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8-01-30浏览:次
这篇管理论文投稿发表了健康管理对分级治疗的概念和关系,通过构建健康管理可以引导居民有序的进行管理,形成良好的健康管理信息共享治疗方法,满足了患者多方面的需求,论文探讨了分级诊疗的概念及实施制约因素,论文探讨了建立区域健康管理和分级诊疗相结合的模式。
关键词:管理论文投稿,区域健康管理,电子健康档案,分级诊疗
随着医改不断深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优势医疗资源、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1]。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对当前分级诊疗的服务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建立区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实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借助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首诊在基层,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格局[2]。
1分级诊疗的概念及实施制约因素
1.1分级诊疗概念
分级诊疗主要是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的难易进行分级,让不同级别和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起相应疾病的诊疗,并按照病情的变化情况,可以及时进行相应的双向转诊[3]。国务院《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体系。
1.2实施制约因素
分级诊疗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大医院舍不得放患者、基层医院接不住患者、老百姓不愿去基层就诊。①多数三级医院由于受到经济效益的驱动,不愿实施分级诊疗;②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医疗技术不高,医疗服务能力不高,不能满足群众的就医需要;③乡镇(社区)的医务人员由于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绩效工资,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部分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有限,不愿收治病情严重的患者,要求其转向上级医院;④二、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双向转诊的协作不畅,再加上患者及家属对病情诊治不甚了解,不愿意转向其他医疗机构;⑤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日渐增高,大部分患者对大医院有惯性的依赖和趋高心理,不愿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4-5]。
2区域健康管理的概念
健康管理就是以现代健康理念、新的医学模式和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采用现代医学和管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和动态跟踪的医学行为和过程[6]。区域健康管理就是充分利用网络服务平台收集汇总当地居民的各类医疗、保健信息,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集预防、医疗、保健、急救、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一体的电子健康档案,通过网络,数据共享,为区域居民提供更为全面、便捷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7-8]。
3区域健康管理和分级诊疗的关系
区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优化和纵向整合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内的优势医疗资源。通过建立区域内综合医院和基层医院双向转诊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在双向转诊方面可以提供对应医疗服务。在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基层首诊机制,并通过区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轻重缓急疾病的分级诊疗目标[9]。
4建立区域健康管理和分级诊疗相结合的模式
4.1健康管理一体化模式
建立以“县级综合医院为龙头,乡镇(社区)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健康管理一体化模式,突出防治结合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
4.2健康管理信息平台
建立县乡村三级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区域居民健康信息传输网络和健康档案数据库。整合健康信息资源,建立县乡村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在一体化管理模式中县级医院-乡镇(社区)卫生院-村卫生室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制度对接。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新模式,提供生命孕育期、青少年儿童期(0~20岁)、成年期(21~64岁)、老年期(65岁以上)和临终关怀五个阶段的健康管理和服务。实现疾病防控、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等健康管理网络覆盖。
4.3健康管理团队
建立以县级综合医院为主的健康管理团队和质控管理小组对居民的就医信息及时、准确录入,让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动态更新、健康信息有效利用。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居民健康档案使用率、慢病随访率和管理率等)、居民健康教育效果评估(效果评价、管理前后的治疗费用对比等)等形成监测数据和考核指标,讨论分析健康管理平台效果,并引入激励措施,不断改善和改正对居民的健康管理。
4.4数据挖掘
推进大数据、移动医疗等新兴技术应用,可依托建成的健康服务网,开通网络预约挂号平台和自助服务,居民可查询本县专家和外来专家坐诊信息预约号源,接受健康指导和就诊咨询,为城乡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康复治疗、健康咨询与评估、跟踪随访等健康管理服务。通过深度挖掘健康医疗大数据来实现服务、监督、管理、决策的应用,优化县乡村卫生资源配置,推进分级诊疗的实施。
5区域健康管理在分级诊疗服务中作用
5.1引导基层首诊机制
通过区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引导规范有序的基层首诊机制,遇到疑难问题需要请专家时,基层医生协助患者通过预约手段完成现场预约二、三级医院的专家医生号源,实现普通病、慢性病和危重疑难病分级诊疗目标。
5.2促进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建立
建立区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有效发挥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功能,推动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区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通过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实现患者就医信息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将县级医院的优质技术向乡、村辐射和延伸,实现专家诊疗信息共享,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均等、便捷的优质医疗服务;对基层医院而言,既提高了医疗服务能力,又实现将病人在基层首诊目标[10]。
5.3建立双向选择机制
通过区域健康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管理网络内的医疗资源,实现患者分流,从而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二、三级医院,为二、三级医院提供更加精准的患者。并通过健康管理平台的联网,实现居民就诊的信息共享,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从而给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或复诊医疗方案[11]。
5.4有利于用药和农民合作医疗报销
能够减少慢性病人来回医院的配药次数,并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中获得更高的报销比例。
5.5有利于疾病分类管理和干预
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能够了解本区域内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疾病分类情况,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健康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危害居民健康的危险因素和专业而精准的个人健康指导方案,进行分类管理,制定和落实干预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5.6有利于慢性病的风险评估和防治,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采用区域健康的手段实现慢性病的风险预警、评估与管理控制,构建慢性病防治结合措施,建立健康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做到规范诊疗,提高诊疗服务质量。
5.7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决策、监管
建立统一数据管理中心、实现各医院数据共享,卫生行政部门能随时随地掌握辖区内居民健康状况,并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监管手段、资讯宣传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煜,肖雨龙,曹艳,等.区域医联体模式下推进分级诊疗的策略[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6(27):24-26.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Z](国办发[2015]70号).2015.
作者:吴限 李礼 孙文 滕宏伟 杨华 朱克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
推荐阅读:公共管理发表省级普刊有哪些?
发表公共管理方面的论文可以投稿哪些普刊呢?当年的职称评选,一般要求当年发表的论文有效。否则,那评高级职称岂不是要将评初级,中级职称发的论文直接拿来用了。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健康管理对分级治疗的概念和关系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8/0130/43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