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8-10-31浏览:次
摘 要:就近现代以来的中国而言,“现代化”是一个贯穿始终的核心主题,而与之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现代性”主题的凸显则要晚得多。“现代性”主题的凸显表明,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实际推进,中西文明、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异质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冲突和相互作用已经开始彰显,从而也标志着现代文化场域在中国开始形成。只有以一种“历史断层”的视野来审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上述现象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中国现代文化场域形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才能得到更合理的把握与处理。
关键词:现代化;现代性;历史断层;现代文化场域
一、 从“现代化”到“现代性”的理论嬗变
“现代化”与“现代性”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吉登斯从社会学角度将“现代性”界定为一种“后传统的秩序”,它首先是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并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性大致等同于“工业化的世界”;其次是指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体系[1]3。布莱克曾就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关系指出:“从上一代人开始,‘现代性’逐渐被广泛运用于表述那些在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诸方面处于最先进水平的国家所共有的特征。‘现代化’则是指获得上述特征的过程。”[2]
上述关于现代化和现代性的理解属于英、美理论传统,它更多地具有经验概括的特征,未能深入到文化-心理的层面来把握现代性的本质特征。而德、法理论传统则更倾向于从哲学、文化和心理等层面来把握现代性。黑格尔将现时代的本质特征揭示为“主观自由原则”;韦伯从合理化的角度探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哈贝马斯将现代性看作是一个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个方面的理想方案,它源自欧洲理性主义传统并在启蒙运动中得到明确表述,其核心就是要在理性的基础上实现自由、平等的价值理想;同时,这几位思想家也都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了人的心性结构和精神气质在现代社会中的根本性变迁;而波德莱尔等先锋派艺术家则更多地从个体主观体验的角度来理解现代性。
结合以上两个理论传统,可以对“现代化”与“现代性”这两个概念做出如下界定:两者都可用来描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以及用来描述现代社会的基本特性;就其区别而言,“现代化”概念更侧重于现代社会的外在可感要素以及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动态过程,因而更强调器物、技术、制度层面的转型与建构;“现代性”概念则更侧重于现代社会的内在文化特性以及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感受,因而更强调人们在文化—心理层面的迁变与型塑。
澄清“现代化”与“现代性”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以一种“历史断层”的视野来审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进程①,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现代化”会成为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核心主题以及为什么近几十年来会出现从“现代化”到“现代性”的理论嬗变,更清楚地看到中国语境中的现代化理论的独特内涵及其存在的不足,以及更好地把握当前中国的现代性理论所应涵盖的基本主题。
对于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来讲,由于历史发展进程的“断层”,其首要的历史任务在于向先进的西方现代文明学习,以摆脱自身的贫穷落后状态并求得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而其理论界所要做的工作,更多的是概括出西方现代文明中哪些是先进的和需要学习的,以及探讨如何才能实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的先进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即探讨如何实现以西方现代文明为目标导向的“现代化”。 而对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其现代文明表现为一个自然演化的结果,是一个既成的历史事实,而不是一个有待追求的历史目标或有待完成的历史任务,因而西方理论界所要做的工作,更多的是考察现代文明的开端,反思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把握现代社会的各种基本特性,描述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感受,以及探讨现代文明的各种后果和未来发展趋势,这些主题更多地可以归属到现代性而非现代化理论当中。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西方发达国家盛行的是现代性理论而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盛行的则是现代化理论②。
中国语境中的现代化理论也曾广泛地涉及到西方文化传统或者西方人的心性结构和精神气质与其现代文明之间的内在关联,涉及到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感受到的生存困境,即涉及到现代文明或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心理因素这样的现代性主题。但由于缺乏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真切体验,中国的现代化理论中与这些主题相关的论断往往显得较为片面和抽象。只是随着中国实际的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现代社会生活的内在困境,才有了较为具体而真切的感受。而这同时也表明一种具有“现代”特质的文化场域在中国开始形成。在这样一种处于初步形成过程中的现代文化场域中,“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既矛盾又相互作用的关系显得尤为错综复杂,而仔细辨析以及为妥善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正是当前中国现代性理论所面临的基本任务。
二、 当前中国现代文化场域的基本格局
所谓文化场域,是指与一定的社会生活相关联的文化结构与特性,它包含社会和个体两个层面。从社会层面来看,文化场域是指由各种精神风尚、价值导向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张力结构及其发展动向,或可称之为“社会的整体文化氛围”。从个体的层面来看,文化场域表现为人们所持有的各种价值信念、生活态度和处事方式之间的张力结构与发展动向,或可称之为“个体的心性结构和精神气质”。所谓现代文化场域,就是指具有“现代”精神特质的文化场域,或者说,在一个文化场域中,“现代”精神特质日益凸显出来并占据主导地位。
“现代”精神特质的核心就是理性、自由与平等。在理性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与平等,这样一种现代精神原则首先是在启蒙运动中被作为口号和旗帜凸显出来的,而后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得到了系统的阐述和论证,黑格尔则将其概括为“主观自由原则”,认为“现代世界是以主观性的自由为其原则”[3],“主觀自由”体现了理性精神的成长,并内在地包含着个体间的平等,“普遍物已破裂成了无限众多的个体原子,这个死亡了的精神现在成了一个平等〔原则〕,在这个平等中,所有的原子个体一律平等,都像每个个体一样,各算是一个个人[4]。”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历史断层视野中的“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化场域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8/1031/45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