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生态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建构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9-10-14浏览:

  〔摘要〕 针对当下文化商品化大潮引发的文化消费生态危机,有必要规范化建构文化消费生态治理体系。这也是国家文化治理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建构该体系的目标是使文化消费生态圈的内生态主体和外生态环境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有机融合的生态关系。文章基于跨学科视野,运用规范研究法,在经济和文化两个维度之间寻找消费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平衡点。引入生态学上的“生态位”和“生态链”的概念研究内生态主体之间的关系,运用用PEST变量模型分析法分析外生态环境。最后提出要不断强化对文化消费者的引导和对文化消费市场的调控,促使良性的文化消费生态形成,倒逼文化生产生态回归正轨。

  〔关键词〕 文化消费;文化消费生态;文化消费生态危机;文化治理体系

文明与宣传

  《文明与宣传》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一、 文化商品化大潮引发的文化消费

  生态危机

  在我国当下的消费社会和“大众消费狂欢”“大众文化狂欢”语境中,文化商品化大潮引发了文化消费生态危机。这一危机既是经济领域的,更是文化领域的,需要我们从经济与产业、文化与社会两个视角加以关注。

  在经济领域,文化消费生态危机的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文化消费上的价值失范造成文化市场道德失范和竞争失序。当下大众文化消费已经在量的规模上完全碾压了精英文化消费,大众成为了最主要的文化消费主体。由于大众在消费上往往存在过分自由化、个性化的倾向和随大流、无意识的盲从惯性,其价值判断的标准相对较低。因此当大众文化消费成为文化消费市场主流,难免引发文化消费上的价值失范问题。因为此时价值判断标准较低的大众是文化市场所要迎合和诱惑的第一对象,市场不但迎合其口味,还无所不用其极地诱惑其注意力,不惜把作為文化商品的格调从“通俗”不断降格逐步向“庸俗”“低俗”甚至是“媚俗”方向发展。并利用“算法推送”模式把一系列“三俗”文化内容推送成高点击率、高浏览量的“网红头条”,毫无道德底线地展开市场竞争,难免导致文化市场乱象频现。

  例如,2018年上半年,快手、抖音、火山等短视频直播平台上就出现了“14岁早恋生子”“全网最小二胎妈妈”的17岁姑娘的直播秀,并获得40多万次的播放量和5万粉丝,收到500多万次点赞,一举成为“网红”,其影响力令人惊骇[1]。更有甚者,2017年已在国外被封禁,却于2018年初流入国内,在多家视频平台播放的充斥软色情暴力内容的儿童“邪典”动画片播放量高达数十万[2]。如今,此类现象不断冲击社会公序良俗,造成恶劣影响。

  第二,文化消费上的全民娱乐盛况造成文化产业泛娱乐化。当下,一提起文化消费,一般民众最先想到的通常是看电影、看直播、打游戏、去娱乐场所等强娱乐性的文化消费活动,而不是阅读、培训、咨询等发展性的文化消费活动。而且大众传媒还不断制造出大众娱乐的狂欢景象,线上和线下社交场所中的人们均围绕着娱乐而开展社交,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商业区亦大肆渲染这种娱乐氛围。“娱乐至死”已不是一句杞人忧天的骇人之语,而是真实地描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状态。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3](1)在盛况空前的娱乐场景中,娱乐产业不但是文化产业的支柱,而且已经完全渗透在文化产业的方方面面,造成文化产业呈现泛娱乐化发展态势,产业内部结构严重失衡。2018年3月工信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泛娱乐产业白皮书》 指出:2017 年我国泛娱乐核心产业产值约为 5484 亿元,同比增长 32%,预计占数字经济的比重将会超过1/5[4]。

  2018年10月,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472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比上年提高0.06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2.8%[5]。可见,泛娱乐产业增速增幅均远远高于文化产业整体增速增幅,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这种情况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其发展红火,忧的是其发展显得过于任性,创造的社会效益往往不及经济效益。

  第三,文化消费上的消费异化造成文化产业多层面异化。显然,消费者喜爱什么,产业就会生产什么,市场就会供给什么。“文化殖民化”异化现象导致了文化产业局部呈现西化色彩,浮荡资本主义情调[6]。“技术殖民化”异化现象则导致一些文化科技企业片面炫技,弥漫技术浮夸风。

  而种种非理性的消费异化行为,如痴迷偶像、沉迷游戏、无度打赏等更导致了一些文化传播平台大打“眼球经济”牌,紧盯某些消费者的低俗眼光,频频突破道德底线,扰乱社会公序良俗,挑逗蛊惑消费者。而文化消费不足现象作为“文化消费异化”现象的一个层面也普遍存在于我国当代社会,反映了当下国民不尚文化的“反智主义”心态,导致文化产业经营主体投大众文化市场所好,大量生产弱文化性、强娱乐性的产品。

  同时在精神领域,文化消费生态危机的也反映在三个方面。首先,文化消费上的“去意识形态化”倾向造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态危机[7]。这一倾向的产生有双重因素,一是我国文化产业日渐自由化和庸俗化,以模棱两可的价值标准迎合最广大的受众,对于意识形态属性这一文化生产的根本属性持“无所谓”的态度,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二是普罗大众作为最主要的文化消费者,往往表现出一种“任性”的消费态度,片面强调消费上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在文化消费中片面追求情绪宣泄、感官刺激、纵欲享乐等,偏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去意识形态化”倾向在消费领域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被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左右。今天,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往往通过其具有高度流行性的大众文化产品进行传播,如欧美影片中大量夸示资产阶级奢靡放纵的消费方式,我国大众受此影响颇深。

  其次,文化消费上的价值观泛化倾向造成社会文化生态危机。在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大众触手可及形形色色的文化内容,也被各种各样的文化价值观所包围——打开手机,随意浏览微信段子,刷“朋友圈”,看小视频……就不知不觉就被灌输了某种价值观。

  而当前文化传播又呈现出泥沙俱下的现状,大众很容易被大量植入良莠不齐的文化价值观影响而导致价值观泛化,逐渐丧失价值判断主动性,安于接受传媒灌输。就会造成大众在文化消费上极容易被传媒诱导,欠缺主体意识,不动脑子地被各种“现象级”文化商品牵着鼻子走,虽然这其中也不乏精品,但更多的是掺杂着许多糟粕。并且,价值观泛化还进一步造成了审美观偏差。

  如被泛滥的“伪鸡汤文”文风所“洗脑”的大众,面对真正有营养的文学作品时,反而觉得“不对胃口”;被一张张刻意打造得“婊气”十足的“网红脸”所迷惑的大众,面对无人为加工之痕的自然美时,反而无法欣赏,觉得不够迷人、不够惊艳、不够挑逗;被各种亦真亦幻的人造蜃景、华丽炫目的科技奇观所吸引的大众,面对造诣更高超、内容更扎实的质朴的民间手工艺、纯粹的表演技艺、原汁原味的艺术作品,反而觉得平淡无奇、无趣甚至是无味。“文化科技殖民”和“文化科技异化”这双重因素共同造成了传统的艺术形式、真实的艺术场景、简单的艺术风格正在被大众所抛弃。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文化消费生态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建构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9/1014/4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