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2-07-17浏览:次
[摘要] 村落是聚落的一种基本类型,是长期生活、聚居、繁衍在一个边界清楚的固定区域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所组成的空间单元。文章介绍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特征、形态及影响因素、探讨了在城市化和全球化过程给村落造成的负面影响,以期对村落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传统村落;传统聚落;形态;影响因素
就聚落的形态而言,中国传统聚落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种类型。村落是聚落的一种基本类型,是长期生活、聚居、繁衍在一个边界清楚的固定区域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所组成的空间单元。中国传统的村落聚村而居,充分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1 中国传统村落聚落的特征
乡村聚落形态一般指的是村落中大规模的、静态的,永久的物质实体,例如建筑物,街道,设施,山丘,河流,甚至树木,这些物质实体包含了许多内容,包括用他们的方式,他们的质量以及他们的所有权。一个良好的聚落是一个开放的聚落、可及的、多样的,有适应能力的聚落。
1.1活力
一个聚落形态对于生命的机能,生态的要求和人类能力的支持程度,对于一个有益健康的有良好生态功能的,有利生物生存的环境,由三个重要的特征构成:
⑴延续性
村落的生存条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物质的供应与弃置;居住的密度与资源的相对比例;聚居位置;建筑物的布局对口照和空气流通的影响;以及对空间,土壤和作物恰当的保存方式,使其能维持所需的供应。耕地,暖房,保护林,灌溉系统,水井,室内通风,排水道.垃圾场等是提供人类生存条件的空间设施中的一部分。
⑵安全
好的聚居地是一个没有各种危险,毒害和疾病或者是能够控制的地方,要达到这种安全目标,要注意空气和水的污染问题:食物的污染问题:对有毒物质的管理;对疾病和传染的控制;对意外事故的预防;对暴力的防范;防洪,防水,防震。
⑶和谐
环境和人类需求的温度,生理节奏,感受,人体功能等相互协调的程度;地域社会的传统特色,使散见于各地的村落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气候,地形,地方材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给传统村落的布局及建筑形式以鲜明的特性。一般地,“封闭”是南北各地汉族民居的空间特征,“开放”常见于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
1.2感受
聚落在时空上可以被其居民感受,辨识和建构的程度以及村民的精神构造与其价值观和思想间的联系程度,即:空间环境,村民的感觉和精神能力以及文化的建构间的协调程度.
最简单的感受形式是“地方特色”,狭义地来说,地方特色就是“一个地方的场所感”。地方特色就是使人能区别本地与它地的差异,能唤起对一个地方的记忆。 有一些重要而显著的基本感受能被大多数的村民共同接受,这些相同的基本感受是来自于村民共同的生理结构和认知能力,来自那些习惯使用某种空间的同类群人身上所流露出的共同文化气质。有的场所感觉强烈,有的地方感受微弱。
1.3适宜
一个聚落中的空间,通道和设施的形态及县村民习惯从事的活动和想要从事的活动的形式和质量协调程度.例如,中国村落的交通运输大多通过人力和动物托运,因此街道形式是通过最便捷的路径从集市到达自家的大门口,结果造成蜿蜒崎岖的,不规则的小路,连接公共空间和私密的空间,宗庙和市场。从自发形成的小径网络到次要道路再到通往市场的主要道路。通常地,形成一种鱼骨形状。同时存在着建筑物通过栈桥的形式越过街道,形成有机的、非正式的、令人惊异的景观。
除了作为昔日的地标外,一个历史空间也只有当它现有的维护费用比复制原件代价低的时候,才有留存的价值。也就是说,如果-个历史空间的存在不能以较有效的方式来适应人们想从事的活动,那么就会被拆除。不然的话,历史空间的存在除了越来越显得独特以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意义了。
2 中国传统村落聚落的形态及影响因素
从设计角度看,为表现皇权和地方政权的地位与作用,传统城市规划往往采取相对理性的方式,表现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礼教观念;而传统村落聚落,尽管也保留着一些理性原则和礼俗痕迹,但多数村落形态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更多表现出适应自然环境。
从形成机制和构成特点看,传统村落形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形成的,受地理条件、交通条件的制约较大,形态上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随自然起伏的自然性;另一类是在规划意向的指导下选址布局并逐渐完善的村落,形态上表现为一定的象征性和人文历史因素的影响。
2.1村落形态的基本类型
这里所说的形态主要指村落的平面形态,传统村落大多是自发性形成的,其聚集形态体现了周围环境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尽管村落形态表现出多样的布局形式,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基本类型。
⑴带形村镇
在河道、湖岸(海岸)、干线道路附近往往聚集着大大小小的村镇,这里既有接近水源或生产地的需要,也有方便交通和贸易活动的考虑。这种村落布局多沿水陆运输线延伸,河道走向或道路走向往往成为村镇展开的依据和边界。在地形复杂背山面水的地区,联系两个不同标高的道路往往成为村落布局的轴线;在水网地区,村落往往依河岸或夹河修建;在黄土高原,村落多依山谷、冲沟的阶地伸展而建;在平原地区,村落往往以一条主要道路为骨架展开。
⑵网络型村镇
网络型村镇一般由线性骨架发展而来,有的由十字形骨架发展而成,是大型传统村落的典型格局。
网络型村落的另一种是在建立村落之初即有借鉴城市型道路网(棋盘型)的考虑,先定位道路系统然后以居住填充。形成网络型村落的前提条件是村落要有足够的发展用地或规划意向。
⑶核心型村落
带型村落和网络型村落主要是参照其道路系统而言的,核心型村落主要是从其道路交叉点所构成的核心性作用而言的。若从道路系统角度来看,核心型村落是网络型村落的变体。核心型村落的核心可以是村落的公共活动中心,有利于共同防御和组织村民的活动。
从形态上看来,这类村落的南北轴与东西轴基本相等,近似于不规则的多变形或长方形。村落内部有一个或几个点状中心以此作为集市贸易和公共活动的场所,村落民居围绕点状中心层层展开。平原地区和盆地的聚落多属于这一类型。
⑷组团式村落
以农业生产为主要产业的村落,更多的村落形态表现为规模小、相对分散的特点,这种形态构成在丘陵地区和山区表现的更为明显,每户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自己的耕地而分散建宅。数个农田或山丘紧密结合的分散组团构成一个村落,组团式布局的优点是民居靠近耕地,缺点是道路系统不明显。距离较近的组团以各自的核心扩展后也可以构成网络状的多核心村落。
2.2村落形态的影响因素
⑴社会因素
家庭是组成村落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受到思想观念、政治制度、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观念、血缘关系、生活习俗等多种物质功利等因素的影响。在封建社会中,农业生产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农民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繁衍后代,并世世代代地从事农生产劳动。为了耕作方便,就近定居下来,虽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有一些剩余的农产品可以进行交换.手工业和商业便从农业生产中逐渐地分离出来,出现了集市贸易,原来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如果兼有手工业生产,特别是商品交换的功能,那么就逐步地演变为镇。某些经济富庶、交通方便的枢纽,已不满足集市贸易,而力求使商品交易经常化、固定化,就出现了街。沿街设立商号,各种商业活动集中在这里进行,而为商业活动提供方便,又开设了茶楼、酒肆、旅店,这样就促进并扩大了人们的交往活动范围。
⑵文化因素
由于传统的村镇都聚族而居,所以宗族、血缘关系便不可避免地成为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这反映在村镇聚落的形态上,常常是以宗祠为核心而形成的节点状态的公共活动中心。凡祭祖、诉讼、喜庆等宗族中人事均在这里进行。宗祠成为村民心目中的政治、文化和精神上的中心。在主村设立牌坊是村落非常普遍的现象。牌坊义强化了村落的区域感,它体现了家族和团体地域的观念。
血缘关系是影响村镇聚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早在原始礼会,人类就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一种聚族而居的村落雏形。一个家族栖息在一块土地上,世世代代地繁衍生长,为求得自身的安全与发展,还必须团结一致以抵御可能来自外族的侵袭。家族内部凝聚力日益增强,聚族而居的规模随之而扩大,但人群过多集中,村落过分庞大也会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宗旗内部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致使宗旅聚落发展到一定规模便会走向分裂。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观念至今在乡村中还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聚族而居依然是中国乡村常见的一种聚落形式。
⑶自然因素
村镇景规所呈现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和风格是地理、气候、礼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时的乡村由于独家独户地经营,无论是财力、人力方面都不具备这种改造地形的能力,必须向自然让步,自建的房屋量地屈从于各自地段的地形条件。例如,山区的住宅.多用石料建筑,就地取材,形成一种特有的聚落外观。
3 城市化与全球化对中国村落带来的负面影响
今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度发展,现代生活方式也影响了村落的原有生活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但随着商业的繁荣、私人的过度开发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进入,尤其是现代交通手段的侵入,村落已不再是以前呈现的那种田园牧歌般的景象。在当今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划变化给传统村落施加了很大的影响,乡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大量农村人口奔向城市,使许多老建筑因年久失修。房屋倒塌,原有村落结构的整体性受到破坏。村落的地域性特征忍受着普遍性类型文明的侵袭。
3.1产业结构的变化
乡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但也消耗了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为城市服务的垃圾站,污水厂,电站也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特色。
3.2交通的发展
随着交通手段的日益完善,旅游业蓬勃发展,交通优先的策略在带动各地区经济发腱的同时,对传统的村落景观带来了极大的负面作用。超尺度的、片面追求便捷的过境交通途经古老的村落,也有把村落一分为二。村落中原有的绿地,街巷中的许多树木由于让位于交通而日益减少。
3.3空间规划的异质
⑴单体建筑
城中村内村民修建的住宅是对城市住宅小区中单体建筑的模仿。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模式由于居住条件的舒适性优于传统建筑而被村民所选择。城中村内的居住组团在传统空间形态的约束和现代建筑理论的冲击下,转变成一种既不同于城市居住小区的组团,也不同于传统村落组团的新的组团形式。在原来的住宅宅基地划分基础上向高处发展,最终形成的是一种多层高密度的新的居住组团模。且由于多年来城中村属于城市建设管理中被忽视的角落,造成了大量有碍观瞻的违法建设,使住宅民居形式与空间的演变过程中明显受到经济化价值变迁力量的影响。
(2)交往空间
由于农村宅基地政策上保证城中村土地的私有性,因此城中村的组团内部不可能 出现绿化,小品或其他公共性的交往设施。以沿街小商铺为主要模式的商业街在城中村的小区空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缺少公共开放空间,街道便承担了社区中心的大部分角色,并成为居民休闲、聊天、散步的场所。所以,虽然经历了村民的自发改建,村落中这些特殊的空间依然能够得以保留。
3.4传统文化的破坏和丧失
⑴直接的破坏
在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观念的驱使下,在村落进行大规模快速改造,特别是让“村民上楼”的建设过程中,使村落原有风貌被破坏,一些村落的祠堂被拆除,这对有形的历史文化(城市形态)和无形的历史文化(人居文化)两方面都造成了直接的破坏。
⑵间接的破坏
在新的村落改造更新中,开发商的“商业需求”,单体建筑只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基地周围历史环境缺乏从城市整体角度的尊重和延续,对历史文化造成了间接的破坏。今天的历史保护概念,实际上是一种蕴涵了多种形式的发展模式,是整体性的保护。它包含了修复、保存、复原、增建、改建等内容,而不意味着要原封不动地复原或僵硬地保存。
4 结语
村落自古以来一直是人类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的体现,村落通过建筑物、建造技术和材料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给人们展示人工与自然、建筑与风景之间的和谐。传统的村落以其小尺度及富有变化,给人丰富体验的空间和形式语言,体现最优价值的经济原则和生态环境观。村落还是民俗文化空间和实体的体现。
作为历业文化遗产的传统村落理应受到保护,然而在当今社会,农业科技的进步,产业结构的变化等在带给乡村经济发展,劳动力解放的同时也给乡村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大量侵占土地,人口外流,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威胁到乡村的生命力;村落形态的城市化现象也破坏了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因此从整体上研究乡村聚落及其保护和更新发展问题,并引导其健康持续地发展,将是一个意义深远的,永久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 梁雪,传统村镇实体环境设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 马航,中国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演变,城市规划学刊,2006-1
[4] 薛力,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发展探讨——以江苏省为例,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01
[5] 费孝通, 乡土中国,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谈中国传统村落形态及其发展现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2/0717/3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