特点的“合同能源管理”新模式,通过专业节能服务公司实施节能项目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细化、量化资源节约指标,推行建筑节能新标准,建立并落实节约资源目标责任制,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的考核体系和奖惩激励机制,加快推广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淘汰高能耗、高耗水、高耗材的设施设备;要建设覆盖教学科研设施设备和后勤保障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化保障和精细化管理,避免或减少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乔文国,张莲芬。对当前做好节约型高校校园规划的思考 [J]。中国电力教育,2008(9)下:228-229。
[2]荀平,陈端。节约营区规划造价的有效途径[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6(4):22-24。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的思考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qiaojianshe/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