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戏剧小品多模态协同互动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9-03-16浏览:

  摘 要:当代戏剧小品作为一种新媒体话语形式, 是一种典型的动态多模态话语, 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三大元理论、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 以开心麻花团队的“善恶终有报”为例, 探讨戏剧小品动态多模态话语模态间的协同关系。语言模态中的及物性系统、语气系统、情态系统、衔接系统, 视觉模态中图像的矢量、接触、社会距离、态度, 听觉模态中声音的视角和社会距离等促进各因素协同互动。该个案分析不仅从理论上验证了用三大元理论和视觉语法分析当代戏剧小品的可行性, 而且拓宽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戏剧小品; 多模态; 协同; 互动;

戏剧论文发表

  近年来, 随着新媒体和交际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意识到仅靠语言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交际需求了, 除了语言以外, 图像、声音等其他符号系统也是意义的重要表达形式, 因为交际很多时候是运用多种感官同时进行的, 以多种感官进行交际而产生的话语就是多模态话语。多模态话语已经代替单模态话语成为主流, 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也从静态研究 (图像、图表、符号等) 转向动态研究 (电影、电视节目、真实的演讲等) , 动态多模态话语指的是通过现代传媒和数字技术传播的电影、电视、flash等有动感的视觉图像。

  电视综艺节目中的戏剧小品综合运用语言、动作、舞美、灯光、音乐等多种社会符号系统, 是一种电视化、戏剧化、舞台化的新型表演形式, 是典型的动态多模态语篇, 各模态间的关系对主题意义构建起重要作用。我们尝试以电视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第二季中开心麻花团队的戏剧小品“善恶终有报”为例, 考察动态多模态话语模态间如何协同互动构建小品主题, 揭示小品要表达的深层内涵并实现戏剧小品与观众之间的精神沟通。一、动态多模态语篇模态关系分析理论框架系统功能语言学Halliday把语言的功能归纳为三大概括性功能, 即“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概念功能指是所说的内容在语言范畴中的表现, 概念功能中的经验功能主要由及物性过程来体现, 反映的是经验关系, 韩礼德区分出物质、心理、关系、行为、言语和存在这六种主要的及物性过程。人际功能指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说话人说话时所持的态度及说话人用语言表达对现实世界的看法, 实现人际功能的手段主要包括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四个方面。语篇功能是纯理功能的核心, 语篇功能由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手段来体现。Kress和van Leeuwen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基础上提出视觉语法的三种功能, 对应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 分别是再现功能、互动功能和构图功能。

  再现功能中包含叙述再现和概念再现, 矢量是区分二者的标准, 其中叙述再现包括行动、言语、反应和心理四个过程;概念再现包括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互动功能反映再现参与者 (图像表征事物) 和互动参与者 (观看者) 之间的特殊关系, 并通过接触、距离和视角三个方面来体现。构图功能主要通过信息值和和显著性来实现。Kress和van Leeuwen阐述了构图意义的信息分布, 图像上位传递理想信息, 图像下位传递现实信息, 图像从左到右是已知信息到新信息的分布, 从图像中间到图像边缘是信息重要性逐渐递减的体现。显著性通过背景位置、虚实、色调和对比度等方式表现。van Leeuwen又提出了听觉语法, 听觉模态中核心内容是人际功能, 人际功能由视角、社会距离和表达方式来体现, 根据声音位置可把声音分为背景音、主要音和存在音。声音的社会距离包括亲密距离、个人距离、非正式距离、正式距离、公共距离五种, 声音的不同社会距离体现声音发出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不同关系, 这由音质体现。人际功能中的表达方式表现在声音的长短、稳定性、搭配特点、紧张度等方面。

  二、戏剧小品多模态协同互动研究《善恶终有报》是2016年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节目第二季中开心麻花团队创作并表演的戏剧小品, 作品借用西门庆与潘金莲毒害武大郎的故事, 发挥打雷后身体互换的想象, 人物采用京剧扮相, 融入京剧音乐, 运用语言、视觉与听觉等多种模态共同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令人捧腹并引人深思的传统故事。整个作品长13分50秒, 我们从时间轴上对动态多模态作品进行意义切分, 把作品分为开头 (0-3分30秒) 、高潮 (3分30秒-13分25秒) 和结尾 (13分25秒—13分50秒) 三个部分, 对其进行多模态分析, 探讨模态间的协同互动关系。开头部分包含小品中人物对白语言、人物动作视觉图像、背景音乐声音这三种模态, 图像的意义具有不确定性, 语言对图像有锚定与说明作用。

  小品一开始幕布闭合, 两位主演随着京剧音乐鼓点而出场, 音乐停止, 男女主要站在幕布前海誓山盟、互诉衷肠, 从男主演的衣着和化妆来看, 男主演扮演的是位浪荡公子, 观众仅通过对上述图像的解读很难推断出二人关系及作品的主题, 直到语言模态中出现“西门大官人”和“金莲”, 帮助观众确定人物身份及故事主题。这时幕布拉开, 第三位主演亮相, 他身材矮小, 并借鉴京剧中丑角的衣着与化妆特点, 这时虽然没有语言模态对其身份进行介绍, 但观众已经从确定的主题、衣着打扮中确定其武大郎的身份。

  这一部分的图像模态和语言模态互为补充, 潘金莲对西门庆视觉图像上的和颜悦色和语言上的柔声细语互为补充、对武大郎视觉图像上的横眉冷目和语言上的疾声厉色互为补充。这一部分中图像有矢量, 有叙事表现功能, 旨在介绍故事背景与内容。这部分视觉图像能看到人物整体及周围环境, 是社会距离, 武大郎说了一句无心之话“咱们家的那棵红杏出墙了”, 这时音乐起, 镜头拉近, 潘金莲一脸紧张与惊讶, 图像从社会距离变为人际距离, 潘金莲担心她和西门庆的事情被发现的紧张心理在视觉图像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语言模态主要为演员们的对白, 我们对对白进行概念功能的及物性分析, 主要为言语过程和物质过程, 没有存在过程。

  从人际功能看这一部分的对白中出现了9个疑问句和2个反问句, 语篇用陈述句给予观众信息, 用疑问句推进故事情节发展, 人际功能通过问句把西门庆的胆小、武大郎对妻子晚归的质疑、潘金莲毒害亲夫的犹豫表现出来, 突出三者关系已发生质变。听觉模态中的音乐虽为背景音, 但西门庆、潘金莲、武大郎不同人物亮相时背景音的不同设置, 故事发展中潘金莲与西门庆的事情险些败露的关键时刻音乐鼓点的强弱递增, 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品的开头部分通过语言模态和图像模态的配合揭示了人物关系和故事主题。图像和语言两个模态主要发挥了人际功能和概念功能, 背景音乐听觉模态中固定节奏的鼓点在整个动态语篇中起到了在语言、图像模态之间的衔接和渲染功能。

  参考文献[1]胡壮麟.多模态小品中的主体模态[J].外语教学, 2011 (4)[2]李战子.多模式语篇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 2003 (5)[3]马莹.多模态政务微博语篇的意义构建[J].外语学刊, 2017 (6)[4]马莹.当代二人转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戏剧文学, 2016 (2)[5]马莹.当代戏剧小品多模态话语研究[J].当代戏剧, 2018 (4)[6]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 2009 (1)[7]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 2007 (5)

  推荐阅读:《新媒体研究》是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期刊荣誉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新媒体研究》的办刊宗旨:重点刊载新媒体传媒技术、传媒特点、传播形式、传播规律。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当代戏剧小品多模态协同互动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9/0316/46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