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20-07-31浏览:次
[摘 要] 高校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阵地。文章在课程思政视角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课程从宏观到微观三个层次的创新融合路径与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性、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融合机制
[基金项目] 2015年度桂林旅游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缺失与重建—‘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信仰危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创新研究”(2015YB09);2017年度桂林旅游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改革项目“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视角的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2017JGB022);2020年度桂林旅游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2020XJKC006)
[作者简介] 谭燕瑜(1983—),女,广西贵港人,桂林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与管理;唐凡茗(1978—),女,广西桂林人,硕士,桂林旅游学院教授(通信作者),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与管理;赵志恒(1985—),山东菏泽人,桂林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当代社会。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6-0067-03 [收稿日期] 2020-02-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课程思政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型教学理念,为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创新性、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提出了新的思路与载体。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教学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保证专业教学效果的思想性和方向性
高校对大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用主流的价值观进行有意识地引领和导向,以此提升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激励大学生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不懈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不同层面提出了价值准则和基本要求,这与专业课程育人的理念是一脉相承、天然融合的。在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下,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二者的重要“契合点”。课程思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课程思政内容的首要选择。
(二)提升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灵活性和实效性
据相关调查表明,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高于熟识度,说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接触面不广、体验不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更多依赖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且带有一定的说教和应试性质,很难使大学生真懂、真信、真行。创新性地在专业课堂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教育,从而避免纯粹的说教,以此提升教育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更容易被学生认知、认同和接受,从而起到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曾强调,“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1]在多元化、复杂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分析判断能力弱,难免会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帮助在校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责任感的层面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实现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高校专业课教学的理性审视,发现在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着专业知识传授与德育教育相脱节、专业教师育人意识淡薄、德育方法欠缺等不足之处。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在专业课中如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提出明确的意见和要求。大部分高校专业课偏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理想与信念的引领。专业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解片面化、狭隘化,误以与专业教育毫不相干。虽然这种现象并不普遍,但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有些专业教师虽有自觉融入的自觉性,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和指导,也难以提升其实效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教育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融入专业教育是一项既紧迫又需要系统谋划的长期工程。既要有顶层设计,也要有具体的落实制度;既要有监督机制,也要有激励措施。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贯通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载体等全方位和多层次的融入路径,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教学融合的长效性和实效性。
(一)宏观层面:注重顶层设计,构建融入制度与评价机制
1.重视意识引领和制度建设。高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教育的指导意见和相关制度,使这项工作具体化、规范化、可操作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义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整体目标规划和具体培养方案中,加强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培训,使广大教师在意识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
2.开展全员、全方位的宣传动员。要深入持久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需要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注重校园环境氛围对大学生的无形渗透和潜移默化影响。通过校园文化的营造,为学生搭建起认知、感受、交流、思考、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和氛围,从而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对专业知识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推荐阅读:思政方面的论文在哪些CSSCI发表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创新机制与方法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20/0731/5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