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21-02-20浏览:次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研究中的不当应用导致人的主体性缺失,具体体现为:研究者产生技术迷恋,人在教育研究的表达中“失语”,不同教育研究者的研究结论“似曾相识”。教育研究的主体性缺失产生了不良后果,即研究成果创新性不足、缺乏对教育内部差异的关照、算法歧视产生教育不公。教育研究主体性缺失跟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决定论思潮,唯科学主义立场及教育研究者对“主观性”的误解有关系。通过确认理智的技术观,树立实践观点的教育研究思维方式,倡导教育研究中人机共生等方式实现教育研究主体性的回归。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研究的主体性;技术乐观主义;唯科学主义;人机共生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日益普遍,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教育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客观性,教育研究的质量显著提升。然而,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不当及过度应用,也导致教育研究中人的主体性缺失,因此,有必要反思人的主体性的技术替代。
一、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研究主体性缺失的表现
研究者将智能技术应用在教育研究领域,通过智能软件分析教育数据得出研究结论,并将分析结果“客观地”呈现出来,导致人的主体性缺失,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育研究者对技术过分迷恋和依赖
技术进步及其带来的成就,很容易让人陷入“技术万能”的迷信。有研究者认为,之所以人们不承认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不承认教育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原因在于教育研究掺杂了个人价值观和情感,对同一个教育问题的研究有多种观点,以至于“谁说谁有理”,这不符合自然科学“标准一致、结论唯一”的研究准则。而“价值无涉”的科学技术被看作是拯救教育学科的一剂良药,技术无关情感和态度,只受已设定的程序的支配,因此,不少人认为技术是剥离人的价值观念的法宝,通过智能技术研究教育问题可以摒弃人的主观和偏见,保证教育研究的客观性。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不少研究者对技术产生迷恋,将教育科学研究完全寄托于数据分析技术,自身则置于研究过程之外。
在研究过程中,教育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获取相关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赋值或编码,将收集的材料转化为数字符号输入智能分析软件,进而得出结论。甚至有的分析软件并不需要人们将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处理,直接把文字资料导入软件。可见,软件分析工具在进行实质上的数据资料处理,而所谓的教育研究者不过是机器的助理。
(二)研究者在教育研究表达中“失语”
教育科学研究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描绘一种教育现象或说明某种教育表征,但是研究者不能因此而让渡其主体地位。教育研究者为了追求研究的“科学性”与“客观性”,主动站在研究场域之外,试图让分析数据代替自己表达观点,让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这导致教育研究者的“失语”。
从教育研究的本质来看, “教育研究是关于人们开展教育活动的依据、有效性及合理性的研究。它与自然科学研究有很大差异,后者只是对现象进行描述和说明,找出某种相关关系,而教育研究则是指向如何办好教育,它具有价值倾向性”[1]。“教育研究既要呈现是何,又要解释为何,还要讲出如何,包含现实、价值和行动三个方面”[2]。因此,开展教育研究离不开对价值的选择和表达。但当前,在教育研究中由技术代替人发声,研究者不表达任何观念被视为客观、科学的研究态度。
从教育研究的过程来看,研究者的“失语”还体现在没有创造性地利用既有理论、没有创新性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没有独特性地处理教育研究的对象等方面。借助于技术开展教育研究,大都遵循着相同的模式,即将教育素材编码或者直接输入分析工具,没有对既有研究成果的创造性利用,也没有对研究过程的创新性设计,难以产生能体现研究者价值观念的研究成果。
(三)不同教育研究者的研究结论“似曾相识”
运用技术分析手段对搜集到的教育资料进行处理,这是描述教育事实的过程,由于教育研究者主体性的缺失,这样的“事实”不管用哪一种分析工具,都会产生类似的研究成果。所以,技术应用导致不同教育研究者在研究同一个问题得出“似曾相识”的结论,有的人把它看做是教育研究科学性的体现。
实际上,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于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才是科学的研究态度。“历史资料是既定事实,不会发生变化,但对史料的解读则因人而异”[3]。历史学的研究需要基本史料,但更需要历史学家对史料的进一步阐发,否则史料只是一堆无生命的资料。教育学与历史学类似,对于同一个教育现象,秉持不同哲学观、价值观的人对它的解释可能不一样,这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而人的主体性缺失也让这种能动性被遮蔽了。
教育是一种人的精神活动的外化,教育问题包含价值问题,研究教育问题既要研究事实也要研究价值。我们可以借用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教育事实,但是却不能用于研究教育价值问题,尤其是不能将教育价值问题表现为冷冰冰的数字。人工智能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但是这种“思考”不能与人类智能的“思考”相提并论,充其量称之为“计算”。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赋值与量化、禁锢与强求、抽离与虚拟等方式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教育问题进行规约[4],将价值问题排除在外,追求教育研究的确定性,最终导致人工智能只关注教育事实,而对于既定的事实,不管哪种分析技术都会得到相似的结论。
二、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研究主体性缺失的后果
技术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当机器代替了人的主体性,教育研究在目的上缺乏创新,失去科学研究的灵活;在过程中缺乏对特殊研究对象的关照;在结论上形成刻板印象,导致教育不公。
(一)教育研究成果的創新性不足
教育研究是人认识教育世界的过程,这种认识是以人的本质的实践性为出发点,即人在认识教育世界中要树立主体自我意识,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但是当人工智能介入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各领域,人与物的关系从传统的恒静态转向准静态[5],在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 “人”在创造中的主体性被消解,与此同时,智能技术又缺乏创造性,导致人工智能参与的教育研究创新性不足。
推荐阅读:收录人工智能方面论文的sci期刊有哪些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研究的主体性缺失与回归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21/0220/55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