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9-06-11浏览:次
摘要: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数据新闻逐渐成为业界热点。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数据新闻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以国内发展较为成熟的数据新闻栏目澎湃新闻“美数课”为例,从新闻选题、可视化呈现方式、互动性、数据资源等方面分析现有数据新闻实践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数据新闻;可视化;美数课
一、数据新闻概况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每天都以几何级别的速度在增长。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研究表明,全球数据总量2020年预计达到44ZB。[1]对信息个性化的需求,使得数据新闻应运而生。它为信息过载的时代提供了过滤器,也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种新闻理念,而可视化作为数据新闻的基本特征之一,以其视觉呈现的优势,利用人脑对图像处理的特点,更直观地传达关键信息,更深刻地揭示新闻内涵,数据新闻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新闻呈现方式。
2009年3月,英国《卫报》成立数字新闻部。通过搜集海量数据,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转化为多种类型的图示,从而完成可视化新闻的呈现。数据新闻也由此进入人们视野。在国外媒体纷纷效仿,数据新闻发展得如火如荼时,国内媒体也逐渐开启数据新闻进程。2012年,财新网率先开设“数字说”栏目,2013年,搜狐设立图表新闻专栏,各大门户网站也纷纷建立探索阵地,到2018年,国内数据新闻的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2]澎湃新闻作为国内较早发展数据新闻的媒体,其设立的“美数课”栏目涉及各个话题领域,通过数据挖掘、过滤、分析及可视化呈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数据新闻生产线,是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数据新闻栏目。
二、数据新闻应用现状
本文选取澎湃新闻“美数课”栏目2018年全年数据新闻产品,共计143篇。以这143篇报道为契机,窥探数据新闻的应用现状。
(一)新闻选题分析
作为国内较早实践数据新闻的传媒机构之一,澎湃新闻的数据新闻栏目“美数课”报道范围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科技、环境等领域,在所统计的143篇报道中,大部分集中于经济、社会和文体这3部分,基本迎合了用户对社会信息了解的需求。但从报道涉及的国际范围来看,143篇报道中,只有25篇报道涉及国外形势,其中11篇报道是作国内与国际的联系或对比报道,剩下的大多数报道集中于国内话题。
(二)可视化类型分析
数据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影响着其传播效果。可視化呈现方式分为静态呈现和动态呈现,静态呈现主要包括如图表、漫画、地图等形式,动态呈现主要是指如H5、动态视频、动态图片等形式。“美数课”主要以静态呈现为主,包含时间轴、柱状图、饼状图、地图等,其中《图解》和《一图到底》栏目将图片对新闻的解释作用发挥到极致。虽然“美数课”在静态呈现方面表现突出,可视化图片精美绚丽,能够为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和清晰的信息告知,但在动态呈现领域实践较少,在143篇报道中仅有23篇报道涉及到动态图片视频或H5交互,交互性仍有待增强。
(三)互动性分析
在对“美数课”的可视化类型分析中,我们发现其主要以静态呈现为主。静态呈现固然有一目了然的优势,但读者易处于局外人的角度,难以进入报道中去。在仅有的一些动态呈现报道中,除开动态图片和视频这种依然以单方面呈现为主的形式,具有互动性的报道主要集中于采用H5形式的报道。以2018年5月10日的一篇报道《地震实用指南》为例,读者点进该H5,页面会出现12道题及选项,读者可以点击自己认为正确的选项,系统会给出正确答案并进入下一题。12道题主要内容为地震到来时一些实用的自救指南,既具有实用性,又寓教于乐,让读者乐于参与其中。
(四)数据资源分析
由于数据新闻制作的第一步是挖掘与分析数据,因此数据的来源从根本上影响着报道的质量与影响力。如果数据来源有问题,不仅会误导用户,也会对自身栏目的公信力产生冲击。澎湃新闻“美数课”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内外权威机构,如政府网站、研究中心、大品牌媒体等,也包括一些根据公开媒体的报道进行整理的数据,数据来源渠道权威丰富,使报道更具有说服力。此外,在每一幅可视化图表下方,“美数课”都会注明数据来源。
三、数据新闻的现存问题
(一)集中于国内新闻,国际传播力有限
从内容看,“美数课”更多关注的是国内的话题,包括国内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报道,少部分作品将报道视角引入国际视域下的中国话题,重在分析同一话题之下中国与国际的关联,如航空、体育、科技方面的报道,而纯粹报道国外事件的作品则是寥寥可数。报道结构呈现金字塔结构,越往国际视野走,报道内容越少,国际传播力受限。
(二)可视化表现形式单一
与传统新闻以文字见长不同,在可视化数据新闻中,信息图表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文字叙事的一种代替。可视化呈现的效果影响着数据新闻的传播效果。如前文所分析,“美数课”在可视化的表现形式上集中于静态信息图表,较少运用动态可视化手段,可视化图表往往受限于统计图表,表现形式单一。究其原因,主要是数据新闻的制作成本较高,制作周期较长,不仅需要传统的新闻采编素养,更需要技术支撑甚至大团队的配合。但静态信息图表更多的只是对传统统计图表的升级,其信息含量和丰富度十分有限,无法长期地吸引读者。要想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就必须打破以静态呈现为主的可视化方式,寻求多维立体呈现方案。
(三)盲目迷信可视化,出现滥用现象
数据新闻的本质还是新闻,新闻的功能在于传递信息。将繁杂的数字与信息转换为视觉图像,能够减少用户阅读与理解信息的成本。但对可视化的追求容易陷入盲目迷信的怪圈,不仅无法有效传达信息,反而适得其反,加剧读者对信息的不理解。以“美数课”在2018年1月19日的一篇报道《除了深圳,哪些城市留住了“一流大学”毕业生》为例,网友的评论中有不少对于图表混乱的质疑,有网友提出完全可以用简单的正负百分比柱状图反映呈现,还有网友跟帖抱怨图看着“有点晕”,这充分说明不是任何数据都适合花哨的可视化图案。网民的文化程度不一,个人对于图表的理解深度也不尽相同。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晰明快地传达信息,而不是一味炫技。读者最想看到的不是酷炫的图表,而是数据与自身有什么关联。一篇报道只有让更多人看懂了,才能提供实现报道价值的基础。
推荐阅读:大数据研究论文如何发表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数据新闻应用现状及反思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9/0611/47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