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21-08-03浏览:次
摘要:考古发现的秦汉关中地区水井,根据井口和井壁的形状特征,可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类型;按井圈的有无及其材质特征,可分为土井、陶圈井、砖井和复合井等。由于关中地区是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稠密,生产与生活用水量均较大,故水井主要分布在西安、咸阳和宝鸡等地区的宫殿区、离宫别馆、以及冶铁、制陶、铸币等手工业作坊区。此外,水井还承担着重要的仪礼功能,咸阳帝陵等礼仪场所也发现了较多的水井。秦汉时期关中水利工程发达,农业灌溉主要依靠地表水灌溉,故暂没有发现用于灌溉的水井。秦汉关中地区所发现的水井地域分布存在差异,与关中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冶铁、制陶等手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秦汉;关中地区;水井;地域分布;井灌
秦汉时期,水井作为获取地下水资源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本文拟在系统梳理考古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记载,对秦汉关中地区水井的类型特征、地域分布特征与成因,以及农业生产中井灌不发达的原因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一、秦汉关中地区水井类型与特征
历史时期水井的类型及其演变规律,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徐中舒认为水井形制由方井向圆井,土井向陶井和砖井过渡①。刘诗中认为中国古代水井形制的发展趋势是从土井到木井、陶井和砖井②。黄渭金把长江下游地区水井形制分为木构方形浅井、圆形或椭圆形浅井,竹箍苇编浅井和木筒浅井,黄河中下游地区分为圆形或椭圆形深井、木构圆形深井和木构方形深井等③。王涛根据水井构造技术方法,将其分为竖穴型土构井和加固型木构井等④。这些成果对于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水井主要由井口、井壁和井底组成。根据水井井口和井壁的形状特征,可以将考古发現的秦汉关中地区水井划分为圆形井和方形井。
圆形井。井口呈圆形或椭圆形,井壁倾斜,井底基本为平底。汉长安城长乐宫六号建筑遗址的圆形水井口径1.4米、底径1米、深8.3米。井底平坦,生土底,井壁分段砌筑扇形砖⑤。
方形井。在汉长安城长乐宫四号建筑遗址发现水井一口。井口近方,南北约1.3米、东西0.9米、深4.3米。井口周围砌砖,形成长方形井台,南北2.5米、东西2米⑥。
根据水井井圈材质的有无及特征,目前考古发现的秦汉关中地区水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土井。土井一般是土中挖井,井壁没有任何加固设施。土井是水井的最早形式,虽然井壁不牢,但施工简易,所以秦汉时期仍然普遍存在。由于原高土厚,关中地区土井比较深,井壁两侧多有脚窝。陕西凤翔南古城村遗址发现的水井,井壁坚硬光滑,东西两面有对称的脚窝,窝距20—35厘米,井口至水面深5.8米⑦。
陶井。陶井由土井发展而来。制陶技术的发明使用,使陶制器皿的种类扩大,丰富了先民的定居生活,同时亦为先民的定居生活提供了建筑材料。陶井圈因刚度及耐久性较好,取材亦较容易,因此陶井普遍流行于我国春秋战国至汉代。杨宽认为,大体上战国时代的“陶井圈”高而径小,西汉时期的“陶井圈”矮而径大⑧。陶井的建造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陶圈在已挖好的土井中叠筑起来,另一种是在挖井的过程中,随着井穴的挖深,逐渐在上面叠筑新的井圈,直至井挖好为止。眉县成山宫遗址发现两眼陶井,井圈直径1.2米、高0.38米、厚0.02米,外饰竖向绳纹,内饰麻布纹⑨。
砖井。秦汉时期,发明了以长方形砖为主的小型砖,且规格趋向统一,小型砖均是实心,呈长方形或正方形,长度为20—30多厘米,长宽厚的比例为4∶2∶1。小型砖被用于水井砌壁,出现了砖井。砖井井壁规整,砌筑讲究,规格较高,井水更为清洁。汉长安城未央宫三号建筑遗址发现的水井,井深约7米左右,井台砖砌,水井口径0.87米,井壁用扇形砖券筑⑩。
复合井。复合井的井圈不是由单一的一种材料做成,大多是陶瓦结合、陶砖结合等砌成的水井。秦汉关中地区发现的复合井主要有:汉长安城未央宫椒房殿遗址的上砖下陶圈水井,深8.3米,其中上部7米用砖券筑,下部放4节陶井圈至井底{11}。
水井作为人类发明的供水系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和凿井技术的创新,中国古代水井形制由方形井到圆形井,井圈材质由无井圈的土井到陶圈井、砖券井和复合井。随着人类的实践,圆形井被发现是最合理、最节省材料的,具有几何力学上的许多优点:挖井取土工程量小,井壁承压力强,且容水量大。井圈的使用,既为了防止井壁坍塌又可使井水清洁,有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
二、秦汉关中地区水井的地域分布特征
秦汉关中地区水井数量众多,分布较广。通过对考古发现的秦汉关中地区水井资料的系统整理(参见表1),我们归纳了秦汉关中地区的水井地域分布情况,水井主要集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的未央区、阎良区、临潼区、高陵区和西咸新区;咸阳市渭城区、秦都区和杨陵区;宝鸡市凤翔区、麟游县、眉县和千阳县;渭南市代管的韩城市和华阴市等。从上述地区考古发现的水井来看,主要聚集分布在西安、咸阳、宝鸡和渭南等地区。由此,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水井的地域分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首先,西安、咸阳和宝鸡等地的秦汉宫殿区、官署区、离宫别馆和皇室陵区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水井,但在汉长安城的平民住宅区发现的水井较少。在这些地区发现的秦汉水井遗迹主要有:西安市汉长安城长乐宫遗址、未央宫椒房殿遗址、中央官署遗址、少府所属的宫殿建筑遗址、未央宫西南角楼遗址、桂宫遗址,北宫一号遗址、西安西郊汉代建筑遗址(明堂)、临潼区秦始皇陵区、鱼池遗址、秦始皇陵西侧“骊山飤官”遗址、阿房宫遗址、宝鸡市凤翔区秦雍城遗址、凤翔区南古城村遗址、眉县成山宫遗址、眉县赵家庄遗址、千阳县尚家岭遗址、汉平陵遗址和汉阳陵“罗经石”遗址等。
推荐阅读:3D打印技术在考古应用的论文文献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秦汉关中地区水井及相关问题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21/0803/58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