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20-08-08浏览:

  摘要:随着体验式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乡村旅游的体验性。本文从体验的角度入手,以重庆南部的南川市大观镇乡村旅游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基于“农耕生活方式”,进行农耕体验内容设计。结合体验内容的设计,在“CDTA”体验模型的指导下进行景观体验空间和区域的打造,以期为从体验的角度进行的乡村旅游区规划和设计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乡村旅游规划;农耕生活方式;体验式景观设计;大观镇

旅游管理论文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张,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因生活的忙碌而渴望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乡村旅游近几年来发展得如火如荼。人的亲生性①决定了人对自然的向往。乡村旅游能为人提供一种不同于城市生活的乡村生活及对自然环境的体验,而“体验”则是打造乡村旅游区的关键。

  1有关乡村旅游体验式设计内容和理论依据的概述

  现代汉语词典对“体验”一词的解释为“亲自处于某种环境而产生认识”。其中,身体和心理层面上产生的“认识”是目的,而对“某种环境”的构建则是产生“认识”的关键。基于此,体验式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任务,便是通过对体验内容和体验空间的设计,实现对“环境”的打造,使人在空间环境中产生互动,从而实现对环境内容的感知。

  体验内容设计关注人在场地中的内容体验,是基础。乡村旅游的核心词是“乡村”,因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的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是体验式设计的重要依据。

  体验空间设计则关注人在场地中的空间体验,是载体。好的体验空间能通过激活人的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以及推进身体在空间中的参与和互动,使人对体验内容产生物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感知,从而产生内心情感的共鸣,促进游者对体验内容的感悟[1]。

  “CDTA”是由凯文·思韦茨与伊恩·西姆金斯组建的团队,在实地空间观察和分析人在场所和空间中的体验的基础上,结合诺伯格·舒尔茨、克里斯托夫、亚历山大、凯文·林奇等前人有关空间现象学的理论提出的一个空间体验模型。这个模型最大的贡献是将场所感知过程中的体验维度和空间维度联结起来。它提供了一个基本结构,为以体验为核心的空间规划和设计提供可视化的研究方法和设计依据。

  2基于农耕生活方式和“CDTA”的南川大观乡村旅游中心区的体验式景观设计②

  2.1南川大观乡村旅游中心区的概况

  基地位于重庆南部的南川市大观镇,占地面积12.5公顷。山地地形中间高,四周低,地形高差70余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场地植物茂盛,有著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乡村景观风貌;农业资源富集,有着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近年来伴随着重庆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热潮,该基地作为大观镇的旅游门户,是连接乡村旅游区的重要据点。

  2.2基于农耕生活方式的体验类型和内容的设计

  2.2.1传统农耕生活方式的概述

  传统农耕的生活方式是人们在几千年农耕社会中受地域条件和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体系[2]。因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的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是乡村旅游区体验设计的重要内容。

  这些生活方式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从广义层面上来说,指在农耕时代一切生活活动的典型方式和特征的总和,如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等等。具体包括按照自然节律和农业生产周期形成了“二十四节气”文化,有关农业种植的诗歌及在农耕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节日和风俗习惯等。从狭义层面来说,包括农耕时代人们的制衣、穿衣方式,食物的烹饪和食用方式,住所的建造与居住方式,生态的出行方式,以及娱乐的方式等等[3]。

  推荐阅读:旅游经济与区域文化的协调互动分析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基于体验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20/0808/5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