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发表范文(两篇)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8-01-29浏览:

  下面是两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文化遗产下滇越铁路的现状与保护,通过介绍滇越铁路,简要说明了文化遗产和申遗的本质关系。第二篇论文介绍了新常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论述了新常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阐述了新常态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世界遗产

  《文化遗产下滇越铁路的现状与保护》

  摘要滇越铁路从殖民地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面对新时期发展的要求,滇越铁路已不能满足现在的物流需求,面临废除的危险。通过介绍滇越铁路,突出铁路废弃所引发的遗产保护的迫切性,并结合实例,简要地说明保护文化遗产与申遗的本质关系,突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与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滇越铁路;人字桥;申遗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总会留下一些“记录”人类创造和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文化遗产。它们由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不仅记载着人类文明的过去,还承载着人类世界发展的文化积蓄。它们是回味历史、品读历史和总结过去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青年了解历史的主要窗口。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人们往往盲目追求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满足自身生活需求,而忽视文化遗产的传承作用,将其摆在发展经济、发展现实社会综合效益之后,人们对于历史的理解也多是停留在文字记述的层面。很多记载着大量历史故事的老建筑、人物故居等遗存,也被“扣”上了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大帽子”加以拆除。因此,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亟待拯救。

  滇越铁路被称为工业“活化石”,与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并称为人类三大最艰巨的工程,自法国1903年开始招标建设,对云南省对外开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如今滇越铁路正面临着拆除的危险,这条百年铁路并没有完整地保留到今天,随着时代变迁,“尽管滇越铁路在云南段已经逐渐停止了营运,但在越南老街到海防段还在进行客运和货运,并且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越南国内的一条经济命脉”[1]。不言而喻,其原始功能发生了改变,有些路段被拆除,甚至有撤线危险。面对此种情况,已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保护,如“屏边人字桥和鸡街火车站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碧色寨火车站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一些车场和桥梁被评为县级保护单位”[2],这些措施有力地起到了保护滇越铁路遗产的作用。

  1滇越铁路历史概况

  1880年,法国侵略军攻陷越南,出于掠夺资源的需要,法国人在越南境内修筑了米轨铁路,用以运输物资。作为殖民者,面对当时中国落后的国情,以及拥有更多矿产资源的云南,法国侵略军同样也窥探着属于中国的那一片土地。借成功“干涉归还辽东半岛”,法国当局迫使清政府同意修筑铁路连接越南和云南,不仅在云南段的修筑权归属法国当局,连后续的线路管理权同样也不归清政府所有。而在线路铺设施工中,同样造成了惨不忍睹的人间悲剧。法国当局为修建云南境内的铁路,面对山势险峻的自然地貌,使用了近三十万中国劳工进行铁路的建设。当时没有先进的筑路设备与安全保障,工人们使用简单的作业工具配合手提、肩扛等原始手段来移动建筑材料,面临着悬崖、落石、饮食、环境气候等一系列生死考验。

  2滇越铁路遗产保护

  近年来,随着滇越铁路被列入“申遗”名单之后,人们对于如何保护滇越铁路有了新的思考。早在2003年,滇越铁路国内段的昆河铁路就停止了客运业务,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车站被永久性关闭了。而在近几年,为了保留滇越铁路的文化底蕴,政府部门又重新开行了一趟往返于昆明与石咀的市内小火车8863/8866次,人们用这种方式延续滇越铁路的功能,让这条线路暂时免于被撤线的命运。在滇越铁路的沿线,分布着大量的文化聚集区,其中也包括位于铁路线上的车站建筑及配套设施。车站的主体站房与站场的设置与建造无不体现了法式风格,同时又将100多年前法国人的建筑理念完完整整地保留了下来,这不仅对于当今的建筑领域是一种借鉴,同时也带给我们无穷的文化财富。

  这座大桥在滇越铁路建成之初就投入使用,时至今日,运营部门也仅仅更换过桥梁钢枕和轨道,对于大桥的主体建筑以及结构部件都没有更换过。大桥经历了100多年的风吹日晒,依然无比坚固地支撑起这条国际铁路。这座大桥服役了100多年,如今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观光游客。从文物的社会传播效应上来看,大桥作为重要的历史见证,向公众展示了100年前人类建筑的辉煌篇章,同时也为提高本地区的社会知名度做出了贡献。对于大桥的养护,地方与运营单位更是紧密配合,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保护大桥周边的植被和环境,确保大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延续,同时合理运用大桥,延长大桥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通过在桥头堡的位置设置看守点,既能为列车运行提供必要的信号引导,同时又可以避免游客的破坏,更可以在周边山体发生可能的危害事故之前,及时报警。

  通过现代人的技术手段干预,保护大桥主体建筑的安全,这也是为了维护人类建筑智慧结晶的保险的方式。在大桥两侧的山体,是支撑大桥的关键受力点,通过后人持续不断地养护,人为地干预了大桥受力点的移位及其他威胁大桥安全因素的产生。作为滇越铁路线上的“明珠”,它承载着人们物流往来的需求,记录着人类历史建筑文明的变迁,它依然挺立在峡谷中间,“扛起”来往贸易的通道。百年老桥,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前人遗留给我们的建筑财富。

  同时,即便在铁路列车运行区间实行自动联锁的今天,而在昆石铁路沿线,仍在使用20世纪的闭塞方式———人工路签闭塞。尽管小火车的运营已经无法承担起正常火车所扮演的重任,但至少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小火车的开行盘活了濒临废弃的滇越铁路。每天当小火车即将踏上12.4公里的旅途的时候,总会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摄影爱好者、铁路爱好者们,举起他们的镜头,将列车与脚下的百年文物一起摄入;当小火车在昆明市区内穿行的时候,人们依旧会静静地等在道口,静候小火车低速通过,虽然人们也会因小火车阻碍通行,耽误时间,但小火车跟滇越铁路一起早已化作不可磨灭的印记,深深地烙进昆明市民的心里。线路两旁的居民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在没有列车的时候,很多居民都会占用铁路的限界来贩卖商品,只有在列车接近时,才会让开,平时孩子们就在铁道上玩耍,它真正“走”进了人民的生活中,渐渐地成了昆明的“名片”。在现在的昆明北站的站舍里,政府通过将候车室进行改造,建成了主要收藏、记录滇越铁路历史发展的博物馆———云南铁路博物馆。

  该馆主要展出了滇越铁路自兴盛到衰落的历史足迹,一大批数以万计的珍贵的、年代悠久的铁路文物被很好地保存陈列起来。比如:生产于1929年的“米其林胶轮内燃机车”就曾经行驶在滇越铁路线上,这台生产于法国的机车,承载了很长久的历史文化记忆;这里还收藏了滇越铁路的支线———个碧石铁路的寸轨铁路机车;现在早已停产并仍在使用的DFH21内燃机车;大量的有关滇越铁路勘探、建设、运营所尘封的历史文物、文件、影像资料。通过将这条铁路“浓缩”在博物馆中,对于留住滇越铁路共同的历史记忆具有很大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样,滇越铁路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希望才会成为可能。

  3滇越铁路遗产保护思考

  申请遗产名录不是目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才是真正的目的,滇越铁路的建设方———法国,运营方———中国和越南,准备联合为滇越铁路申遗。正是由于开通小火车客运,才将原本早已不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任务的、应被拆除的滇越铁路重新激发出它的使用价值;也正是因为我们将记录滇越铁路历史发展轨迹的文献资料妥善保存,才会让我们的后代以及全人类都能“触摸”到那段历史,再一次震撼于凝结着当时人类建筑结晶的———人字桥,再一次震惊于那蜿蜒曲折的线路布局,也再一次聆听当火车行驶在红河大桥上所发出的震耳欲聋的汽笛声,感恩于滇越铁路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百年滇越铁路于近些年,被列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名单,从政府机关到平民百姓,都对这条铁路的维护和保养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对其文化价值进行评估、建档[5]。申遗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相辅相成的,申遗可以间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以用促保”[6]。因为不论申遗成功与否,首先都要对申遗的对象进行彻底的保护。

  正如滇越铁路一样,虽然这条百年铁路至今仍在申请文化遗产名录的道路上前进,但人们对这条线路的保护与传承,却早已超越了申遗本身的意义。从这个角度讲,申遗就是为了可以更好地促使人们传承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号召人们加入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行动中去,切实地保护好、维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这是尊重历史事实的客观表现。当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是否一定要申遗,但出发点应该是相通的———维护、保护、传承人类历史遗存的结晶与智慧,更好地承载过去。申遗是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强大推动力,并且突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深远的意义所在,也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刘娜,徐宁.滇越铁路:文化遗产的高度[N].云南政协报,2010-4-23(6).

  [2]李兴.百年米轨有望接通“申遗轨道”[N].云南政协报,2010-5-7(1).

  [3]陈兆俭.滇越铁路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2009:80.

  [4]王红晓,王玉芝.探讨滇越铁路的历史价值、保护与开发[J].红河学院学报,2010,8(5):9-11.

  [5]陈海玉.试论滇越铁路遗产的建档保护[J].兰台世界,2017(15):14-17.

  [6]冯铁宏,陈舒.铁路遗产保护研究———以中东铁路和滇越铁路为例[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4):107-115.

  作者:张翼飞 单位:上海大学

  《新常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摘要: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复杂性不断增加,对其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方式和方法。本文论述了新常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从必要性和保护措施两方面,阐述了新常态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提出了以创建规范化的濒危评价体系;提高受众群体,增强全民意识;创新多样化、针对性的传承人扶持手段和扶持方式;完善开发评估机制以及坚持依法管理,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六种保护措施。

  关键词:新常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表现出人类的生命力和其对生活的创造力,体现了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它传承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情操和价值观,是一个与国家和民族紧密相关的概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弘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对于中国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基因”,是中华民族记忆的根源,也是“我们今天与过去的沟通渠道”。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新常态”的理解

  新常态第一次被提及是在2014年5月,习总书记考察河南的行程中。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新常态”不仅指中国社会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也揭示中国社会建设呈现出新面貌,倡导社会风尚,促进和谐社会幸福社会建设;这些也使“新常态”的中国,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出新常态。众所周知,活态性与开放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特征之一。作为人类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创造的文化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依附于特定的国家、民族、族群、地区或者个人而存在和发展,中国文化的新常态,对现阶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新常态模式下,是否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且最大限度地保护其赖以传承的文化生态土壤,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继续生存、传承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符号,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展示。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被定义为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些群体、团体或个人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创新,同时使其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

  2005年,中国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并且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上述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相对于对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在一度很长时期受到忽略与破坏后。亟待对其实施保护。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灿烂文明史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在传承、保护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任务也非常迫切与繁重。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探讨传承、保护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显得愈发重要。

  三、“新常态”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人是社会的人,必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之中,非物质文化是特定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是维持和巩固社会和谐的精神基础。无论身处何方,总会被它无形地把个人同特定社会群体、民族牢牢地联系在一起,这是全民族文化认同的根源,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一)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条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内涵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文化渊源和文明的基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在我国,各民族悠久的文明史创造了数量极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它是各民族文化特色的体现。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让许多民族特色文化不至于不适应现新常态的社会发展而灭绝,同时,也可防止目前社会发展的“一体化”对多样性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维系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留与传承。

  (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无论何时,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想要保持独立与自主,都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物质硬实力,另一条腿则是文化软实力。如果物质硬实力不足,这个国家可能在受到外部打击时,战之即溃;而如果文化软实力不足,这个国家更大可能不战即自败。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道德信仰失落、国家意识形态淡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足的现状,在新常态的社会发展变革时期,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讲话中,频频提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汲取营养,获取力量,赋予时代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现阶段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社会和谐是我们共同追寻的目标,亦是人类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与文化建设相统一,新常态时期,由于社会各方面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文化新常态为基础,建立趋同的社会价值取向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新常态的文化建设则需要依附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国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根源。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四、新常态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面对着社会文化发展的变革,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地遭受强势文化的侵袭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损毁的危机面前,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我们越来越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贵。当前,抢救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成为人们的共同心声。关注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常态时期繁荣和创新多元文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时代要求和民族责任。

  (一)创建规范化的项目种类濒危评价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种类濒危评价体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种类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分析、结果鉴定及工作流程的检验体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系统的策略和方法。是正确评估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采取适当而有效保护手段的基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目前,全国还没有相对规范的优秀传统文化濒危评价体系,面对日益增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相关规范化的评价体系制定刻不容缓。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受众群体,增强全民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环节,加强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本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认同意义重大。在中小学及高校开展适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修课程对于新常态社会下有效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只有全社会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与认知,才能提升全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才能在新常态的文化变革中保持特色,引领创新,再创辉煌。

  (三)创新多样化、针对性的传承人扶持手段和扶持方式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目前大多采用资金扶持或政策鼓励的方式进行。新常态社会条件下,在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对于相当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说,其当前都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资金已不再是问题。常采用的资金扶持对相当一部分传承人来说已变得无足轻重,精神价值、社会价值的肯定才是激发其传承与创新的源泉。在目前新常态的社会条件下,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针对性的扶持方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四)完善开发评估机制,坚决杜绝旅游式的破坏性开发

  新常态下,社会文化正经历着重大的变革,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引领文化变革的中坚力量。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旅游开发是其必由之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虽争论颇多,但基本上有一个共识,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合理而有效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可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如何选择恰当的旅游开发策略,使在满足市场消费的同时,保有其关键的“原真性”,杜绝破坏性开发的后果。这方面,都需要完善当下开发评估机制才能实现。

  (五)坚持依法管理,不断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尤其是当下,全民的保护意识尚未完全觉醒,相关的保护立法显得尤为重要。完善的法律体系,可以从根本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全面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立足国情,加强对相关保护机构的监管,制定严苛的管理条例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构筑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完备法律体系,进而全面有效地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群体的审美价值和精神文化,具有独特性和传承性,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以言传身教的形式传承的,一旦消亡或者流失,基本上无法恢复。伴随着现代社会活动“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变得愈加复杂和艰巨。保护我们多样化且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引领新常态下社会文化的变革,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中国梦。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也是传承与发扬中华文明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J].瞭望新闻周刊,2005,(30).

  [2]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EB/OL].新华网,2014-11-09.

  [3]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J].法商研究,2009,(2):76-84.

  [4]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1):25-34.

  [5]张国祚.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大思路[N].人民网,2014-09-11.

  [6]雷蓉,胡北明.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4):12-15.

  [7]张博,程圩.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人文地理,2008,(1):74-78.

  [8]王珊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4,(6).

  [9]关芳芳.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价及旅游开发活化研究———以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D].暨南大学,2009,(5).

  [10]肖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5).

  作者:马飞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推荐阅读:《世界遗产》(双月刊)是由世界知识出版社主办的国际权威出版物。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发表范文(两篇)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8/0129/43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