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21-06-17浏览:次
[摘 要]近年来,南宁三中创新性实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构了“五融入”校本课程模式和“经典品读、名师引导、实践养成、内生升华”育人模式,形成了“品读—引导—实践—内生”文化育人理论架构。
[关键词]普通高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融入”;校本课程
一、 背景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助力我们坚定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突出德育的时代性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有的普通高中在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方法上亟待创新
在新时代教育再出发的新起点,面对西方思潮影响和文化渗透,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把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根”培得更茁壮、“魂”铸得更牢固,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教师需要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是:如何适应新时代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红色文化基因、学校历史文化基因相融合,培育时代新人。
二、主要做法
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们牢牢把握住一个目标:以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高度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强烈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学校着力解决以下主要问题:如何丰富新时代下南宁三中“真·爱”教育思想的内涵;如何完善包含经典品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在内的新时代下南宁三中“真·爱”课程体系;怎样建构新时代下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育人模式;解决如何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问题,探寻培育时代新人的实施路径。
(一)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五融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制度建设、课堂教学、思政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五环节
1.重视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融入制度建设
2013年5月,学校制定了《南宁市第三中学“真·爱”课程实施方案》,凸显中华优秀经典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创新教育四门课程的核心地位,明确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确定有序化、系统化的实施方案。2014年,学校制定并颁布《南宁市第三中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方案》,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实施。
2.重视经典品读,依托名师引导,融入课堂教学
2013年,学校提出了“经典品读、名师引导、实践养成、内生升华”的文化育人思路,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南宁文物与考古”等55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学校制定国学经典分类遴选的标尺,设计了三段国学经典诵读序列校本教材,安排经典诵读入课表,形成了以“读、诵、写、品、演”为基本路徑的“国学经典浸润”样式,构建全息浸润式的国学经典教育课程。通过“宽度”上的拓展和“深度”上的雕琢,学校进一步厚植学生成长的精神底色,邀请了众多名家名师进校园或传授经典,或讲述红色文化和中国崛起的故事。学校通过名家名师对经典内涵的解读,助力学生感受经典、亲近经典、喜爱经典、传承经典,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目前累计举办报告数十场,聆听学生50000人次以上。
3.重视学科育人,改进教学评价,融入思政教育
学校推进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注重发挥学科课堂和班会课的主阵地作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阵地,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多维价值功能,实现引大道、启大智。先在语文组、历史组开展“课程思政”探索实践,总结“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经验后辐射到其他学科,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儿”,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教学评价方面,学校探索改变传统仅重视知识、能力和学科素养评价的不足,在校内优质课和示范课的课程目标、内容设计等评价环节增加思政评价指标。
4.挖掘中国元素,丰富特色课程,融入校园文化
学校实施校园文化“113”工程,把高雅艺术引入校园,通过开展“1项目”(文化能力提升项目,包括文化主题论坛、专题讲座、文化沙龙、工作坊等),举办“1节”(体育文化节)、“3赛”(课本剧大赛、经典诵读比赛、经典诗词书法比赛),形成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风尚和新路径。仅以“3赛”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已举办30余场,师生参演人数超过7000人次,观众累计超过12000人次。
5.弘扬中华美德,传承红色基因,融入社会实践
学校制定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假期实践以志愿服务、美德践行为主题开展学雷锋、家风家史调研、基地研学、国学小课堂活动。学校开设红色经典微型课程,有效开展红色体验式教学,通过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教学、进专题教学、进主题活动、进社会实践等途径,打造以弘扬“红色文化”为核心的南宁三中“保国爱生”爱国主义文化教育体系。学校开创“百色红色研学之旅”等6条研学精品线路,以“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开设讲座数十场,创建了浓郁的学习红色文化氛围,用红色文化浸润青少年的心灵。本阶段学校共开设红色文化课程900多节次,参加社会实践300多场次,形成社会实践报告6000多篇,校园主题活动200多场次,学生参加征文评比活动获奖300多人次。
推荐阅读: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21/0617/5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