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2-07-21浏览:次
摘 要:遗址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遗址博物馆的规划建设对于遗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规划紧扣功能流线、景观生态和文化注入三根主线,全面分析,统筹考虑,最终探索出一个各方都比较认可的方案。这样的实践过程很值得今后此类项目的借鉴。
关键词:白莲洞 遗址博物馆 规划 功能流线 景观生态 文化注入
1、项目背景分析
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博物馆位于柳州市南郊,在大龙潭——都乐风景区内,距市中心约12㎞,是中国第一座集科研、科普和旅游为一体的洞穴科学博物馆。白莲洞遗址为半隐蔽的岩厦式洞窟,遗址面积约100㎡,洞内文化堆积物厚达3m,可划分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三个不同阶段,距今约37000至7000年,是华南地区洞穴遗址群中罕见的晚更新世——早、中全新世标准剖面和地点。
自1956年著名的人类学家裴文中、贾兰坡教授在这里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4件石器、1件扁尖的骨锥和1件粗制的骨针后,近年来相继出土人牙化石两枚及大熊猫、熊、竹鼠、啮齿类哺乳动物牙齿化石300余件。1984年4月,在裴文中教授的提议下,经过一年多的保护开发,白莲洞被建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洞穴博物馆并对外开放。2003年编制的《柳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提出要开发大龙潭—千亩湖—都乐公园—白莲洞大型文化生态旅游区,使之成为柳州市古人类文化、民族风情、度假和生态旅游产品的代表区域,而白莲洞景区就是古人类文化旅游的主要载体。然而白莲洞博物馆在进一步开发过程中却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用地狭小,环境容量有限;基础设施较差、藏品保存和展示环境不佳,大部分藏品由于场地限制而无法展出;内部功能流线没有合理规划,使用格局混乱;游览项目缺乏特色,吸引力不足等等。因此,白莲洞亟需整合资源,重新规划建设,尤其是要新建一栋富有特色的多功能陈列馆。为此,我们着重把握规划的功能流线、景观生态和文化注入三根主线进行研究,并形成了最终方案。
2、主线一——功能流线
主题馆区位于白面山南侧,主要划分有入口广场区、主题陈列区、洞穴主题游览区、史前生态游览区、休闲观演区以及科研区,是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景区的核心功能区片。规划以一条主要游览线路将各区串连,力求功能明晰,井然有序(图2-1)。
规划陈列馆就设置在这条流线上入口广场后的第一个重要节点处。这样安排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这里距离山体和遗址洞口相对较远,建设工程对文物及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二是用地条件较好,靠近自然水体,原生植被为竹子,容易改造且有利于景观环境的营造;三是将陈列馆置于流线靠前的地方,并赋予它展示、教育和交流等多重功能,利于帮助游客形成对景区的总体印象,以便随后有针对性地游览参观。
确定陈列馆与主流线的关系后,我们对陈列馆自身的功能流线进行了研究。运动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在运动时对于变化是极感兴趣的,这种变化包括:质地、光线、温度、气味、视觉、节律,风景线的延展与收缩,和物体、空间及视线的流动感。有时候过渡是强烈的,如通过规划可以使人从一个低矮、狭窄的黑暗的空间转换到宽敞、明亮的空间而取得惊人的戏剧性效果。[1]作
为整个游览流线的一部分,我们给陈列馆的这一节游线注入了有关于“时光的故事”的主题(图2-2),陈列馆被设计成覆土建筑,出入口均强调一种通道感,模拟时空隧道,引领游人走进史前的时代。这种考古探沟的形式,是本次设计中的一大亮点。游客们沿笔直的通道自陈列馆的二层进入到覆土建筑所特有的神秘氛围中,充分感受建筑内部及西面窗外的自然山水所共同营造的远古气息。之后又是一条长而笔直的通道将人们引向北面的洞穴区。这样的感官变化的确能使人印象深刻。
由于建设规模有限,为了满足陈列馆的多重功能,实现时光回旋的流线效果,我们对该馆单体的平面作了更为细致的考量。从入口处通道层层叠叠的大台阶起,就试图营造非常流畅的空间序列,将复杂的陈列馆功能——展示、教育、办公、休闲、储藏、辅助等等,所有的公共空间、交通流线连贯地维系在一起,力图摆脱传统地方博物馆以分散式为主的组合模式,更多地强化内部的流动性和室外的流通感,不用走回头路。(图2-3)
3、主线二——景观生态
生态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所谓“以人为本”的原则;第二个层次,是考虑动物甚至植物的权利和福利,类似于人道主义的考虑范畴;第三个层次,就是考虑土地和环境的伦理关系,主张一个完整、稳定、美丽的生物社群。[2]只有真正考虑了这三个层次的问题尤其是第三个层次才能称得上生态性的设计。
规划陈列馆利用景区用地南侧原有的一个小土岭,建设共两层的覆土建筑。整个建筑的东、北、南三个方向都被大面积坡状的连续绿地覆盖,与景区内的原生植被自然衔接。从这几个方向看,几乎察觉不到树林中隐藏着一座极其现代的建筑。只有西面临水一侧敞开,将户外漂亮的水光山色“借入”甚至引入陈列馆内。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似乎与祖先有着相同的本能——急不可待地、不自觉地趋向于水边。因此,青山绿树是必定要主动融入的,而水则更是上好的可用资源。同时覆土建筑可以利用土壤冬暖夏凉的优点,降低柳州地区强烈日照带来的燥热,自然降低空调的消耗。而建筑顶层的满圆状天窗,很好地利用了自然光,避免了覆土建筑采光、通风不足的缺陷。
于是这样一个展示、纪念以及教育的场所将不会成为突兀的钢筋水泥怪物,而是这块土地的一部分,与周边环境完全融合的一部分,中国的传统哲学将之称为“天人合一”。所有的建设行为在展馆落成之后将做到尽量不留痕迹,甚至在建设过程之中,我们也只是砍掉了一些价值不高的竹林而已。这种时时处处都在强调的对土地的尊重,体现了我们规划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即努力追求所谓生态的第三层次。
4、主线三——文化注入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文化旅游的潜力是不可限量的。作为一座集科研、科普和旅游为一体的洞穴科学博物馆,青山绿水纵然可观,但我们认为其核心价值还是主要体现在文化层面。一处遗址的历史再久,如果不注重文化的积淀、显示或传承,那也只是一眼废弃的山洞而已,无人注意。人们更加注重的是文化的脉络,尤其是不同时期,我们对历史的感知和表达。所以,白莲洞陈列馆除了是一个功能完善合理,景观生态和谐的游览场所外,还应该是一座教育体验型文物建筑。所谓教育体验型文物建筑是能够使体验者在心智、精神和心理方面产生反应的信息内容中教育体验方面为主的文物建筑。它营造一种教育性的氛围,使体验者突破对象的外在形式,进行深层交流,在体验中学习,增加知识,这时的体验可产生“启迪效应”。[3]
如何来突出“启迪效应”呢?我们选择了生命科学这个重点。早晨的阳光从大门及气窗透进来,与西来的水流交融于陈列馆内的白莲底座,而一团烈火正从底座上熊熊燃起,象征着生命在这里诞生。光和水是生命之源,火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助推器,也是史前人类崇拜的圣物。这些元素的组合,就是一组生命的赞歌,犹如太极的阴阳调和,使游人对自然以及对自身的认识,对和谐这个词的体会,在这里得到了升华。(图3)
另外,覆土式建筑的设置不但是出于生态的角度考虑,同时也体现了规划的文化气质,这个建筑本身就已经透露出我们的文化诉求。人们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博物馆是应该有灵魂的。也许我们可以把它设计成酷似石器的外形,沧桑、有力,又对应了石器时代的主题,但总觉得呆板了些;也许我们可以把它简化为一版不加粉饰的玻璃幕墙,以个性的语言宣示不对应就是最好的对应,却又总有轻浮、武断的感觉。只有覆土建筑才真正的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它环保生态,又能很好的营造洞穴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在这个充斥着形象工程的年代,它谦虚内敛地蛰伏于山水之间,仿佛是远古文明在向我们召唤:用心亲吻你脚下的这片土地,珍惜它赐给我们的一切。
5、结语
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对于文化遗产来说,继承是最好的保护,发展是最深刻的弘扬。[4]面对遗址文物的开发与规划建设,如果只有建设而没有保护,文化旅游最终将成无米之炊;反之,如果只有保护而没有发展,文物就会因为魅力不足而逐渐失去它本应发挥的文化价值。如何平衡其中的矛盾进而实现利益最大化,我们规划设计人员有着一份很重的责任。
著名的景观设计和环境规划大师约翰•O•西蒙兹认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一个好的规划应能形成基于所有元素的影响力的方案,产生一个新的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完整的景观。[1] 尤其是类似遗址博物馆这样的规划,牵涉到文物保护,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合理开发等等各方面敏感问题,规划师们应当首先在功能流线、景观生态、文化注入三个方面下手,尽量把问题考虑得全面一点,透彻一点,争取设计过程不留遗憾。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的规划实践就是这样一个把三根主线反复研究与综合的过程,并最终得到了一个让文物及建设等各相关部门颇为认可的成果。
参考资料:
1、 西蒙兹.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三版[M]. 2000年。
2、 陈安华. 整合资源,创造新价值[R]. 2005亚太区景观建筑设计论坛讲稿。
3、 邹广天,程霏. 教育体验型文物建筑保护的可拓设计方法[J] . 建筑学报. 2007(5)
4、 单霁翔.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 [J] . 城市规划. 2007(5)。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遗址博物馆规划的三根主线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2/0721/3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