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论文发表如何加强对当前铁道专业人才的培养管理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4-08-13浏览:

  摘 要:铁道信号也称为铁路信号,铁道信号的作用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有效提高铁路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大大改善行车人员的劳动条件;因此铁路信号装备是组织指挥列车运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传递行车信息,改善行车人员劳动条件的关键设备。

  《国外铁道机车与动车》主办: 铁道部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周期: 双月,出版地:辽宁省大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国际刊号:ISSN1003-1839,国内刊号:CN21-1592/U,邮发代号: 8-57,创刊时间:1964

  关键词:铁道信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国外铁道机车与动车

  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意义

  1.促进教学改革

  企业参与到工学结合中,客观上促进了教学改革。将教育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满足学生社会实践需求。在生产和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实践积累,提高了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另外,学校通过与实习单位的合作,能够了解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加以预测。促进高校院校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

  2.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应用性和职业针对性。通过专业对口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学生有机会参与到一线工作当中,了解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们尽早的进入职业角色,尽快积累工作经验。在对我校部分学生实习成果的抽样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表示,通过实习,过去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形象了、立体了,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3.利于提高就业质量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决定着高校院校办学水平。学生通过工学结合,职业技能有所提高,经验积累有所完善。这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保证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另外,通过工学结合,学生能够走出课堂,接触到生产一线岗位;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以将实习期作为试用期,考核实习生是否具备从事该项工作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毕业生与实习单位签订就业合同。

  4.推动我国铁路信号事业发展

  工学结合的开展,使校企合作加深。高校院校凭借行业企业办学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支撑企业职工培训和技能鉴定,为铁路信号行业源源不断地输出技术创新人才。由此可见,坚持工学结合,校企道路,大规模地向我国铁路信号行业输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提高我国铁路信号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二、工学结合的典型培养模式

  1.订单培养模式

  根据用人协议,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标准,高校院校有计划的进行人才培养。优点:对于企业而言,满足了用人需求。对于校方而言,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缺点:并非所有专业均适用;校方需要不断地寻找订单,并根据订单调整培养方案,以保证订单的持续、稳定,在实际操作上难度较大。

  2.项目驱动模式

  校企双方在基于某项合作项目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合作过程中,调整相关专业的课程培养,完成教学培养工作。校企双方明确分工,一方负责理论讲授和素质培养,一方负责提供项目和实习场所,互惠互利,实现共赢。优点:人才培养针对性强,适合铁路信号线路维护、电子商务等专业。缺点:难以找到合适的项目,适用范围有限。

  3.学工交替模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理论课程与实习操作,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交替进行,同时开展。学生在实习期间,以企业员工标准进项考核,适当享受津贴待遇。优点:适合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缺点:不适合牵涉到企业机密的岗位,如财务部。

  三、解决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策略

  1.政府的宏观调控

  优化工学结合模式,要立足于我国国情。政府的主导和宏观调控,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调控政策,可以调动企业积极性,通过对企业的引导,鼓励企业投资职业教育。作为政府,在进行经济发展规划时,要将职业教育纳入其中,通过财政扶植等手段,支持高校院校教学设施更新。可以通过立法,明确企业的责任,提供优惠政策。另外,对于实习基地建设,政府应给予重视,将其视作院校建设的一部分。支持实习基地建设,解决人才培养的困难,为工学结合提供保障。

  2.企业的支持配合

  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使企业成为工学结合的主体是问题的关键。因此,企业应着眼全局,充分认识人才对于企业的意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正确对待合作办学。在校企合作办学中,企业应变被动为主动,促进工学结合的长远发展。同时,校企双方应紧密合作,完善专业共建、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共享等。企业可以选派技术人员到高校院校授课,在教学改革方面也可以提出建议。企业在工学结合中,共享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够有效提高行业竞争力。

  3.实施高校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高校院校在对人才的培养上,要考虑到教育市场的需求,坚持人才的多元化培养,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形式,开展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对于专业设置,摒弃传统教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是否适应社会发展,是否顺应地方经济需要,作为评价标准。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在实践中探索校企结合新模式。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的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

  四、结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国技工教育应以政府、企业、学校等三方合作为基础,以符合社会需求为起点,以培养专业技能为重点,以输送技能人才为根本,将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完美结合,最终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平.高校“工学结合 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0(2).

  [2]张惠.浅谈当前高校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经济师,2009(5).

  [3]郭占苗.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4]王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运输论文发表如何加强对当前铁道专业人才的培养管理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4/0813/15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