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馆(室)引进勤工助学学生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9-12-17浏览:

  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创新性提出:“要规范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事务”,国家档案局领导在多次会议讲话中要求“要着眼新的档案工作合作者,及时吸收利用他们参与档案工作,以缓解档案部门人少事多的矛盾”。大学生作为高校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参与高校档案事务的重要力量来源和“档案工作合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勤工助学政策,为档案馆(室)以勤工助学的方式引进在读学生参与档案事务,提供了人员、经费及制度保障。在日常档案工作中引进勤工助学的学生,规范并支持他们参与档案工作,业已成为高校档案馆(室)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以上海13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地方高水平建设高校、上海市重点高校的档案馆(室)勤工助学工作为样本(详见表1),通过对其勤助工作管理负责人的问卷调查,获取其引进勤工助学学生的基本数据。这13所层次不同的高校及其档案馆(室)的建设和管理现状是上海乃至全国高校的缩影,故此调研结果能较全面地反映出目前高校档案馆(室)引进勤工助学学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采用样本定量研究方法,从档案馆(室)管理的角度设计调查问卷,全面了解各样本单位引进勤工助学学生的基础数据,包括馆藏总量、年增量、工作人员编制数量、现有勤工助学学生数量、引进勤工助学学生的方式、要求与学历结构等。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样本单位进行实地调研或者电话访谈,确保调研数据的完整、准确。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3份,回收13份,实地调研8次,电话访谈13次,有效率100%。

  二、样本调查数据分析

  1.样本单位引进勤工助学学生的背景和现状分析

  13个样本单位均引进了勤工助学学生,其基本数据如表1所示。笔者根据表1的基础数据,进一步分析馆藏总量与工作人员编制数量的关系、勤工助学学生数量与工作人员编制数量的关系、勤工助学学生数量与人均工作量的关系,多角度分析13个样本单位引进勤工助学学生的背景和现状。

  (1)馆藏量与工作人员编制数量的关系:“人少事多”

  目前,关于档案馆馆藏量与人员编制规定的唯一的法规是劳动人事部、国家档案局于1985年颁布的《地方各级档案馆人员编制标准》。虽然如今的档案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先进程度与1985年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工作效率也大幅提高,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每年档案的进馆数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档案利用需求倍增,档案服务工作量持续增加,档案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社会及民众对档案文化传播、校史文博展陈等工作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维护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等任务也不断增加,这些工作都亟须大量人力来支撑。国家档案局领导曾在政协提案提出,各级国家档案馆人员编制偏少的问题愈显突出,并呼吁重新制定新的档案馆人员编制标准。在新的《地方各级档案馆人员编制标准》没有出台的情况下,暂且将之作为参考。

  参照此标准的最低标准,按照高校档案馆综合档案“馆藏一万卷基础编制人数五人;馆藏超过一万卷不足三十万卷的,其超过部分每五千卷增配一人;超过三十万卷的,其超过部分每七千卷增配一人”来计算,得出13个样本单位的标准编制人数对比图。因馆藏单位卷和件的统计方法不同,此图会有一定误差。馆藏学生档案和人事档案等专门档案的单位其人员编制还可以增加,但由于没有具体的计算标准,此图没有囊括在内。

  13个样本单位的实际人员编制均少于标准编制。而且调研发现,13个样本单位工作人員编制并未随着馆藏量的增加而增加,“人少事多”的矛盾突出。

  (2)勤工助学学生数量与人均工作量之间的关系:不成正比

  理论上来讲,人均工作量越多,工作量与人员短缺的矛盾越突出,需要的勤工助学学生也越多。人均工作量取决于不同档案门类的工作内容、上游兼职档案员基础性工作是否到位、拓展性工作开展的深度以及信息化技术水平等因素,所需数据繁多,因此,笔者引入人均馆藏量和人均增量两个数据,作为人均工作量的参考值。

  高校档案馆(室)主要馆藏档案门类有综合档案、学生档案和人事档案三类。13个样本高校档案馆(室)的业务门类中全部包括综合档案,其中有7所高校仅有综合档案门类,占调查总数的53.8%,且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主;3所高校有综合档案、学生档案和人事档案三大门类,占调查总数的23%,以市属重点高校为主;2所高校有综合档案和学生档案两大门类,占馆藏总数的15%。高校档案馆(室)的主要工作是围绕馆藏档案门类开展的档案“收”“管”等基础性工作以及在“用”的基础上开展的档案及校史编研、展陈等拓展性工作。人均馆藏量是基础性工作和拓展性工作开展的基础,可以反映出各样本单位的人均工作基数。人均年增量主要是以“收”和“管”为主的基础性工作,可以反映出不同档案门类的人均年增量。

  样本单位的人均馆藏量和人均年增量均按照三大门类分别计算再叠加的方式计算。学生档案和人事档案的人均馆藏量按照馆藏总量/科室人数计算,综合档案人均馆藏量按照综合档案馆藏总量/(总编制人数-学生档案和人事档案工作人数)来计算。人均年增量按照档案门类年增量/档案门类科室人数来计算。以此数据为基础,绘制出如下勤工助学学生数量与人均馆藏量、人均年增量关系图。

  通过此图可以看出,拥有档案门类越多的单位,其人均基础工作量越大。但勤工助学学生数量与人均基础工作量并不成正相关关系,可见,引进勤工助学学生并非所有高校用来解决“人少事多”的矛盾的方式,或者并非所有高校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来引进勤工助学学生。

  (3)勤工助学学生数量与工作人员数量的关系:校际间不均衡

  笔者根据表1的数据绘制了13个样本高校勤工助学学生数量与工作人员数量比例折线图。

  勤助学生与工作人员数量比例最高值为1.79,最低值为0.11,平均数为0.61。超过平均数的有6个单位。数值大于1的,即勤工助学学生人数超过工作人员数量的单位共有5个,其中60%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可见,虽然样本高校全部引进了勤工助学学生,但校际间引进程度并不均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档案馆(室)勤工助学资源更为丰富。

  推荐阅读:评档案职称需要在哪些刊物上发表论文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高校档案馆(室)引进勤工助学学生现状调查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9/1217/49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