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发展意义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5-10-21浏览:

  现在校园中的文化建设思想应该怎样来加强呢?有关社会主义的新价值管理模式技巧有哪些呢?文章从校园文化对于建设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增强校园文化生动性有助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度以及增强校园文化广泛性有助于拓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等方面做了分析。文章选自:《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始终牢记使命,把握时代脉搏,及时、准确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成为山东宣传理论战线进行书面宣讲的一个重要阵地。历经20余年的发展,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该杂志按照“跟踪社会前进步伐,研究方针政策走向;倡导求是工作态度,营造学习思考风尚;着眼科学发展进程,提升理论实践素养”的办刊宗旨,紧紧围绕理论热点、政策重点、改革难点、民生焦点问题进行理性解读和对策研究,为各级党委中心组提供学习参考和决策建议,收到了良好的书面宣讲效果,树立了良好的刊物品牌,赢得了广泛的读者群。

  摘要:高校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一般是积极主动的,基本是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活动。学校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娱乐、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作用,注重在正确方向的引领、方式方法的指导以及政策条件的保障上下功夫,从而促进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建设,论文发表

  一、校园文化对于建设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1]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强烈认同感,促使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校园文化作为具体的实施载体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2]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校园,这也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基本阵地也将是校园。因此,如何把校园文化作为载体资源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生中的实效性有着重要作用。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所处环境的熏陶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成效。主观能动性和情境暗示性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种基本教育方法,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则是二者有效互补的重要“黏合剂”,校园文化载体具有管理和传媒等一些其它传统形式载体所不同的优势。

  二、增强校园文化生动性有助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度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它既可以是美轮美奂的文艺活动,也可以是昂扬向上的体育活动,还可以是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它既可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性活动,也可以是院系班级社团组织的个体活动;它既可以是提前安排和规定动作,也可以是临时设计的自选动作。高校校园文化做呈现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一直深深吸引着广大同学。广大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校园文化引导下,逐渐会将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学校积极倡导的价值观教育融会贯通,而且具有鲜明学校特色和底蕴的校园文化在被大学生接受后,势必将形成思维定势固化下来。因此如果我们想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中的认同度,通过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引领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增强校园文化广泛性有助于拓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校园文化的载体广泛性主要呈现为:第一它的群众基础十分广泛,高校中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广大的教职员工都可以作为主体参与到校园文化的载体建设中来;第二它的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能使得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群体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全校广大师生员工都有发挥自身能动性,自觉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主观意愿,受到校园文化的感染,逐步积淀形成“文化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有机组成的,和谐是二者共同的价值标准。作为拥有和谐共生的文化积淀和形式多样的广泛性的校园文化载体,为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层面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增强校园文化的时代性有助于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向心力

  拥有鲜明的时代性的是校园文化载体的突出特征,它体现在:一是其本身具有时代性。每一种文化在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都经过了演化和完善,是悠悠历史长河中岁月的积淀。校园文化在载体建设的过程中要保持时代特色,这具体要求在内容上要弘扬主旋律、体现正能量,保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地位;在形式上也要能呈现多样的概念,即可以通过有效的表达方式发挥其宣传引导和凝聚教育的重要作用。二是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参与主体的大学生群体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就在具体工作中为我们提出了现实要求,在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中要注重发挥出大学生的主体时代特性,在大学生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价值观取向多元化背景下的今天,如何使广大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价值观凝聚力和认同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无论是从社会进步还是从个人成长发展的角度来看,在高校中通过校园文化载体积极拓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增强校园文化的主体性有助于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操作性

  在此过程中学生能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内容的喜悦,培养自身自律的习惯,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品位,这也正说明了高校大学生作为个体在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中的处于主体地位的特征,也体现出我国高等教育通过外化与行、内化于心的手段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导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依靠教育者强制性填鸭式的说教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而没有引导学生从内心去接收,往往会引起学生抵触心理起到事倍功半的教育效果;而校园文化作为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有效载体恰恰为开展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也将大大提升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实效性。

  六、增强校园文化的集合性有助于促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合

  集合性作为校园文化载体的显著特性有两个内涵:第一,校园文化担负着文化及价值观教育作用,其集合性特征体现在传承和弘扬文化价值观。校园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集合体,它是由体现智能深度的知识文化、体现动感强度的文体文化、体现情感力度的审美文化、体现多彩广度的物质文化、体现素质宽度的心理文化等集合而成的。校园文化的集合多样性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第二,校园文化承载着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特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和理论效果受到校园文化载体的集合性共同作用,相互影响、渗透。校园文化载体所体现出的集合性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搭建了内容多样、内涵丰富、价值多元、协调统一的互动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形式多样化的校园文化载体之中,不仅有助于增强高校教育工作者吸收其多元文化的积极性,把优势资源进行整合集中为我所用,更能有效提升高等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感染力和实效性,促进高等学校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先进性。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发展意义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5/1021/3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