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绪特征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方式和途径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20-05-06浏览:

  摘要:社会舆论是目前中国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关注的重点领域,而社会情绪是社会舆论的内在驱动力。想要掌控社会舆论的主导性,就必须先疏解和引导社会情绪的正向表达和传播。社会情绪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表现在舆论形成的各个阶段,本文从舆论的生成过程切入,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舆论实践为例,重点分析在舆论的不同阶段社会情绪的不同特性对舆论的影响作用,进而从中得出一些关于社会情绪合理引导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情绪;社会舆论;网络新媒体;情绪特性

  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当下基于先进的互联网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新媒体时代,社会舆论始终是社会民众情绪表达的重要反映,是跟踪社会民众心理动向的晴雨表,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新媒体时代,网络成为人们接受信息、表达观点和立场的重要场域,网络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网络媒体借用网络舆论的形式逐渐成为社会情绪表达和舆论监督的有效平台。同时,受社会环境、网络传播特性等影响,公众的社会情绪愈发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点,尤其是处在“新冠”肺炎疫情等特殊时期,公众情绪脆弱敏感,社会舆论紧绷,这对舆情的形成、扩散和疏导均产生了新的影响。

  一、社会情绪和社会舆论的相关概念

  (一)社会情绪的相关概念

  情绪是人类情感的一部分。人类拥有快乐、悲伤、恐惧、愤怒等最基本的与生俱来的情绪,同时也拥有许多社会情绪,这些社会情绪是人类通过社会化成长过程中受文化、教育、社会背景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社会情绪是“一定社会环境下某一群体或某些群体或社会多数人所共享的情绪体验”[1],是公众对于公共事物的潜在意见,也是某种社会问题的征兆。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我国社会情绪总体基调是正向为主,但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不利于个人健康和社会和谐的反向情绪基调。困难群体中一些本该同情却欣喜、本该愤恨却钦佩、本该谴责却赞美的‘社会情绪反向’值得警惕”[2] 。显然,网络传播会加剧社会情绪的生成和扩散,基于网络形成的文化和价值观又会左右社会情绪的方向性和稳定性,进而对社会舆论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社会舆论的相关概念

  “舆论”一词在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在1922年出版的《舆论学》当中,李普曼认为舆论是人脑海中关于自身、他人、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对人类群体或者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就是大写的舆论,它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动力,是人面对“拟态环境”做出的一种反应[3]。国内学者在研究舆论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多种定义。喻国明曾在书中指出“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性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4]。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建明提出“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5]。陈力丹教授认为舆论是社会公众关于实现社会和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所表达的态度和情绪的总和。综合来看,虽然不同学者在定义“舆论”时各有侧重,例如,喻国明更加强调舆论具体对象的针对性,刘建明侧重于社会知觉性和权威性,而陈力丹则看到了社会情绪对于舆论的影响作用。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些观点都表达出了舆论的“众多性”和“一致性”的特点,概括一下可以认为,舆论是公众对于某一社会人物或事件通过多种渠道公开表达的带有个人情感和思考的态度与言论的集合。

  然而,在多元化、碎片化的新媒体时代,舆论是否一定具有一致性值得重新思考和商榷,因此便有了关于社会舆论场域划分的理论。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在2003年基于中国社会实况提出了“两个舆论场”理论,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个并不完全重叠的“‘舆论场’:主流媒体着力营造的‘媒体舆论场’和人民群众议论纷纷的‘口头舆论场’”[6]。进入网络全面普及的新媒体时代,这两个“舆论场”可以进一步概括为以政府和社会主流传统媒体为中心的“官方舆论场”和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民间舆论场”。两者之间既有冲突又有合作,在相互影响、博弈的过程中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社会舆论。

  二、社会情绪对社会舆论产生影响的方式和路径

  由于互联网新媒体的介入,给整个社会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因此,本文将从传统媒体时期和新媒体时期两个阶段分别分析社会情绪对社会舆论产生影响的方式与途径。

  (一)传统媒体时期社会情绪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在传统媒体时期,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体是公众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渠道霸权时期”。社会信息传播路径以线性的“二级传播”模式为主,信息大多数都掌握在主流媒体和管理部门手中,信息传播格局极其不对称,大众传播媒体将“喉舌”职能发挥到最大化,公众获知的信息大多是政府和主流媒体希望公众了解的信息。该时期社会情绪与社会舆论的影响关系如下。

  当某一社会事件发生后,事件的当事人和目击者通过“一对一”或者小范围内的“一对多”的人际传播将事件的相關信息告知他人,受者基于所接收到的事件信息和自身的价值观念对该事件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和情绪,而此时所产生的只是个人情绪或者小范围内的群体情绪。当事件被大众媒体报道后,公众广泛关注,便会在社会范围内引起一定的情绪。但应该注意的是,此时的社会情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公开化的,因为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媒介掌握在大众媒体手中,所以受众的情绪互动范围极其有限,每个人只能和身边的人交流关于某事的情绪和看法,受众并不知道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抱有何种情绪以及如何看待此事。只有当大众传播媒体将通过自身大量采访和调查收集到的社会情绪公开报道出来,公众才会获知围绕该事件的社会情绪走向。随后公众在社会情绪的影响下利用传统媒体的反馈渠道进行一系列的情绪表达,进而逐渐形成基于该事件的社会舆论。而社会舆论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情绪的进一步发酵和扩散。

  推荐阅读:探析2011年网络舆情走势和社会舆论格局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社会情绪特征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方式和途径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20/0506/5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