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20-06-30浏览:次
摘 要: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一个历史时间段上不同流派基于当时的历史社会现实下对于马克思主义来作出的不同解释和说明,以期用之对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阐述来实现自己流派的理想和蓝图。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得到大力的提升。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世界带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推进“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由自由主义向垄断主义过渡。机器化大生产、资本高度集中、对外扩张、阶级矛盾对立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西方马克思”最初以共产国际内部“左”的一股思潮出现。“一战”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人文遭到战争的摧残,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固有的矛盾更加尖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为西方正遭受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无产阶级和穷苦百姓的救命稻草,然而匈牙利、德国等国内的反抗资本主义统治的革命相继付诸东流,国际共产国际和列宁受到否定和批判。“左”的思潮主张批判的从马克思的思想中去寻找革命的方法和途径而不是机械的解释应用马克思。1923年匈牙利的共产党人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被视作这股思潮的潮头。1930年在柯尔施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中称自己和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western Marxism)[1]。
關键词:西方马克思;马尔库塞;阶级;解放;自由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俄国革命取得胜利,中西欧革命遭遇失败之际,卢卡奇、柯尔施等人在革命失败之中努力探索失败的原因,并主张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新阐述和理解,以寻求正确的道路和方法,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现无产阶级的理想蓝图和目标。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由自由主义向垄断主义过渡。在欧美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助推,社会化大生产进一步扩大化,加剧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和贫苦百姓的压迫;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资源的巨大需求使资本对外扩张和海外掠夺显得更为迫切,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抢夺和劳动力的贩卖变得常态化;科技的进步使得无产阶级和工人逐渐加入经济组织和企业的管理者,资产阶级的威逼利诱使得无产阶级开始分化,使得无产阶级和一些最初的革命力量的阶级意识和革命意识开始模糊抑或陷入低潮的两难境地。伯恩斯坦典型的修正主义,对暂时发展的资本主义的现状做出了反常的“合理解释”,看到资本主义区间化瞬时化的繁荣,却把这种暂时的稳定作为改变无产阶级初心革命的借口和理由。与此截然相反的苏联,在列宁的领导下,对苏联社会现状和世界趋势的客观考究下,决定用武装暴力的革命方式来取得无产阶级政权,“十月革命”的成功为欧洲处于革命低谷的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作出了明确的示范。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匈牙利、奥地利等国相继发动革命和反对资本主义的暴力斗争,但是都已失败告终。在失败后马克思主义者们对马克思的正统思想提出了质疑和非论,对马克思的《资本论》进行对冲与矛盾判断。就在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处于一种迷茫踟蹰不前的状态下,哪一种学说流派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及怎样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本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的情况下,以卢卡奇和柯尔施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全新的理解,由此卢卡奇和柯尔施也被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起航者,直到1955年梅劳一庞在《辩证法的历险》中,在强调“西方”与地属中亚的苏联列宁的马克思主义作对立时结合卢卡奇1922年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的这股思潮称之为“西方马克思主义”[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一方面是以卢森堡为代表的主张以人民群众为基座,主张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和具有广泛的民主的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是以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注重人的自由和幸福的解放为特点的哲学思想渊源。
在当时多维的社会状况下,各种阶级意识和革命斗争相冲突,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也呈现出多样化。大致包括六个主要派别思想。以卢卡奇和柯尔施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奉行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马尔库塞、赖希、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萨特、梅劳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德拉·沃尔佩、科来蒂为代表的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阿尔都塞等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柯亨为代表的分析主义的马克思主义[3]。分别从阶级意识与革命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和精神分析学与社会主义革命关系、人的主体性与实践和历史客观方面与人的主观生活经验、具体和抽象的循环连续关系、人的主体性肢解与客观无意识之间的关系、当代数学和模块及逻辑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等多维度和方法来解释或者全新解释马克思主义,试图在当代新的革命实践和新的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阶级国家社会革命的需要对正统马克思主义提出质疑批判,来回答当代的阶级性质革命力量和社会发展方向及趋势,是在历史洪流中,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一种区别于以往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创造性发展。
在20世纪头十年到六七十年代,西方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时间段。
第一阶段,二十世纪头三十年,从卢卡奇对马克思的“学徒时期”[4],将传统的以费尔巴哈思想来解释马克思转向他的辩证法和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注重主客体的分析,并且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对物化思想的发展,主张用批判和怀疑的精神对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发展性解释。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三十到六十年代,西方马克思有了更深一步的发展,1923年2月3日法兰克福研究所成立。1923年夏,魏尔开办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工作周”,对马克思的不同理解进行沟通交流,以期达到对马克思最“真实”和“纯粹”的理解[5]。卢卡奇、柯尔施等人加入该学派。霍克海默出任第二任所长时,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等一大批当时优秀的学者加入,后来成为“法兰克福学派”。该学派主张从心理学、经济学、文学等方面对资本主义进行口诛笔伐,并从马克思早期关于“异化”的理论中,主张关于“人”的主体性发挥、自由的解放、幸福的追求。
推荐阅读: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可以发表哲学论文吗?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西马及马尔库塞关于全面自由解放的探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20/0630/5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