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9-11-04浏览:次
摘要: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增强服务意识,倡导民主参与,多方协作,共同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对于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分析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念,提出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优化的相应对策,希望能帮助哈尔滨市的公共服务发展。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优化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99年,是国家民委主管、大连民族学院主办的刊登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力地推动东北地区的发展,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应运而生。振兴东北,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与发展。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振兴东北必须要打好发展组合拳,经济、政治、文化一手抓,尤其要注意增强文化这一软实力。为切实推进文化产业,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还要在东北地区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文化惠民工程。而作为一个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城市,哈尔滨市的文化发展对振兴东北具有重大意义,但哈尔滨市在文化服务供给方面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优化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可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内涵及特点
新公共服务理论在20世纪70、80年代,由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B.登哈特与珍妮.V.登哈特提出的。是反思和批判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过程中诞生一种全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它更加侧重于关注服务对象的权益和群众的文化权利。它认为这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应该更加民主透明,对公众公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关键主体,应该侧重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尽最大努力满足供给对象的文化需求。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民主研究,在供给过程中加强与公共文化服务对象的交流。在政府准备出台公共文化相关政策时,一定要充分广泛地征求群众意见,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为服务目的。加快政府的职能转变,打造服务型政府。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特点可概括为: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利益是政府所追求的目标;责任重大,不容小觑;战略思考,民主行动;为公民服务;注重分享领导权六个方面。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内涵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这一概念的内涵,最常用的解释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指由政府、公共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国家的文化政策制度、公民的文化需求等因素,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務的过程。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定义为:由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等供给主体共同承担的,通过彼此间通力合作,根据群众的文化需求偏好,提供文化服务产品和资源的过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具有公益性,公平性,差异性等特点。
二、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根据哈尔滨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统计,截至2017年,全市共有21个文化馆,其中,市级文化馆5个,区级文化馆9个,县(市)级文化馆7个,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283个。拥有20个公共图书馆,共有从业人员278人。其中,省级图书馆1个,市级图书馆1个,区级图书馆9个,县(市)级图书馆9个,建有农家书屋723个。全市各类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共114个。艺术表演场所18个,演出场次2679场;市专业表演团体28个,表演场次1930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以下特点: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受到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公益性文化活动开展次数逐年增长,惠及范围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更加贴近群众生活。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活动品牌影响力逐步提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进展顺利,文化先进区、县(市)不断涌现。
(二)存在的问题
1.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且渠道单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政府或文化部门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承担的,它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沟通协调,共同努力来完成的。但目前哈尔滨市尚未形成以政府供给为主、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主要表现为:城市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数量、类型和内容由政府单方面决定并提供的,社会组织和居民无法参与其中。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主要是由社区居委会组织开展的,由居民或志愿者等非政府组织发起的公共文化活动数量少之又少。政府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者,也是主要管理者,多重身份的压力使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工作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由于公共文化服务被认定为文化事务,城市的其他部门,如财政,国土,税务等部门均没有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来。多种因素的共同干预,使得公共文化尚未上升到整个社会的层面,仍停留在小文化的层面。总结来说,大多数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工作中存在严重的缺位,其他社会力量也缺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是当前哈尔滨市文化服务供给中的一大问题。
2.供给形式单一。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水平较低,文化服务供给形式单一。对于各级文化场所,虽然对公共服务工作开展比较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文化的一部分需求,但在大多数乡镇,艺术画廊和博物馆中,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也主要以传统的静态展示形式,叙述者详细讲解为主,不具备高水平的数字显示,对于群众的有限诉求,场地整体情绪不大高。特别是哈尔滨的基层社区,农村的基层文化遗址,农村书店和农村电影放映。由于数字化程度低,宣传不足,文化资源配置不足,文化资源不足,群众往往难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需求,各种设施和服务的功能都没有发挥作用。近年来,虽然哈尔滨市政府积极推动舞台艺术进入农村,进入社区,进入校园等一系列活动,但由于缺乏互动机制与反馈机制,政府的公共文化管理部门和表演团体为群众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不尽人意,群众满意度低。
3.缺少群众文化需求表达渠道。为人民群众提供大量而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以满足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哈尔滨市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中,政府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政府掌握并负责分配大量的文化资源,并且全程掌控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政府没有充分地了解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而是从政府角度,单向的、“一厢情愿”地将公共文化服务一股脑儿地提供给人民群众。群众文化需要缺少表达渠道,无法说出真正的心声,只是被动地接受政府所提供的文化服务。这种缺乏沟通,单一的文化服务供給模式导致政府提供的文化服务与人民生活脱节,偏离群众需求,文化服务工作满意度低,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越发缺乏内涵,逐步成为难以被公众认可的快餐文化。人民群众因为缺少表达渠道而难以真正表达自己的文化需求,不满足于政府提供的文化服务,长此以往,缺乏参与公共文化的热情与动力。
4.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平衡。目前,哈尔滨市乡镇政府提供的文化产品数量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并不高,真正用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宣传的资金和人才等也相对稀缺。在城乡文化服务建设上,尤其是在乡镇地区的文化供给方面,哈尔滨市政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哈尔滨市区和乡镇在人口数量上基本持平,但在农村地域辽阔、农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和经济欠发达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哈尔滨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市区,投入到县(市)的资源十分有限。哈尔滨市政府的乡镇文化财政投入与市区相比较少,在此基础的影响下,城乡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差距不断地拉大,城市的文化服务设施规格远远高于农村,大部分县(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且使用率不高,有的甚至成为摆设。
5.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低。哈尔滨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并且缺少专业化服务人才,哈尔滨市地处偏远,气候寒冷,福利待遇水平不高,这些都已成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专业队伍的最大掣肘。当前,哈尔滨市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年龄断层十分明显,缺乏年轻人才。文化服务工作者多为退居二线的人员,工作状态不理想,缺乏活力。区、县(市)文化馆、图书馆40岁以下工作人员仅占人员编制总数的1/3,部分年龄较大的人员缺少专业技能,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同时,基层文化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许多工作人员不会使用电脑,缺乏了解和掌握新科技、新事物的能力与热情,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要求不相适应。从事文化服务的专业人员人数较少,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环境不佳,制约着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优化的对策建议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启示
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出,满足公民的需求是公共服务供给的目的。政府行政过程中,要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客体是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政府必须要以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工作的最终目标。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的主要使命就是服务,追求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其最大特点就是公共性与社会性。政府要确保公共利益在行政过程中得到重视和保护,制定并实施符合大众公共需求的政策和制度,通过集体努力和协作配合,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对于哈尔滨市政府来说,如何切实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创新文化服务供给形式,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工作的效率的同时,保证服务的公平性,是目前最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推进供给优化的对策建议
1.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哈尔滨市政府应转变服务供给观念,逐渐下放权力,构建多元化供给模式,明确权利边界,保证多元化供给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工作的系统性与复杂性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单一主体模式无法运行,政府需要与其他供给主体通力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活动中来,激发社会资源潜力,形成政府与社会团体、民间个人平等参与、协同合作、良性互动的多元供给模式格局,大大提高了文化服务供给水平与效率。因此,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原则,形成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构建共建共享的有利态势,弥补政府职能缺位形成的服务盲区。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打造多元主体共同提供文化服务的局面,提高服务效率。引导鼓励区域内的文化企业与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展开良性竞争。支持区域企业积极参与重大文化活动,包括非遗项目保护等。只有激活文化市场活力、提升文化企业的积极性,让全民共享多样丰富优质的文化服务。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优化对策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9/1104/49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