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现状及其发展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路桥建设发布时间:2012-07-02浏览:

  预应力混凝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迫切要求恢复战争创伤,从西欧迅速发展起来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从理论、材料、工艺到土建工程中的应用,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

  是随着部分预应力概念的逐步成熟,突破了混凝土不能受拉与开裂的约束,大大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目前预应力混凝土已成为国内外土建工程最主要的一种结构材料,而且预应力技术已扩大应用到型钢、砖、石、木等各种结构材料,并用以处理结构设计、施工中用常规技术难以解决的各种疑难问题。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的起步比西欧大约晚10 年,但发展迅速,应用数量庞大。我国近年来在土木工程投资方面、建设规模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在混凝土工程技术、预应力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近来二三十年来,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很快,无论在桥型、跨度以及施工方法与技术方面都有突破性发展,不少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修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文着重从其组成材料和特性上探讨预应力混凝土发展现状及前景。

  1 混凝土

  从我国已建成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来看, 大多都采用40~50 混凝土,进而采用减水剂等添加剂制备塑性混凝土,并发展了泵送混凝土工艺。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加,为减少桥梁结构的自重,混凝土逐渐向高强,轻质方向发展。日本早在70年代采用80 混凝土修建了几座跨径为45 的简支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德国在主跨136 的富林格尔桥上采用了轻质混凝土。我国目前在高强、轻质混凝土方面已经有所成就。如建设中的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 是一座主跨450m 的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由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试验中心研制成功的60 微硅粉高强混凝土首次在该桥主梁浇注使用。作为混凝土的改性材料, 微硅粉高强混凝土具有易浇注、整体密实、长期稳定及强度高等特点,可提高建筑的内在质量,在桥梁建筑市场上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2 钢材及预应力技术

  目前使用的预应力钢材主要有高强钢丝、钢绞线及高强度粗钢筋三大类。桥梁上使用的预应力钢材一直在朝着高强度、低松弛、大直径的方向发展。80 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预

  应力钢材的性能比国际上落后较多,近20 年差距逐渐缩小。预应力钢材的生产过程由于工厂的不断改进而成为性能更好、更经济的材料。为提高效率,近年来,材料强度有所增加,

  但在某些情况下,强度的增长是以降低材料的延性与韧性为代价的。强度较高的预应力钢材,有时会增加氢的应力腐蚀的危险。

  这些不利的特性应予以重视。新型材料如纤维增强塑料,过去主要用于航天和航空工业,现已进入建筑工业。采用这些材料主要由于下列优点:在各种环境下具有耐久和抗腐蚀的特性,重量轻,高强度和无磁性等性能。纤维增强塑料可用作预应力与非预应力材料。这些材料具有线弹性的应力-应变关系,直到拉断。它们的性能与钢筋和预应力钢材性能不同, 还需要采用新的设计方法。

  自从1939 年法国首创式体系与比利时首创体系后,预应力技术实现了从先张到后张的进步,为各种大跨预应力结构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预应力锚具与所锚固的预应力筋相对应,分为粗钢筋锚具、钢丝束锚具及钢绞线锚具3 类。近年来用于钢绞线锚固的群锚体系,被广泛采用。随着质量的不断提高,其锚固性能也越来越好。使用时可根据需要由多根钢绞线组成一束,整束张拉,国内目前已发展到1200。大吨位预应力钢束的采用大大简化了后张拉工艺。对于采用悬浇施工的桥梁,每一循环预应力束数可大大减少,且通过预应力束平弯使锚点位置在断面上的布置固定, 大大节省了穿束、张拉、压浆等工序所用的时间,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另外采用大吨位预应力束,布束容易,经合理选择后可以做到因不易布束而加大结构尺寸,造成材料浪费,可减少繁杂的锚固齿块,便于简化模板,加快工期。

  无粘结预应力筋是指带润滑防锈涂层的后张预应力筋,施工时这种预应力筋可以和普通钢筋一样直接安装在模板中。无粘结预应力筋无需预留孔道,后期穿束,压浆等工序并可节省材料,加快施工进度。因此具有施工简便,施工效率高等优点。但其强度和刚度与相应的有粘结预应力筋相比稍低。从耐久性能看,应对其防锈及认真处理锚具封端。有粘结预应力筋由于压浆工艺问题也存在耐久性问题,预应力管道压浆往往存在压浆不满或不密实等问题,由此可能导致的预应力筋锈蚀问题不容忽视。在我国无粘结预应力筋在大跨径桥梁上的应用正日益增加。无粘结筋因其自身的优点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关于其强度和耐久性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不断完善。

  3 施工工艺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与施工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桥梁的跨径、线型、截面形式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初期大多采用满布支架法施工,其跨度一般在40 以内,且施工周期长,施工用料多。60 年代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引入悬臂施工法以后,预应力连续梁桥得以迅速发展,其跨越能力达200 以上,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悬臂拼装法将大跨桥梁化整为零,施工简便,拼装工期短,速度快,特别对于多跨长联桥(跨度在100 以内)是一种效率高而且经济的施工方法。预应力连续梁的施工方法还有顶推法、移动模架法、逐孔架设法等。近年来由乌克兰的工程师发明的新型预应力技术是介于先张拉法和后张拉法之间的工艺。它是在浇捣混凝土尚未凝固的时候施加预应力,混凝土在压力的情况下固结。施加这种预应力需要用特殊的可滑动的模板及能把压力传给混凝土的装置。它可使同样配筋率情况下梁的承载力提高25%~34%,柱的承载力提高75%,抗裂度不变。该方法已在重达30t 的桥梁结构中使用。

  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问题

  当前国际混凝土结构工程界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问题给予了重视。日本在1995 年神户大阪地震之后,结合混凝土结构(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中的实际表现进行了调查并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其它国家也作了不少研究工作。研究表明预应力结构在地震区是能够应用的,和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样,需要的是合理的设计和施工。采用竖向预应力加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采用竖向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可以提高结构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并在地震之后又能很快的复原。在地震作用下,预制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会发生屈服,产生塑性铰,提高整个结构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而避免损坏,因而具有良好抗震性能。

  5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现状与发展

  为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缓解交通问题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阔,因此应加强提高预应力技术水平的科研工作。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研究相对落后。凭借我们已有的强大队伍,和一些单位在预应力技术推广应用中的创收实力完全可以承担和完成这项重要的科研任务。同时,设计和施工的分离也是影响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迅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成立大型强而有力的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公司,承担重大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并担负新技术开发研究,并做好与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联系,以提高我国的预应力技术水平。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谈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现状及其发展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qiaojianshe/2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