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一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7-11-01浏览:

  这篇大学生毕业论文发表了产学研一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产学研一体化是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有效路径,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着明显的作用,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论文探讨了产学研一体化趋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制约因素,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论文发表,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探索发挥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需要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高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的广泛联系和深度合作,对于改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推动当前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具有重要作用。

  一、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利用学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教育资源,集中各自培养人才的优势,把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在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后,纳入了教育改革的总体规划。对高校而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其服务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使命。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明显不足,这种状况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实践证明,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一)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提供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环境条件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创新意识的形成源于创新氛围的熏陶和对创新过程的经历和感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也不是自发的过程,需要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性活动,对创新的方法、路径和经验进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并加以灵活运用,才能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并取得创新性成果。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这些环境条件。与学校教育相比,产业和科研更直接面对知识技术创新的实际,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与高端科研机构根植于科学技术的前沿位置。他们的优势如果同高校结合起来,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会产生质的飞跃。

  (二)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培养人才的不足

  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高:一方面社会急需的人才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大学生不能实现顺利的就业。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的发展解决了这个难题,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传统高等教育比较封闭,主要通过校内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是一种传承性教育;而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开放性特点比较突出,它以学校、企业、科研机构院作为主体,通过生产实践活动、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一种创新性教育。除此之外,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所学知识的可持续发展。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解决了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问题。

  (三)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提供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模式不断被众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所尝试。实践证明,它在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效。“订单式”、工学交替、分散式合作教育等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被高校普遍所采用,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培养平台。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办学层次、培养目标,选择对口的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探索灵活的合作培养模式,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高度融合。

  二、产学研一体化趋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制约因素

  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社会达成的共识,高校、企业、政府和科研院所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也面临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产学研一体化各方。但从高校的层面看,主要存在的制约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度服务社会的理念滞后

  产学研结合问题不仅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突破口,也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着力点。高校对于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的重要价值缺乏前瞻性的认识,对于高校的发展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存在不同的看法,没有能够发挥高校在推动创新型国家和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促进作用。部分高校主张搞理论研究、搞项目、搞课题以及发表论文,认为这才是做学问的表现,轻视应用性研究和应用性成果的转化,轻视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忽视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推动性,淡化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这些大学在现实关怀与学术追求之间,倾向于学术价值取向,缺乏服务社会的现实关切,习惯于封闭性的办学,缺乏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二)制度设计缺乏导向性

  制度设计制定具有导向性的作用。高校对于教师的聘请任用、职务职称的晋升、工资的分配以及办学质量的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制度设计,通常是以教学科研工作量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例如,主持了多少项目、项目是什么级别;发表多少中文核心论文等;而致力于应用性研究、应用性成果转化等需要长期才能显现其价值或发挥出效益的创新性活动的人员,却得不到适当的评价和制度方面的激励。有的高校甚至对于校企研究项目,在科研工作量的计算方面设计的分值过低,制度的导向驱动教师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转向基础研究、评奖以及论文方面,而对于应用性研究、创新研究以及成果转化无暇顾及,也缺乏关注的动力。

  (三)合作运行机制不完善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产学研之间建立起长期的合作教育机制。目前的调研发现,产学研之间短期现象比较常见,缺乏稳定长效机制,而且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团队也呈现出为个体所替代的趋势,流动性强,导致对一些技术领域缺乏长期的跟踪研究,不仅制约了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方面也存在协作机制缺失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适应新常态的需要,企业正处于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及要素驱动转换期,面临较大压力;同时,依靠人才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还没有成为企业的共识;这些状况使得企业抽出时间、财力和物力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高校、政府、企业和科研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渠道不畅通,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合作各方都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是基于共赢的角度制定合作政策,造成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运行工作陷于紊乱状态,影响合作教育的成效。

  (四)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

  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人才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也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其中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做法是高校与企业签订协议,高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与岗位相匹配的人才;其次是“A+B”培养模式,通常的做法是大学期间的前A年学生在校以理论学习为主,并开展辅助性的实验、实践教学,后B年在校外企事业单位学习,开展顶岗实习,并根据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工艺流程、市场开发销售、广告宣传等实际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完成毕业设计;再次是“学工交替”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分阶段实施,从基础到专业逐步推进,课堂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教学密切结合并交替进行的一种合作教育模式。凡此种种……。但是,在产学研一体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工作中,高校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例如行政因素,缺乏选择培养模式的自主性,造成培养模式与自身实际的不符,降低了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

  三、产学研一体化视域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树立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

  发挥好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社会功能,是提高高校办学质量效益以及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产学研一体化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也能够通过推动科研提高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要树立起产学研一体化教育培养人才的理念并善于利用好这个培养平台,通过和企业、科研单位的合作,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使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提高办学水平,增强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要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关系、学术研究和现实问题的关系,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关系,积极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把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列为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完善的服务保障机制以及考核评价机制。同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的优势体现出来。

  (二)优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加强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以服务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为切入点,通过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来实现。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解决产业技术难题中培养创新能力

  解决行业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是产学研一体化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合作,联合创办研究开发机构,引导企业的技术专家、研究机构的专家和高校教授共同带领学生参与行业共性技术难题的研究和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大学生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创新和技术人才;同时,在科研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锻炼了自己的创新技能。此外,还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创新人才所需要的各项素质。

  2.在产业对接中培养创新能力

  高等院校都有自己的学科专业优势,高校可以把自己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与对应行业的各个产业群进行对接,在对接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从教室走向实验室、走向车间、走向产业一线,把学习的专业理论与产业实际衔接起来,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同时,与产业的对接过程中,还促进了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学科建设能力,促进了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3.在联合研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大量的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高校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这一特点,改变人才培养思路、重心下沉、触角前伸基层,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并以此作为产学研一体化教育培养人才的切人点。企业和大学联合研发,可以实现双方互补、互动、互惠、互利、双赢。这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帮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且高校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提高学生的科研实战能力,增长其才干。

  4.在产学研双导师制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行业界有很多专家、高级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并且对行业发展有独到的认识。他们的研究、管理领域涉及到很多行业,例如金融领域、互联网领域、新材料领域、先进制造业领域等,高校可以采取聘任的形式聘请他们担任兼职学生导师。他们给学生带来了有关各行业发展的前景、行业研究的前沿以及行业发展中面临的技术难题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各种类型的科研项目之中,培养自身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素质。

  (三)健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1.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高校的各项建设,其质量的考核评价要充分考虑产学研导向性作用,例如办学效益的评价、学科建设的评价、教师绩效评价,要充分考虑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因素。通过评价制度的导向性作用,纠正过去重科研而轻推广、重成果而轻应用、重纵向课题轻横向课题的做法。对于有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或在重大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出贡献的人员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予以物质方面的奖励或精神上的激励。同时,完善办学质量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增加新的考核内容,例如企业对高校的评价、社会对高校的评价等,进而理顺政策导向、促进产学研结合。

  2.提高项目化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

  要利用好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这个平台,把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理论教学与各类教学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系统化学习中的过程管理,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水平,实现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室技术锻炼和社会实践技能提高的统一。教学目标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课程和专业设置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打造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品牌特色专业和合理的专业结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尝试教材内容项目化、专题化,实行项目教学法、实战案例教学法,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使得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契合。学生实践课程的成绩由学期或学年开设的各种实践教学活动组成,采取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以及实践单位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手段,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等方面的表现。通过这些举措改变过去人才培养中轻课外、轻实践、轻应用、轻创新的现象,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到教学中的重要位置。

  3.制定大学生创新能培养的多层级方案

  根据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规律,构建多层级方案。其一,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对学生的培养要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其二,对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统筹好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不仅具有良好专业素质,还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文修养。其三,加强与行业知名企业的联系合作,建立形式多样实习基地。例如,应用型专业实习基地,学生通过实习基地可以把自己学习的专业理论、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设计型实习基地,学生通过实习基地提供的条件,可以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并参与相关的研究,在专业技能和科研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福全,陈宝明.通过改革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9).

  [2]张安富.重构我国高水平大学的本科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6(9).

  [3]姚锡长,祖同蔚.我国高校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道路的新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4).

  推荐阅读:

  [4]米银俊,崔德英,蔡立彬.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0(6).

  作者:姜金林 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产学研一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7/1101/42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