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双语教学模式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8-01-13浏览:

  这篇食品工程论文发表了《食品分析》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结合《食品分析》双语教学的经验,提出了当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培养出既有深厚专业知识又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食品与发酵科技

  关键词:食品工程论文,食品分析,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日趋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教育部于2001年、2004年、2005年、2007年和2015年先后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双语教学”。双语教学质量不仅是衡量本科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热点。《食品分析》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食品分析》的课程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食品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语教学的含义

  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由于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均指采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进行非英语课程的教学。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双重性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杜绝不顾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效果,强行使用英语而进行的双语教学。

  二《食品分析》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一)开展《食品分析》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食品分析人员的重要举措

  我国是农产品贸易大国,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食品的出口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关于农产品的贸易壁垒,尤其是非关税贸易壁垒不断加强,例如,限定严格的农药残留、真菌毒素等污染物的检测指标,使得我国每年出口农产品屡遭退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培养高素质食品分析检测人员,建立高灵敏的检测方法,提高我国农产品、食品品质,从而打破贸易壁垒。《食品分析》是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和相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科学,是食品分析检测人员所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开展食品分析的双语教学是提高和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高水平食品分析人员,与发达国家食品分析检测技术接轨的重要举措。此外,科技论文、各国食品标准以及食品安全的前沿动态均是以英语为传媒发布,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才能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对科研或食品安全相关工作都至关重要。

  (二)开展《食品分析》双语教学是国际化办学的必然要求

  2016年,我校与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1”本科教育项目,培养模式为“3+1”,即学生前三年在我校学习,达到要求后,第四年赴美国学习。本项目旨在发挥两校各自学科优势,在教学观念、教学管理等方面整合优势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人才。在前三年的教育中,双语教学不仅是全英文教学的过渡,也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达到赴美学习要求的重要方式。《食品分析》是中美两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共同的基础课程,只有在教学内容、实验以及考核指标等方面达成统一才能实现联合办学的目标。

  三《食品分析》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双语教学水平有限

  优秀双语教师的缺乏一直是制约高校双语教学的主要瓶颈。目前,各高校食品专业的教师往往专业水平很高,很多教师也有国外留学的经历,具有有一定的英语读写能力,然而采用英语进行专业课教学仍存在较大的挑战。唐辉等[1]调查发现学生认为教师英语口语发音与专业英语水平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应具备较高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笔者经验为例,在备课过程中,对《食品分析》全英文教材中列举的部分范例不能完全理解,中文译本中的翻译也非常模糊,造成无法全面解读教材的问题。此外,笔者没有受过任何专业的英语教学培训,讲课方式、语言组织只能靠个人经验,很多问题都是在上过一次课之后才发现,解决问题滞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就此,笔者建议一方面学校可通过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语培训与国外教学培训,学习专业的英语教学方式,强化教师的专业外语与口语水平,以提升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请外教来学校上课,专业教师作为助教聆听学习,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很快步入双语教学的正规,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必然有很大的提升。

  (二)教材的选择

  教材是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一个主要参考,对于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关系到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的质量。有的学校仍沿用中文教材,对其进行翻译,这种方式使得学生的接受度较高,然而,缺乏原汁原味的英文教材,对于学生掌握英文专业词汇与表达方式不利。从国外引进原版教材进行教学,能将国外的最新科研成果、发展动态传递给教学者,能够从中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符合双语教学的目标。然而,这种方式同样存在问题,例如,教师的英文水平有限,对于原版教材的领会程度不同,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我院在食品分析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引进了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食品成分与分析课程的原版教材——由S.SuzanneNielsen主编的《FoodAnalysis》第四版[2],同时参考杨严俊等翻译的《食品分析》第三版[3]。第四版教材与第三版相比有了部分改动,这就造成使用第三版《食品分析》教材与第四版的最新内容部分对不上。此外,在各成分的检测方法部分,教材中主要介绍美国USDA的相关标准以及使用的仪器设备,一些标准与检测仪器与我国的标准存在较大差别,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中补充加入我国相关检测标准与检测设备。因此,就本课程的双语教学,笔者认为应选择三本教材作为学生的参考,包括英文原版教材、翻译教材以及中文优秀教材。

  (三)授课中中英文所占比例

  双语教学,顾名思义,教学中既有中文又有英文,中英文均应占多大比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最佳呢?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是双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学生能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采用英文教学,中文作为辅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的媒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由于对英文课件、英文试卷的领会能力有限,造成学习效果差、成绩落后,难以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因此,既要照顾到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又要使英语水平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提高。以笔者开展《食品分析》双语教学的经验,课程幻灯片采用全英文,对每一章节出现的专业术语进行中英对照总结;讲授过程中,课程前两次课以中文为主,穿插部分英文用于强调专业名词,后面慢慢过渡到一半英文一半中文的讲授模式;平时测验、期末测验均采用全英文试卷。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度较强,同时能掌握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方式。

  四结语

  双语教学在本科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我国目前的双语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全体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双语教学模式。相信在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可以发挥双语教学的独特优势,培养出既有深厚专业知识又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王妍入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推荐阅读:《食品与发酵科技》(原名:制糖发酵;四川食品与发酵)创于1973年,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关于食品和发酵的技术性刊物。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食品分析双语教学模式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8/0113/43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