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4-09-05浏览:次
摘要:从西方主要国家的治理实践中可以看出,其改革大多集中于对管理模式的改进,诸如结构性、效率、控制、合作、绩效管理和领导者能力等等,而不少人却对此存有疑虑。Curtis Ventriss在《新公共管理的影响对当代公共事务的检视》一文中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究竟是怎样处理公共行政中糟糕的事务的?I1IJ’
可以说公共行政领域中的复杂问题一直被基于经济学与管理主义的治道逻辑所困扰,以致产生了新公共管理的继任者——后新公共管理。本文对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思想做一简单介绍和评价,以期引发学界对此新范式的关注。
一、后新公共管理改革兴起的背景及其内涵
后新公共管理兴起于2O世纪90年代末期的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挪威等具有威斯敏斯特体制的西方国家,主要是对前期新公共管理改革中出现的机构“碎片化”和部门的自我中心主义、缺乏合作与协调,从而影响效益与效率的一种回应。它的提倡者普遍认为后新公共管理作为新公共管理改革的第二轮浪潮,同样是基于政治经济学、制度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严格来说,后新公共管理只是一种理论思潮,是在批判新公共管理范式基础上对管理主义观点的统称。具体来讲,后新公共管理从实践角度是指政府针对由于施行新公共管理中所带来的公共服务“破碎化”、责任问题与民主社会价值观缺失等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从而提高政府的效能和合法性。
虽然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的理念具有结构性、功能性并在像新西兰这样的国家激进的实施着,但很难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后新公共管理所蕴含的理论主要为一种组织结构性上的设计,如“整体政府论”或者“协同政府论”,并且这些理论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以致中国台湾学者彭锦彭认为该理论可望成为21世纪有关政府治理的大理论【2】。现笔者对这两个理论做一简单介绍。后新公共管理改革时期的新一轮改革被称为“整体政府”,在改革之初也被称作“协同政府”。1997年,英国新一届工党政府上台,推出了新的改革举措,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提出了“协同政府”。在英国,“协同政府”是作为与“碎片化”和“块块专政”相对应的措施提出来的,它意味着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协调,消除政府间和部门间的政策冲突,有效整合资源,把各种机构的力量联合起来,为公众提供无缝隙的而不是相互分离的服务。这与整体政府的概念是完全吻合的。在澳大利亚,《联合政府报告》给整体政府所下的定义为:“整体政府是指公共服务机构为完成共同目标而实行的跨部门协作, 以及为解决某些特殊问题组成联合机构。所采取的措施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侧重政策的制定、项目的管理或者服务的提供。【3jJ’整体政府的含义非常广泛,泛指协调与整合相互独立的各种组织以实现政府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其主旨是协调和整合。这种协调和整合是全面的,包括公私部门之间、政府与非政府之间、政府与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等。
实际上这些理论根本说不上新,整体政府只不过是合作主义的一种复兴,不过其内容更加复杂。
而且,在英国和加拿大,整体政府的一些做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早在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就已经对有关结构性策略的设计进行过一些探讨,例如交叉功能性组织、多维度组织、自适应性组织及网络性组织等等。正如挪威学者Christensen和Lagreid指出的那样,在中央集权和分权的问题上,对于控制和自治、整合与分化、正式与非正式的网络必须组”,澳大利亚在1997年建立的联合中心更多的是强调结构性的重组、中央控制、部门合作及去政治化, 这些措施始终未能改变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特点,或者是在没有根本改变新公共管理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重新调整。
二、后新公共管理与传统科层制、新公共管理的差异性比较
自从2O世纪8O年代开始,新公共管理改革在英美一些主要西方国家无论是理论界或是实践界都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尤其是进入90年代更是推向了顶峰。新公共管理作为改革的第一轮浪潮,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消极结果,于是作为第二轮改革浪潮的后新公共管理为了支持新公共管理便盛行起来。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目标为了纠正新公共管理产生的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中央再集权和再管理,增强治理能力并改进控制和能要有一种适当的平衡 钔。然而英国于1997年成立的 力。笔者现将后公共管理与传统科层制、新公共管“社会排斥小组”和1998年成立的“战略沟通小 理三种范式逐一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上表可以发现后新公共管理显然会是更受欢迎的替代方案。然而,后新公共管理对于那些珍视民主治理和公共制度,重视分权和公平正义,注重公民、私人与非政府组织在政策制定、社区活动进行商讨式对话的国家来说,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后新公共管理显然具有较强的威斯敏斯特式色彩。与英国着眼于政府内部的整合协同比较而言,盛行于美国的网络化治理则着眼于政府与社会各类组织的联手(主要通过政府外包的方式)。这可能与两国的情况不同有关。比如两国的行政体制就不同。英国改革初期提出的“私有化”战略在公有制程度极低的美国是不存在的。同样,在今天,以网络为基础的合同制式的治理在美国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治理方式。美国联邦政府每年通过合同花费大约2 000亿美元,而州和地方政府花费更多,约2 750亿美元。这样,每年通过合同花费的钱在5 000亿左右L5J。美国的网络化治理更关注的是平行关系上的问题。
三、后新公共管理:几点值得商榷的假设
克里斯滕森和拉格雷德等支持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学者认为管理驱使的理念和策略将会继续影响公共行政中的政府进程【oJ。后新公共管理是基于这样一些假设:即执政者和一些高级别的管理部门通过引入结构性、功能性和管制性的策略设计可以改变民众的行为;组织成员在执行中央政策和管理动机上都极为理性并且明确理解自身角色;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对象都是被动的“顾客”而且只要他们获得了有效率的服务就会感到满足;政府通过实施效率行政和平缓的政府合作就能获得公众的信任及具有行政责任感。然而,笔者认为以上几点假设在复杂的公共行政生活中,其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一)对组织现象的单维度诠释后新公共管理对组织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在结构性、功能性和制度性视角上进行一种单维度的解释。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的行政策略主要是纠正合作和控制中带来的问题并改变政府雇员行为以更好地适应管理主义,同时后新公共管理认为雇员角色在政府内任何机构问都是明晰的。前期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分权和断裂性会带来角色不明的问题,而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策略设计旨在通过协调机构问关系而减少角色的模棱两可。由此可以推测功能性的冗余会造成组织间合作和绩效的低效率。然而从民主角度来看,由于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多中心力量、个人选择、具有不同利益和价值的行动者、人际关系的非线性以及非中心力量等原因,机构碎片化和政府雇员角色不明都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保守政府的中央再集权和对角色不明的消解在某种程度上是发生在中央政府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和行政环境的背景下。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创造力和创新性都可以得到稳定发展。但是如果对于这样的管理和角色不明的消解发生在一个复杂、动荡的组织环境下以及政府面临着国内和国外的挑战,还会起作用吗?无论组织结构设计如何精良,合作效果和人的活动最终将依赖于雇员们对他们自身被指派的角色和他们的行政责任的一种诠释和理解,而且这种诠释和理解在不同组织、文化的背景下将会重塑他们的角色概念。
(二)结构性与制度性改革的失衡后新公共管理改革强调结构性改革,它基于这样一种设想,即被动的人们都会遵从外部的需求,如层级制结构、目标和任务。换句话说,高层执政者假设政府雇员(民众)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新的部门整合和层级链来修正。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政府雇员在直接的人际情境和道德支流下会对自己被指派的角色作出正确的理解当然也包括曲解。情境的如此复杂意味着雇员在实施项目的合作中,不同的场合会发生相异的角色行为。他们的绩效效果在相对的境况中也会依赖于其他部门或来自公民的声音,因为许多中、高层领导者在多元关系的执政中并不能预测其他行动者的角色行为,所以分配低层管理者的角色过于明晰和预测出他们的绩效行为通常是不明智的。也许执行官指派管理者角色最好的途径是依赖每位行动者对情境解释的技巧和依法行政的程度。并不是每一个人会盲目地遵从一个等级命令或屈从于外界的压力。相反,他们会相互协商从而达成可选择的协议。这些具有弹性、社会性的组织成员往往会对他f1"】自己的行动负责,在服务民众上也颇具有激情,而这正是制度性变革的应有之义。制度性改革强调的是组织成员在分权过程中价值、规则、技能和互动关系、公平、回应性和透明性观念的转变。后新公共管理很少关注制度性改革中人员观念转变和技巧的训练。笔者认为,后新公共管理只有将结构性改革和制度性改革结合起来,才能增强组织和机构人员的民主价值观和效率观念。经济合作组织(OECD)指出,成功的变革需要制度性改革为其提供文化和基于技巧能力的训练,而这是结构性改革中所不具备的 J。
(三)与民主型治理的碰撞后新公共管理改革注重部门间关系、水平和纵向层面的整合,并认为控制和弹性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停留在结构层面上的“整体政府”并不一定就能确保人际互动关系效果的产生。机构之间频繁的互动,无论其结构性安排是横向化抑或是纵向化的,在危机时期并不意味着有效的合作。在20o5年8月美国新奥尔良市遭遇的飓风灾难中,具有中央层级链的联邦、州和当地政府在处理危机中的反应是无准备和不适应的。部门间的关系网络和沟通迟缓,当联邦和州一级的官员似乎对处理此次糟糕的状况不准备负责时,基层官员却在苦苦等待他们的命令和帮助。从结构性关系的层面来看,这是典型的中央集权,但是不同层级的官员们的角色关系却未能得到有效的内化。此外,如果缺少了在对话进程中个人责任的改进,这种具有强制性的功能和结构层面变革则是毫无意义的。若没有民众的参与和理解,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将会具有流动性和不可预测性。美国学者Charles Fox和Huge.T.Miller在《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一书中设想了一种社区,在那里,有大家能普遍理解的话语规则以及参与互动型讨论会,不同观点可以相互碰撞 J。
遭受飓风袭击之后的美国,更加注重社区层面的自治和民众与政府的话语协商,例如危机管理、教育、社区保健和犯罪、经济、贫困及交通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行政个体责任和相互信任的迷失性缺失根据挪威学者克里斯滕森对“迷思”的定义,迷思是指“组织在决策过程中,总倾向于成员的观点组织因而令整个组织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从而无法进行准确判断的一种思考模式【91J’。后新公共管理颇具争议的一个假设便是推测组织成员在实现管理目标时表现为完全理性的个体。政府雇员不仅被期望会完全遵循新的规则、程序和目标,而且还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然而,客观要求和外在控制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成员自身的映射和主观上的判断。此外,当雇员为了自身利益在参与工具性和涉及技术性及功能性工作关系的互动过程时,诸如绩效管理和信息的理性交换进程中便很难培育相互信任的关系。当行政人员之问可以互相交换话语、习得经验并处在一种开诚布公的环境中,信任可以得到发展。在挪威和日本这种文化环境相对稳定的国家,行动者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很少存在问题,但是在其他国家尤其是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不具稳定性的环境里就另当别论了。在澳大利亚,有人认为后新公共管理改革不过是一种时尚,它特别适合那些喜欢奇思妙想的领导是尤其是那些行政领导。Gregory认为“新西兰的后新公共管理改革及整体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有虚饰之嫌,说与做之间并不一致¨UJ”。
四、几点借鉴
诚然,后新公共管理改革是西方国家公共行政治道变革的产物,其生成背景与我国存有难以通约之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到一些具有共同性的做法和普遍性的趋势,从我国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吸收国外后新公共管理改革中的合理因素,克服其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和管理主义的局限,建立并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具体来说,这种借鉴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组织结构上,应当借鉴后新公共管理改革中的“整体政府”理论,完善我国现有的大部门体制,对相同或相近的政府职能进行整合、归并,综合设置政府机构,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权限冲突、政出多门等问题,促使政府部门向大农业、大交通、大文化、大科技、大环保的管理模式过渡,最终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一种体现“整体政府”要求的组织架构。
第二,在技术手段上,后新公共管理改革注重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在具体操作层面,我国政府要推进公共供给技术的创新,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为民众提供服务;要大力建设政府信息网络,推行电子政务,实行在线办公;要加强治理主体和公务人员的现代信息意识和通信技术能力的培训, 提高公共治理的质量和水平;要培育以“公民本位”为核心的行政文化,实现先进服务文化与先进变革技术的无缝隙链接。
第三,在供给方式上,后新公共管理改革注重公共治理主体问形成跨部门(或组织)的伙伴关系,通过多主体的联合提供无缝隙政府管理。鉴此,我们在建立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当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为导向,按照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注重运用治理主体的替代、互补、嵌套等方式以及市场化和非市场化手段,实行一对多或多对一的联合供给,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以及公众参与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改革模式。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高级政工论文发表浅谈下方公共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模式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4/0905/16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