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21-07-07浏览:次
摘要: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是高校图书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历程,形成并展现着图书馆的精神、特质及底蕴。对国外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内涵和意蕴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能够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建筑规划设计和图书馆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照。通过回顾国外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的历史变迁,分析了国外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的选择路向,解读了国外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的意蕴及内涵,并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外部意蕴和内部意蕴进行了深刻反思。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内涵表达
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是高校图书馆文化的重要组成和载体,承担着图书馆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对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起到支撑、辐射和引领的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建筑不仅具有实用美观等建筑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其建筑设计和风格中也蕴含了深厚的意蕴。在国外,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凝聚和汇集了高校文化和图书馆文化,以其特有的建筑设计风格和空间布局彰显着图书馆的精神、特质和底蕴。国外高校图书馆十分重视人文环境和精神的塑造及培养,其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设计思路体现着图书馆的理念、文化和价值等内容。因此,对国外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内涵和意蕴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能够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建筑规划设计和图书馆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图书馆建筑已经开展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丰富的研究成果[1],但有关图书馆建筑文化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对其文化意蕴的解读也较少。有鉴于此,本文将对国外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进行专门研究,希望能有所裨益。
1 国外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的历史变迁
集中体现图书馆建筑文化理念,书写着不同历史时期图书馆的制度、精神及价值。总的来说,国外高校图书馆历经了哥特式——古典主义——新经典复兴——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本文将对这几种建筑风格逐一进行梳理。
1.1 哥特式建筑风格时期
中世纪早期,高校图书馆尚未拥有独立的建筑空间,书刊的收藏和借阅活动主要在私人住宅、教堂、修道院及其他公共场合中进行,如巴黎大学图书馆和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图书馆等[2]。13世纪初,英国牛津大学以及博洛尼亚大学的整体搬迁,形成了早期高校图书馆建筑风格。在文艺复兴思想冲击下,中世纪后期高校图书馆建筑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学院化风格,并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凸显出其在城市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类图书馆建筑主要以哥特式风格为主,还沿用了修道院的设计和布局。该风格的主要特点在于: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予以整个建筑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室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其中典型的代表如13世纪修建的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图书馆、15世纪修建的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及阿伯丁大学图书馆等[3]。
1.2 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时期
在随后的16世纪到18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逐渐被国外高校图书馆所摈弃,转而引入了巴洛克式建筑风格,这类建筑风格倡导开放、包容的理念,突出关键景点和层次鲜明的结构布局。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著名的建筑师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Christopher Wren)为剑桥大学设计的图书馆,成为首个古典主义风格的图书馆建筑,并被作为典型案例引入到了其他高校圖书馆的建筑设计中。在其建筑理念的影响下,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等世界级建筑师纷纷仿效。与此同时,在受到重新定义教育使命和独立思想的冲击下,来自英格兰的新美国人们正在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新殖民地,他们将独栋的建筑置于空旷的开阔地上,并设计出独具特色的空间布局,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早期的耶鲁大学图书馆、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和布朗大学图书馆等[4]。
1.3 新经典复兴建筑风格时期
从19世纪开始,在经济转型、社会变革和政局动乱的影响下,国外高校图书馆建筑风格逐渐表现出追求恢弘大气和时尚多元的特征。在希腊复兴主义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开始日益强调自身的历史内涵,并追求高贵和永恒的精神,因此出现了大量融入了浓厚历史感和年代感的新经典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这个时期的高校图书馆建筑主要以新希腊风格为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伦敦大学图书馆、芬兰的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及后来在全球盛行的哥特式复兴建筑,如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图书馆、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等;19世纪末,学院派的哥特风格建筑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建筑的主流,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匹兹堡大学图书馆等都采用了这种建筑风格[5]。大气磅礴的建筑代表了高校图书馆和高校不断提升的社会地位和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4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时期
二战结束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建筑开始走向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具有鲜明的特征:棱角分明、布局合理和使用平和,要求在建筑设计中体现现代感和创新进取的精神,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图书馆和黑山学院图书馆等[6]。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和建筑教育家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设计的图书馆可谓是经典之作。它以永恒的姿态向人们宣示:图书馆建筑必须要从高校和图书馆的传统中解放出来,不能刻意沿袭和模仿古建筑风格,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寻求突破和创新。
1.5 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时期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始摈弃了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因为他们认为现代主义建筑缺乏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形式也过于单调。因此,这一时期的高校图书馆建筑风格又开始回顾过去,对强调历史感和年代感的后现代建筑表现出强烈兴趣。后现代主义建筑从历史建筑设计中吸收有益的设计经验和经典样式,在现代建筑中融合并体现出来,高校图书馆建筑再一次将目光放在了开阔场地、秩序重构以及人体参数上面。该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有:著名建筑设计师罗伯特·凡特利(Robert Venturi)对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的改造及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等,这些图书馆建筑都呈现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建筑风格的重要转向[7]。
推荐阅读:图书馆电子化相关论文引用文献有哪些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国外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内涵表达及其启示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21/0707/58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