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8-04-10浏览:次
这篇民俗文化论文发表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我国是一个具有民俗文化底蕴的国家,为了推动国家全面城镇化建设,探究出保护区域特色民俗文化的可行之道。城镇化中存在着商业化发展过快与文化建设过慢、政府追求政绩乱规划与民俗建筑特色化以及古镇空心化与文化归属感这三对矛盾。
关键词:民俗文化论文,新型城镇化,民俗文化,文化产业,区域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早在2014年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民族风情小镇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生态的保护放在城镇规划工作的首位。
民俗文化是一代代人的精神资本和物质资本,应该在保护的前提下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不遗余力地保护、有选择性地传承、融合创新地发展区域特色民俗文化。本文在对天津北塘古镇以及其他古村落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就其蕴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在城镇化背景下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探究出保护区域特色民俗文化的可行之道。
1 我国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困境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文化遗迹以及民俗文化的分布较多且分散,城镇化的背景更加大了保护的难度,民俗文化的传承陷入困境。
失去特色的民俗文化无法传承,古镇的空心化导致文化无人传承,薄弱的文化认同感根本不足以支撑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1.1建设性破坏严重,特色建筑失原貌
政府的“大拆大建”“旧城改造”,使大多数古镇都遭受了严重的建设性破坏。古镇内传统民居、街区损毁严重,后期建设又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过于标准化和同质化的建筑導致民俗文化的载体失去文化特色,脱离原历史存在意义。
“天津的文化遗产拆毁之多、后果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自1980年以来,已经被拆毁的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有4个、区县文物保护单位16个、文物点160个,约占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的1/6”[2]。在天津市这样一个规范并且监督设施完备的大城市拆建数目都如此触目惊心,更难以想像偏远古镇的民俗民居被破坏的程度之深、被拆毁数目之众!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部分企业承包并对民俗建筑实行“商业化造旧”,原本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民居转而满满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典型的如北京的南锣鼓巷,曾被游客们美誉为“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胡同街巷”。如今小巷被商户们开发利用地淋漓尽致,建筑内部及外观均改造装修成商业风格。这条曾经最富老北京风情的小巷,如今连当年达官显贵的王府豪庭也原貌尽毁,仅剩鳞次栉比的商铺和水泄不通的游客,几乎没有人再能感觉出它的历史气息。与其说它是老北京小巷,倒不如说是古风小吃街,因为重点已经不再是“街巷”,而是“小吃街”。
大量具有特色民俗文化的民俗建筑,就这样在各种建设性破坏下失去了见识过古镇兴衰的文化原貌,失去了经历过历史变迁的文化载体。
1.2载体同质化严重,民俗文化失精髓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中国传统村落国家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直接指出已经建立名录的传统村落的保护正趋向“十大雷同”。他说:“如果失去了千姿百态的文化个性和活力,传统村落的保护将无从谈起,‘留住乡愁也将落空[3]。”如今不仅建筑“千城一面”,就连特色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趋于雷同。
一方面是特色民俗民居被规划改造,整齐划一,民俗文化载体出现同质化现象。广西、贵州地区分布有许多少数民族村寨,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部分村寨计划搞大规模更好地发展旅游经济便对村寨进行联合改造,将附近几个村落建造成同样规模同等标准的村寨联合体。但是改造之后的村寨联合体失去了自身所具有的民俗特色,前来旅游的客流量也逐渐变少。
除了民俗文化的载体趋于雷同外,另一方面民俗文化自身的表现形式也成了“老一套”。在非物质文化资源很丰富的地区,“一些著名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相继依托旅游项目得以开发,但雷同化与碎片化现象严重”,“都是将传统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与现代舞台灯光和背景的大型营造技术融合,反映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但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4]。比如武陵山区的山水实景民族文化旅游演艺节目,以及桂林“刘三姐印象”大型室外演艺节目都已经成了景点的必看节目,因此不能否认这是一种将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创新思维。但是在湖南、云南、广西等山水景点,甚至每个小地点都会有这样的节目,有那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情境,节目雷同化以及文化碎片化过于严重。
文化载体和表现形式的雷同,文化环境被全然破坏,直接导致文化变味和内涵尽失。
1.3文化空心断层加剧,民众认同感薄弱
“自2003年起,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开始共同组织评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至今已公布了六批共528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范围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5]。我国历史文化名村镇资源十分丰富,但在国家重点关注保护的这528个村镇里,有相当一部分村镇存在“文化空心断层”的问题。
文化的空心化主要是针对文化传承主体,表现为古镇的空心化。在一份对于农民是否愿意迁居的调查中发现:“愿意迁居的农民的平均年龄较小,为39岁[6]。”可见目前古镇流失掉的多为青壮年人力资源,剩下老人留守古镇,导致整体人口稀少并且年龄结构失衡。老人作为民俗文化的见证者也是传承者留守古镇,但下一代传承文化的主体却普遍缺位,这一现象造成文化的严重断层,导致文化空心化。
在古镇渐趋空心化的同时,文化认同感便更加薄弱。冯骥才在浙江慈溪举办的村落保护研讨会上还提出中国传统村落的三大问题,其中一个就是村民自身对于村庄以及传统的冷漠。由此可见,这在当前民俗文化的传承中是一个普遍化的问题。就文化传承的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类是已在古镇中长久居住的居民,对民俗文化的冷漠和无知程度令人惊异。作为拥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古镇的居民,当被问及本地古镇的民俗文化时,本应出口成章叙述的他们,除了一脸茫然就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回答。另一类是后期迁到城镇里的居民,更是对当地文化十分冷漠。很多人甚至之前没有听说过本地民俗文化,对于已经逐渐被淡忘的节日庆典或民俗歌谣等活动,更是如闻天书。在这样的情境下,居民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也可想而知了。
目前古镇文化空心断层十分严重,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极其薄弱,面临着严重的文化传承危机。
2 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困境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下文分别从城镇、政府以及居民个人的角度对三大困境行深层次剖析,结合北塘古镇等文化城镇的现状,主要总结出了三对主要矛盾。
2.1城镇化中商业化发展过快与文化建设过慢的矛盾
在众多拥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古村镇里,个别村镇成功实现了商业化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比如宋庄小堡村、云南大理新华村等。这些村落不仅拥有丰富的特色民俗文化资源,而且将民俗文化作为产业支撑带动了区域周边经济的共同发展,形成区域经济效应。但事实上大多数古镇都面临着商业建设与文化建设不协调的矛盾。
不管古镇有没有商业引入,各方总是更愿意加大费用宣传以提高古镇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增加经济效益,不管是开发、维修还是重建,一切都是以利益为导向。之前有人提倡“再现昔日造园艺术的辉煌”,“殊不知,圆明园作为废墟的历史见证价值已经远远超过她作为文化遗存的价值”[7]。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就这样被一点点消磨、破坏,甚至毁灭,完全失去了文化的灵魂。
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文化建设却被抛到九霄云外。几乎所有的宣传都是对外宣传,介绍美景美建筑,以及各种旅游便利条件,一切都是为了游客而营造,却没有任何对内宣传。没有对青少年或當地居民进行文化宣传和教育,导致很多青少年对本该耳濡目染的民俗文化表现出陌生感,更没有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当地居民很多都不清楚古镇的渊源,自然无法领会民俗文化的内涵,更无法传承民俗文化的精神。
城镇化过程中商业发展过快而文化建设进程过慢之间的不协调,直接造成文化的退化,形成文化断层现象,导致整个古镇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缺位,影响了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2.2政府追求政绩乱规划与民俗建筑特色化之间的矛盾
为追求政绩,不知道地方政府以“旧城改造”“统一规划”的名义将多少历史街道和标志性建筑夷为平地。“城镇化建设中很可能对既有文化生态造成毁灭性破坏,这种文化遗产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复原。由于文化生态的破坏,建设性破坏成了城市建设的致命伤,也成了文化发展的灾难”[8]。急于做出政绩的政府,对于古镇的规划不再是以保护和传承为主,而是以整齐规范为重点;形式化工作衍生出的“乱规划”,往往以“强拆”为工具,以整齐划一为标准,彻底忽视了特色民俗建筑,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文化生态,具有历史见证价值的民俗文化载体,就这样在人为的规划破坏中毁于一旦。
这些建设性破坏是无法修复的。为追求政绩和眼前利益而放弃“功在千秋”的民俗文化保护事业,不免显得有些得不偿失。北塘古镇按照统一规划建设成了浑然一体的古镇样貌,不得不承认其开发规划很完善,却唯独忽视了文化规划。整个城镇建筑千篇一律,无异于其他城镇,完全体现不出“北塘文化”的特色性。因此实访北塘古镇时,入眼全是平铺整齐的路面、规划井然有序的街道、模板样子的建筑,伴有稀稀疏疏的几个人。没有文化元素在其中的古镇,不免让人过目即忘,它可能也因此失去了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
政府为眼前利益进行的不合理规划对特色民俗建筑形成巨大的威胁,也导致文化环境被严重破坏,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3古镇空心化与文化归属感之间的矛盾
古镇内大量青壮年人力资源的流失造成了民俗文化的严重断层和空心化,此处对古镇迁离的主体进行原因分析。主要有两类主体。
一类是自身想要迁离的居民。对于初步城镇化的古镇,居民虽搬到新家却没有转换职业,而且搬离村落的他们也不再有耕地,大多村民难以为继,导致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迁离。另一类就是居民受产业影响被迫迁离。“古镇被公司承包后,公司劝离原居民,使古村镇向更适合商业赚钱的模式发展”[9]。在企业或者政府的规划下,不管居民是否自愿,均被迫迁离。许多古镇由于经济过于落后,或者产业规划不够合理,导致主要文化传承主体流失,使民俗文化成为空心文化。
古镇及文化的空心断层,进一步削弱了居民对民俗文化的认同归属感。古镇居民对传统文化的冷漠多归因于乡土教育的缺失。“乡村学校在乡土文化上的传承和教育功能被日渐忽视,传承乡土文化、开展乡土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弱化。”[10]青少年的教育缺失,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古镇普遍文化氛围不浓,除了学校的乡土教育没做到位,家庭教育也是一大缺失,导致普遍居民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
对于城镇里被称作是“候鸟式”的居民,“尤其是文化认同,难度很大,……因文化的不同容易产生排斥、猜忌、漠视等心绪”[11]。这两类主体是古镇现存居民构成的主体,古镇在规划下大变样,失去了文化载体,让原住民也很难找到归属感。现实原因导致居民普遍对传统文化十分冷漠,文化认同感严重缺失,更是缺乏一种本该有的归属感,导致文化传承之路越来越难走。
民俗文化是联结着居民的精神纽带,古镇居民逐渐撤离,民俗文化失去传承载体出现空心化倾向,导致居民严重缺失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3 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与思考
根据法国学者布迪厄提出的文化再生产理论,社会分为很多“场”,每个“场”都有自己特有的规律、逻辑和追求的价值。而“文化资本”作为“文化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指各种不断再生产的和决定着人们的社会位置的资源。
“多轮驱动的新型城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不仅仅是工业,文化资源也应该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因素”[12]。在文化资源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为更充分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倡导古镇发展文化旅游业,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也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一种新的形式。结合目前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协调三对矛盾间的关系,建设文化旅游城镇,针对不同的文化现状应采取不同的措施。
3.1补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仅存文化载体
建设文化旅游城镇,必须要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文化内容和服务提供、文化消费的引导等都必须作为推动城镇化建设中的必选项加以考虑[13]。”首先对于仍然遗存的有关民俗文化的载体物品,可以建立一个小型博物馆或者收藏馆专门存放;这些文化资源也包括原住民家里存放的有关渔村文化的物品,还有相关书籍记载的曾经的渔村文化,文字、图片等都可以反映出立体的文化,文化内容的丰富更能让人们找到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其次在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停车场、酒店以及餐饮服务业都应适当建设,与旅游业的发展相配套。
但要注意更大力度突出自身的文化特色,并辅之以完备的基础设施,给予贴心的服务,引导游客的文化消费,这样才可以建设成一个有口皆碑的文化古镇。在旅游业正式发展起来的时候,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转变了村民的职业,也是从根本上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
3.2创新:融入特色文化元素,建设自身文化品牌
建设文化旅游城镇,必须要引进文化产业作为产业支撑,真正结合时代特色地传承民俗文化。这里以北塘古镇为例,可以引入工艺品为主的文化产业。在古镇里销售的产品都以渔村文化为素材,一方面可以形成自身的文化品牌,另一方面也营造古镇文化氛围,塑造古镇文化形象。“缺少相关特色产业作支撑的城镇化,后续发展乏力;而没有文化资源特色和个性的城镇,也无法形成差异化竞争的优势”[14]。因此一定要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尤其在一些小纪念品方面,可以融入渔村文化元素,包括各种渔村场景、渔船或者一些民间历史小故事等等,都可以通过创新的形式,将创意融入产品之中。
找准自身的相对优势,从外观以及内涵多方面综合性展示自身特色。对于知名度和文化宣传,还可以拍摄一些专业性展示渔村文化和历史的宣传视频在古镇里循环播放,供游客观看;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古镇里张贴有创意的海报,在建筑上做出自己的创意。使得游客来古镇游览后,就会给北塘留下“渔村文化”的印象,这对于自身形象的塑造以及对外宣传都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因此,引入文化产业为古镇民俗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必不可少,在产品里融入特色文化元素、建设自身文化品牌更是推动文化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
3.3发展:注重区域整体发展,加长文化产业链条
建设文化旅游城镇,必须要依托区域的发展背景,注重发展的整体性。这一点要求相关部门必须明确总体发展目标,注重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协调好文化规划与区域规划间的关系。比如上文提到的酒店、餐饮、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数量和位置分布以及文化产业的引入都需要相关部门做好规划和协调。“推行新型城镇化应走跨越式道路,优先发展文化经济”。 “伦敦提出建设‘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曼彻斯特提出建设‘创意之都”[15], 文化规划必须要融入到区域规划里,将自身特色文化产业变成古镇的支撑产业,也将此文化旅游业发展成为区域文化产业支撑。
加长文化产业链条也是促进古镇发展的一大举措。作为古镇的支撑性产业,必须要求其规模性与专业性,开发更多文化产业服务,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一体化品牌。“以文化规划为指导,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无论是重新建设还是对已有城镇的改造,都应围绕当地城镇的特色文化资源,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恢复与新型城镇的产业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利用城镇特色文化资源、体现城镇特色文化、凸显城镇特色”[16]。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加长文化产业链条,建设区域产业聚合体,实现古镇向文化旅游城镇的成功转型。
4 结论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传承面临着更大的困境,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做好相关发展规划,注重区域的整体发展,更要促进协调好商业化发展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结合时代要求,為民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将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融为一体,建设文化旅游城镇。同时借鉴国内外发展文化旅游的经验,达到民俗文化的实质性保护与传承融为一体。
城镇化的推进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并不总意味着冲突和矛盾,通过科学的建设文化旅游城镇,可以实现两者间的协调:一方面在最大限度地保护民俗文化的同时,又为其注入时代精神得以更好地传承;另一方面也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因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即为融合发展、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佳,吴晓,顾萌.村落民俗文化保护与利用研究综述[J].
[2] 方兆麟.历史建筑:天津如何将你留住?[N].人民政协报,2006- 09-18(11).
[3] 陈建强.失去文化个性活力 留住乡愁恐将落空[N].光明日报,2016-11- 25(09).
[4] 谢正发.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6):121- 124.
[5] 方可.古村古镇可走遗产数字化保护之路[J].民族论坛(时政版),2014(6):43.
[6] 卫龙宝,胡慧洪,钱文荣,等.城镇化过程中相关行为主体迁移意愿的分析——对浙江省海宁市农村居民的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2003(5):39- 48.
[7] 叶廷芳.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及展望[N].光明日报,2006- 9- 7(6- 7).
[8] 高宏存.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要实现“跨区域”治理[J].行政管理改革,2015(5):53- 58.
[9] 段超等.少数民族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文化场域建构[N].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6):73- 77.
[10] 曹云,周冠辰.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的保护困境与有效传承策略[J].现代城市研究,2013(6):31- 34.
[11] 刘爱华.城镇化语境下的“乡愁安放”与民俗文化保护[J].民俗研究,2016 (6):118- 125.
推荐阅读:《工友》(月刊)创刊于2000年,是由湖北省总工会主办。是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提供政策法规咨询,研究并指导新时期工人运动,传播先进文化和理念。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8/0410/4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