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探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21-08-04浏览:

  摘 要:山阳面花是一项被列入山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美术工艺。但如今山阳面花不但不能给村民带来足够收益,还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风险。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具有便捷性、交互性等特点,把新媒体时代线上、线下传播相融合就可以为山阳面花的发展及乡村振兴寻找新的契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研究法对山阳面花的危机现状、发展路径、山阳县经济振兴与面花这一民间工艺如何利用新媒体环境保护传承做以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民间工艺;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论文

  本文以山阳面花为例,探究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将互联网直播带货、“前店后厂”模式与中国乡村手工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媒介傳播优势带动乡村经济繁荣的同时保留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 山阳面花艺术的形成条件

  陕西位于中国内陆腹地,跨越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是小麦等面食原材料的主要产地之一,天然的地理环境促成了面食在陕西的发展。山阳县位于陕西东南部,地处楚头秦尾,人口杂居十省。由于原先人口流源纷杂,民间美术有土生土长的,也有从外地引入的,经长时间融汇移植嫁接而演绎,便形成了流传至今的“山阳面花”艺术。2008年3月商洛市政府公布山阳面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面花工艺往往是村民利用身边唾手可得的工具,如剪刀、摄子、梳子、竹签等,在短时间内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动物、人物、花、鸟、虫、草造型的工艺食品,因此面花也被称作“面粉的奇迹”。

  二、 山阳面花的现状分析

  山阳面花目前已被列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传承人稀缺等问题,该工艺食品并未完全打通对外销路。下文将根据实地研究法对山阳面花及面花文化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与挑战进行SWOT分析。

  (一)“S”——自身优势

  从外部环境方面来看,近年来我国提倡文化强国战略,支持各种传统文化手工艺走出原先地域,到更广阔的环境中为人所知,面花工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其传播、推广有显著的作用。从其自身特点来看,传统工艺中蕴含了隐性知识。20 世纪英籍匈牙利哲学家、物理化学家迈克尔·波兰尼把知识的类型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知识,主要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另一类为“隐性知识”,是一种未被明确表达的知识[1]。与普遍的手工艺人相同,面花手工艺者的知识体系中大量存在着“隐性知识”,如独特的制作技巧、配方、经验等。而手工艺中的隐性知识正是赋予传统手工业生命力、突显手艺者创造性的关键。任何传统手工艺品都不可能完全复制,在其领域中总有一两家“老字号”,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人群存在是因为其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即一种自己在熟能生巧的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或是行业内竞争者所不知道的诀窍。

  因此隐性知识依附于每一个手工艺者个体,从而使每一种手工艺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象。如山阳县制作面花的手工艺者在面对不同的主题时,会由于自身的经验、个人独特的审美、独家的诀窍制作出雕花精良的面花工艺;在面对同一主题的面花造型时更是会根据个人想法和审美经验呈现出造型各异、纹路分明的面花造型。也正因为面花工艺中隐性知识的存在使面花最终以异彩纷呈、形态各异的景象呈现在人们面前。

  (二)“W”——内部劣势

  从文化传承角度来看,由于传统手工业者通常保有“传男不传女”“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观念和行规限制,了解面花制作流程和技巧的传承人已出现断层,主要传承人屈指可数,而且普遍年龄偏高,从当地政府提供的数据中发现,被列入主要传承人名单的四位老人中年龄最大的已90岁而年龄最小的也已经63岁了。当地对于面花的技艺传承并没有较为规范的渠道,通常是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授,但这一方式具有局限性、转瞬即逝的特点,被传承者无法详细深入地了解更多的技巧知识,同时,又因村民中的大部分青壮年已选择离开村庄外出务工,传承方式的局限性、资源的有限性、传承人稀缺使得面花技术无法得到有效传播。而从经济角度来看,山阳面花虽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对外销路没有完全打通,村民甚至无法靠销售面花获得足够的生活保障,常常面临入不敷出的窘境。面花工艺复杂,获利空间少,蒸制一个面花需要十几个步骤,完整制作一个花馍大概需要四五天,而市场上每个面花的价格仅在100元左右,即便如此复杂的工艺、便宜的价格,不仅不能获取食用者的芳心,反而让越来越多的传承人放弃这份手艺[2]。因此面花艺术在山阳县已成为了一种“夕阳产业”正逐渐被人们遗忘。

  (三)“O”——发展机遇

  面花工艺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许多发展机遇。其中包括:第一,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规划了文化建设,并提出将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民众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民众;第二,脱贫致富一直是近年来党对乡村人群的主要政策,也是国家的战略性政策,如今越来越多的乡镇搭上互联网时代的便车,通过平台直播卖货、配货到家、售后服务的“一条龙”服务,把自己家乡的特色产品售卖到更多更远的地区,既传承了传统风俗文化又获得了比之前更为丰厚的可观收益;第三,以袁家村为例的特色小镇是山阳县发展面花工艺以及其它手工工艺品、食品、特产的学习对象,山阳县可以寻找乡村IP开发特色村,借鉴袁家村一些作坊“前店后厂”式的商业模式,发展面花工艺,甚至开拓属于自己的民俗文化文旅产业链,为面花工艺及其它传统特色提供发展空间。

  (四)“T”——面临挑战

  调查发现,山阳面花传承人稀缺,是面花工艺无法永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口传身授的方式不够规范以及老一代传承人固有的思维限制以外,学习面花技艺耗时长、投入多、回报少的困境让一部分手艺者宁可让子女外出务工,也不愿意后代继承其衣钵。新媒体的环境下,如何传承面花技艺,寻找更多的传承者是一项挑战。同时,山阳县应兼顾线上和线下的运营,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山阳面花IP,在拓展面花产业以及开发山阳特色文化小镇的同时寻找适合山阳县的路径。

  推荐阅读: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效机制研究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探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21/0804/58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