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华文化认同初探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9-12-13浏览:

  【摘 要】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文明观,并围绕这一观点做了许多重要论述,做出许多切实努力,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在深度参与文明交流互鉴中,中华文化既要吸收其他文明有益成分,又要坚守自身优秀传统和鲜明底色。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的理想信念为着力点,通过强化中华文化教育奠定认知基础、积极改善民生夯实中华文化认同利益基础、加大文化研究与产业开发提升文化软实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文化影响力等路径强化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華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文化;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民族文化论文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双月刊)曾用刊名: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1991年创刊,由内蒙古民族大学主办。

  2014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演讲,第一次提出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文明观。在此之后又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在多个重要场合深刻阐述了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并通过“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搭建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表明,一种文化能够通过与其他文化交流碰撞和冲突融合而保持其生命力,是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立足新时代,如何在更广泛的交流互鉴中吸收其他文明有益成分,又在交流中坚守自身优秀传统和鲜明底色,巩固和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文明交流互鉴与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关系审视

  所谓文明交流互鉴,是指不同社会文明群体之间以平等、友好、客观公正的态度将自己的文明推介、分享给其他群体的交往活动过程,表现为不同文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相互借鉴与相互融合。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1]因此需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一)文明交流互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从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曾经历过在接触中相互了解、在冲突中相互伤害、在交流中寻求共识等发展阶段。但从主线上看,在不同时期、不同文明之间大多存在着相互交流与传播。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断言:“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文明交流不仅在古代,精神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也存在超越国家和民族实现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共同发展繁荣的可能性。

  当然,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因为文化背景、核心价值理念的不同,碰撞难免会发生。冷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因民族与宗教问题引发的冲突多了起来,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得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在于文化方面的差异”的结论,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一些国家、地区间的矛盾冲突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当今世界冲突中的文明与文化冲突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是利益的冲突”[2]。无论是伊核问题、中东的恐怖主义问题等,核心都是利益之争。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尽管文明的源起、主旨、路向以及文化的核心价值、主体的思维趣向都有差异,但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不容易被另一种文明去改造、同化,甚至取而代之。并且随着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增多,“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将会是文明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不断走向深入,各国之间既共同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的国际形势和更加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新的世界格局和时代背景,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3],而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文化文明的力量是彼此互相尊重、建立信任、实现重要支撑。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4],通过交流互鉴,消除文化壁垒,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维护世界和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育相通的价值理念、增进彼此的理解包容。

  (二)中华文化历来是参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主体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独步世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并以开放包容的性格特质,尊重文明多样性,主张文明间对话交流、和平共处、和谐共生。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它以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深刻影响周边国家、地区乃至世界;对内则形成了多元一体、尊重差异的文化格局。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体现在对待外域文化上,本着“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5]的理念,以开放的胸怀,博采众长,扬弃吸收。以佛教为例,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便融入了本土,与我国的儒、道、玄等文化交汇融合,流传和发展至今,足见其得到了充分的接纳与包容。唐代是多元文明交流的黄金时期,多地的文化大量涌入首都长安,使之当之无愧成为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音乐、舞蹈、运动、宗教等均获得多元发展,形成良好的文明交融互通局面。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压迫,中国知识分子仍不忘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如影响了当时很多仁人志士的《天演论》,通过传播进化论与西方哲学思想,应合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时代呼声。这种对外来文化所保持的开放心态,展示出中华文化有容乃大、强调和合的包容性格。

  中华文化在对待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上,展现的是自然融合、广泛吸收的包容。司马彪著《续汉书五行志》中曾提及,汉代北方民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大融合时期,文化的包容性得到极好呈现。堪称中华文化瑰宝的雕刻建筑艺术作品大多凝聚着多民族文化的色彩,如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多是包括汉族、鲜卑族、吐蕃族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盛唐时期,胡汉文化融合发展,促进中华文化更加生机盎然,丰富多彩。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华文化认同初探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9/1213/49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