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医学人文道德教育模式的探析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21-06-09浏览:

  [摘要] 医学人文道德教育是新时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我国倡导健康中国新战略的背景下,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民众对物质需求已逐渐转变为思想、精神和身心上的追求。在全球互通互融的大环境中,我国进一步提升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特别是医务人员在大灾大难面前没有退缩,而是奋不顾身、义无反顾的冲向前线,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医者人道主义精神,在保卫人民生命健康事业中做出重大贡献。广大医务工作者所展现出的家国情怀、职业操守,是践行着医者仁心的神圣使命与责任担当,这种大无畏精神无疑成为新时代医学生人文道德教育的生动案例和珍贵教材。为此,本文将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医学人文道德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 新时代;医学;人文道德;教育模式

人文道德论文

  黨的十九大,习近平同志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新形势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任务,为此我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态势[1]。在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冲击着大学校园时,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问题、新冲击、新压力、新挑战[2]。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如何培育医学生良好人文道德,是当前医学高校构思的重大课题。人文道德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医疗体系改革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3]。医学高校对人文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相适应的医学人才,同时要塑造医学生坚守不渝的医学职业道德,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1 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素质要求

  1.1 人文道德教育必要性

  人文道德教育是以社会的发展需求作为目标,以人的发展规律构建教育体系,加强学生人文道德教育,是提升学生人文思想底蕴,使之信念坚定,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正之风,重塑形象,是推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新时代对医学人才的人文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21世纪的医学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进步有多快,其整个国家的进步就会有多快,高素质人才储备是整个国家进步最根本的资源。

  1.2 医学人才培养新要求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就提出来的教育改革主旋律便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21世纪的新时代是医学高速发展的时代,是医学教育深化改革的时代[5]。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改变,我国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已由单纯的医学知识的掌握转变到能力的全面发展,再转变到人与人相处的艺术。许多国家在对未来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上,提出只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是合格的医学人才,这对医学生在道德层面,知识水平,体魄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随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提高。

  1.3 医学人文道德重要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的奋斗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最能直观体现精神文明的建设成果,最能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和谐社会的温暖。为此,加强人文道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医疗人才的首要条件。正确地把握医学科学的发展方向,培养高素质医疗人才已成为世界医学教育领域的共识[6-7]。医学人才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生产力,是办好人民满意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基础。

  2 社会发展与医学人文道德教育

  医学人文道德教育是新时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爱和尊重生命是医学人文道德的核心内容。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培养既有仁者情怀又德才兼备的医学高素质人才,是新时代医学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这种背景下可以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增加学生对外交流,对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积极作用。新时代已趋于多元化和全球化,树立正确的医学人文道德品质,这直接影响了青年医学生道德素质和价值观的健康发展[8]。“以人为本”是医学人文道德教育的立足点,也是医学人文道德教育的核心,培养高尚医学人文道德是贯穿于医学生学习和工作的整个过程。新时代培育高尚医学人文道德价值观,需要医学生牢牢把握人文道德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明确医学人文道德教育的思想优势,进一步优化医学人文道德教育新模式。

  3 传统医学人文道德教学存在问题

  当前,许多高校人文道德教育还是以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由专职人文教师或部门行政老师组成。这使得各部门老师在人文教学中具有一定交叉性,同时呈现出广泛性和多元性,充分发挥不同教育教学的作用[9]。但是,傳统的人文道德教育模式也出现缺乏新颖性,内容较为陈旧,不够生动活跃,仅仅局限于教师单方面灌输式授课,学生未能积极参与交流。灌输式教育存在着诸多弊端,只能简单的灌输某些人文道德知识,而无法解决人文道德情感、信念和行为等更为深层的人文含义。同时,老师把知识的灌输当作完成教学任务,授课内容又局限于书本并忽略了临床实际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未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程结束后的考核中,以基础理论的笔试考核为主,形成了以老师因考试而教学,学生以考试而学习的风气,最终学生在完成了学习和考试之后却并没有接受到人文道德的内涵和精髓。

  医学人文道德在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已得到业内认同,许多高校也做了大量努力和实践,但仍然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办学倾向。当前我国医学高校中,人文社会学科相对边缘化,医学人文学科建设支持力度和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并缺乏有效的经费支撑和人员培训[10-11]。同时存在人文课程设置不均衡、不协调,课程较少学时不足,并多作为低年级或本科生的选修课程,而医学人文道德教育需贯穿医学生培养全程。因此,为适应新时代对医学生培养的需要,高等院校急需改革人文道德教育模式,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

  4 医学人文道德教育新模式

  4.1 新时代医学人文道德教育模式

  传统课堂授课仍是医学人文道德教育的主要授课方式,同时要不断延伸其教育空间,将课程安排在校内校外,发挥网络线上线下学习新模式。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需渗透人文道德教育主题,做到时时有人文,处处有人文。增强人文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学生学习过程的获得感、满足感是人文道德教育改革的重心。人文道德理念强调教育路径、教育载体、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发挥人文道德课程育人作用,从多层面、多角度形成教育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12]。

  4.2 积极探索新时代互联网教育模式

  新时代互联网交流平台在人文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极大丰富了人文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及传媒载体(微博、微信平台等)[13]。人文道德教育平台的构建进一步强化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其融入医学生日常生活。对于医学人文道德教育,医学高校要时刻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动向,树立全员医德意识,创新高校互联网文化教育,突出学生的人文道德主题地位,在开展互联网文化教育时要把握互联网文化教育内容,积极运用互联网发展的最新成果,主动增强互联网人文道德教育的权威性。建设一批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人文道德模范网站,用正确健康积极的人文思想占领互联网阵地,科学地引导医学生学习人文道德。

  4.3 传统模式向交流模式转变

  传统的医学人文道德教育将“循规蹈矩”“老实听话”等模式向学生进行单向灌输,被动的学习方式制约了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失去了对事物的思考[14]。因此,僵化的人文道德教学模式急需进行改革,医学人文道德教育应由单向灌输向学生与老师双向交流模式转变,以培养学生辨证思考的能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形成医学人文道德教育主客体双向互动的良好趋势,同时,医学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新时代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医学人文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优势显著,与传统的课堂听讲、阅读等被动学习方式比较,讨论、实践等主动学习方式的内容留存率大大提升,分别达到50%、75%[15]。显然,高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效果更好,人文道德教学早已突破理论课堂的局限,发展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

  推荐阅读:与人文素质有关的期刊有哪些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新时代医学人文道德教育模式的探析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21/0609/57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