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24-12-18浏览:次
摘要:构造格架是指控制一个地区各种地质体空间布局的构造骨架,它往往构成一定的构造型式。文章发表在《兰台世界》上,是综述论文发表范文,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中国大陆,大陆构造,大陆构造格架,动力学研究
在发生多期构造变形的地区,构成其基本构造格架的一般是主期构造。 在区域构造尺度上,或在某一区域构造演化阶段,不同构造单元或构造带的空间排布格式。
一、前言
中国大陆是许多块体于不同时期拼合而成的,在不同深度上的动力学作用以现代磁方位为准,基本上呈南北向趋势。由于受特提斯、古亚洲和太平洋构造体系的制约,具有复杂的地体构架和岩石圈结构、有丰富多样的造山带和沉积盆地,有最高的高原和广泛出露的超高压变质带、有稳定和活化的变质基底和独特的构造地貌,是广大地学家仰慕的野外实验室。
二、中国大陆构造的基本特点
我国大陆构造较为复杂,是以下几方面特点:
1、多块体拼合大陆;
2、长期多期活动性与相应深部过程、背景;
三、中国大陆构造及动力学
1、中国大陆板块下的构造和地幔运动的构架
地震层析资料揭示西太平洋板片向两俯冲在东亚大陆之下,达到400~600km的上-下地幔界线,然后插入水平转换带中,成为具有箕状构造几何学的超深俯冲板片;印度岩石圈板片超深俯冲在青藏高原之下800km,在两构造结发生双向不对称深俯冲,印度岩石罔板片向东俯冲于东构造结之下300km的深度,俯冲于缅甸弧之下500km的深度。在俯冲板片上盘的腾冲和保山地体之下100~200km深度的热结构揭示了腾冲火山群的深部成因。
2、中国大陆变质基底的再活化
中国大陆的大部分陆块未受显生宙以来构造、变质和岩浆事件的改造和再活化,在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印度陆块和阿拉伯陆块北缘还发育530~470Ma的泛非期形成的造山带,影响范围至高喜马拉雅、拉萨地体和三江地区。阿尔金、祁连和东-两昆仑的北部变质基底普遍遭受早古生代变质活化;印支期的变质活化产生在古特提斯构造域。
中国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有洋壳俯冲和陆壳俯冲两大成因类型。由于中国大陆是三大陆块与无数小陆块聚集构成的巨大拼合体,无数小陆块在特提斯洋盆中的独特位置,使陆块之间的刚性洋盆岩石圈可以俯冲插人小陆块之下,研究认为,青藏高原中的大部分洋壳俯冲形成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与始-古特提斯洋盆中诸多微陆块之间小洋盆的汇聚碰撞有关。而大陆块之间特殊部位的碰撞为陆壳俯冲创造条件,并提出大陆块之间剪式碰撞和撕裂式岩石圈舌形板片深俯冲的两种机制。
4、中国大型走滑断裂及侧向挤出的动力学机制
中国大陆普遍发育大型走滑断裂,导致块体和块体之间物质的侧向运动。亚洲/印度碰撞前后造成青藏高原范围内十余条大型走滑断裂,其中阿尔金断裂、南祁连断裂、东昆仑断裂和康两瓦断裂为碰撞前的产物;碰撞以来形成的有海源断裂、喀喇昆仑断裂、恰曼断裂、鲜水河-小江断裂、哀牢山-红河断裂、嘉利-高黎贡山断裂、墨脱-那邦断裂等。
四、中国大陆构造格架动力学演化的实际意义
中国大陆构造格架及其动力学演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在“三横、两竖、两个三角”的结合带附近是构造作用相对强烈的地方,也是断裂作用和岩浆活动集中处,从而也是各种金属矿床赋存处。可在这些结合带附近应用地球物理方法攻深探盲,寻找大矿、富矿。
2、在“三横、两竖、两个三角”的结合带之间,是沉积盆地所在的地方,应该能够找到石油。中国过去50年在油气勘探上取得重大成就,主要是在东部滨太平洋域的陆相碎屑岩沉积盆地中从构造(背斜、断块)圈闭和地层岩性(古河道砂体)圈闭中取得的。
五、结束语
通过对中国大陆构造格架的阐述分析,可以总结以下两点:
1、在古生代末-侏罗纪,中国西部属特提斯洋,地势低,而中国东部却地势高,有些地层受剥蚀而缺失;新生代期间,特提斯域演化形成青藏高原,地壳遭受强烈挤压,厚度增大,地势增高;随后,滨太平洋域受到南北向拉张,地壳减薄,地势降低。
2、“三横、两竖、两个三角”的中国大陆构造格架展示出金属矿床与油气资源的宏观分布。在“三横、两竖、两个三角”的结合带附近,是各种金属矿床赋存处;在“三横、两竖、两个三角”的结合带之问,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研究目标。
核心期刊快速投稿:《兰台世界》是全国中文(档案学类)核心期刊,是全国档案期刊中唯一的半月刊。本刊以发表档案专业理论研究、工作研究文章为主,兼收历史、图书、情报等相关专业的文章。本刊分工作版(上半月)和理论版(下半月)。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中国大陆构造格架动力学研究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4/0317/12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