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外来农村媳妇的生活现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2-06-15浏览: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大批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在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未婚人群,女性占有相当的比例。他们到城市为了打工挣钱,等到挣到了钱,或无法在城市再挣到钱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选择叶落归根回到自己的家乡。但是,有这样的一个群体,她们通过与城市男子结婚而永久性地留在了城市,成为了城市居民,被当地人习惯性地称之为“外来农村媳妇”。

  外来农村媳妇的由于在城市的适应能力和个人机遇的不同,她们在城市的就业和婚姻家庭中的地位也有着不同层次的差别。根据调查,有一部分外来农村媳妇生活在城市的上、中层,例如:公司职员、个体工商户或男方收较高而在家做全职太太的,她们有相对独立的经济能力,有属于自己的独立住房或是和公婆共同居住,个人和家庭享有单位或自己办理的养老和医疗保险。然而,大部分外来农村媳妇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属于城市的贫困户,是隐藏在繁荣城市背后的一个弱势群体,她们的生活状况极需社会的关注。

  一、外来农村媳妇家庭生活现状

  1.婆家状况

  在学术界关于外来的研究中提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外来媳妇所嫁入的一般都是当地较为贫困的家庭。“外地妇女主要稼入这样的家庭:第一,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第二,父母不全或双亡的;第三,欲娶妻的男子有身体或精神方面欠缺的;第四,父母思想观念比较开放或子女曾有外出的打工经历的或本人近几年做生意富裕起来的家庭。”①

  我市目前外来媳妇们嫁入的婆家基本属于前三种情况居多,普遍层次不商,大多属于城里的底层,文化水准很低,生活比较困难。所嫁的城市老公要么一趄就是无业人员,要么是曾经有过工作后来下岗在家;这些男性个人的条件也比较差,多数人年龄较大,个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曾经离异并带来了前一次婚姻的子女。有的男子尽管在城市有着正式的工作,但一般都是处于低层次的工作人员,如操作工人或教辅人员,但由于父母在农村,没有文化,家庭条件不好,一般很难在城市找到对象的。他们中有些人甚至好逸恶劳,懒于开不愿意承担家庭的重担。

  2.家庭地位

  对于外来媳妇来说,最为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融入婆家。对于城市婆家来说,外来农村媳妇属于“他群”,本能地就会遭到来自婆家的“我群”的排斥,遭遇冷遇。在与婆家产生一些矛盾和磨擦时,大都采取忍耐和克制的态度。正如彼德•布劳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一书中所言:“一旦优势地位在政治或经济结构中牢固地扎下根,那么它就可以使一个人以贡品的形式从下级那儿榨取利益。”②

  对于来自外地社会的城市外来农村媳妇来说,城市的婚姻是她们身份的象征,一旦这种象征没有了,她们往往会极大的挫败。离婚会使得她们陷入更加边缘的状态。另外,离婚不仅会让外来农村媳妇失去城市的家庭,还可能失去自己的孩子,而这种痛苦对于女性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一部分外来媳妇为了孩子继续在的婚姻中挣扎,她们忍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不敢也不想去追求新的属于自己的幸福,或者说她们对自己的前途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

  有些外来农村媳妇在自己的小家中处于服从的位置。不仅不掌握家中的权力,而且自己的经济收也由丈夫掌管。

  3.家庭生活

  外来农村媳妇的城市家庭生活条件普遍较差,处于城市底层。在城乡婚姻中,大多数外来农村媳妇都来自贫困或边远地区,进城的打工生活开阔了她们的眼界,她们不再愿意回老家结婚和生活,重复自己母亲一辈走过的人生之路。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在城市生活的巨大压力,使得她们希望通过婚姻这条途径在城市扎根。但事实上许多外来媳妇在城市在很难找到条件很好的结婚对象。门当户对的观念,特别是受长期的户籍制度的影响,使城市生活中自身条件好的男性不愿意娶农村媳妇。通常只在那些家庭和自身条件双差的城市男性才会将农村妇性纳入他们的择偶范围。应该说这样的城乡婚姻是一种“贫贫结合”。男方及其家庭在城市里一般老师社会底层,属于弱势群体。而外来媳妇又较多来源于边远地区,一般没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加上她们文化程度较低等因素,难以在城市找到较稳定、收入较高的工作,更别说在城市居留下去。一方面是一些城市男性在城里难以找到媳妇,难以解决婚姻大事;另一方面是一些农村女想永久留在城市,但苦于无处落脚扎根。在偶然的机缘中他们了,于是就达成了交换。男方用城里的家、城市人的社会地位等一切有别于农村生活东西来交换女方的终身相伴、温柔和顺从;女方多以年轻漂亮为砝码,嫁给城里人来换取一种社会地们与身份。这样达成的城乡婚姻,被称之为“贫贫结合”,新成立的小家庭的物质基础非常薄弱,各方面的条件都较差。

  (1)住房条件差,不少人家里住的还是没有厨卫设备的平房。在我调查的人中多数小家庭,没有自己独立的住房,只好和公婆家一起居住,而公婆的住房面积也不大。更有甚者,还有个别离个婚的城市外来农村媳妇通常离开婆家,只能自己在外租房居住。由于居住和工作的不稳定性,她们就像无根的浮萍在城市的汪洋大海之中,她们的生活状况十分凄凉。

  (2)家庭收入低,没有稳定的工作和劳动保障。绝大多数的城市外来农村媳妇的家庭收较低,没有稳定的工作和保障。还有一部分人因家里小孩子小需要照顾,如请人照顾成本又太高,难以支付,加之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做“全职太太”还有些人属于个体劳动者,但一般都是小本买卖,诸如小点心店、发廊、小吃点和小杂货摊等等。而所嫁的城市老公,大多也无正式工作,他们或者是下岗买断工龄了,或者从来就是无业人员,只能靠打工为生。

  (3)无养劳和医疗保险。大部分的城市外来农村媳妇和她们的家人没有办理养劳和医疗医疗。生病了,小毛病自己去药房买点药吃,大点的病才去医院。如果得了很大的病,她们只能等死了,因为根本看不起病。在基本生活都成问题的时候,保险根本就是无从谈起的事情。

  (4)生活满意度不高,对未来没有积极的期许。绝大多数的城市外来农村媳妇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况满意度不高。她们对未来没有积极的期许,过一天算一天地按照生活的惯性继续着每天的日子。她们中的有些人甚至发出“悔不当初”的感慨,但是已经于事无补,只好认为自己的命运就是这样,以此来说服自己服从命运的安排。

  二、外来农村媳妇社会生活现状

  城市外来农村媳妇在嫁进城市之后,她们作为新移民不可避免地要和所在的工作单位,居住的城市区里的各类人群进行交往,她们和自己的家乡之间也存在着割不断的联系。一般除了婆家人以外,她们主要交往人群是社区的邻里、社区工作者以及工作单位的同事。

  1.与邻里人的的交往:城市在的邻居之间互动很少,特别在单元楼里,邻里之间可能互不相识,而农村里的社区成员之间是彼此熟识而且互动频繁的。所以,外来农村媳妇们都觉得城市在的人情比较淡漠,不如农村邻里这间的熟悉和友好。另外,有些城里邻居不理睬外来农村媳妇,这让她们感觉不愉快,因此,外来农村媳妇们一般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农村身份。

  2.与单位人的互动:外来农村媳妇与所在单位的人群的交往中显示了了较高的同质性。她们一般都与自己背景相同的人建立了较为密切的互动关系,与那些异性强的城里人保持疏远关系。在城市生活中她们的朋友要么是老乡,要么是一起打工的与她们背景和文化层次一致的人,共同的背景和文化使她们互动频繁,形成生活中的小圈子,而不同的背景和文化层次使她们无法融入城市人的生活圈,被隔绝在城市人的交往之外。

  3.与社区工作者的关系:社区作为城市的一级管理部门,它担负着辖区居民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外来农村媳妇嫁入城市,作为社区的新居民,她们与工作者之间存在着管辖与被管辖的关系。由于外来媳妇一般没有正式的工作,因此她们的计划生育问题就归口在社区,由社区来进行管理。社区给她们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另外,对于生活困难要进入城市的“低保”外来媳妇,社区负责帮助她们进入审批程序,对于没有工作的外来农村媳妇,社区负责帮助提供部分临时性的岗位。

  4.与娘家的联系:在城市状况比较好的,在婆家中和自己的小家中比较具有地位和自主权的,经济条件较为宽裕的,这样的外来农村媳妇往往与娘家联系较为切。这样的婚姻到得了嫁家人羡慕和赞叹,在农村既给娘家人争了光,又给娘家人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但有很多的外来媳妇却迫于一些因素不愿和娘家多联系,原因如下:(1)与公婆一起居住,自己不能当家作主,而且婆家对娘家有歧视,所以被迫少联系;(2)自己在城市生活的不错,不愿与贫穷的娘家过多联系,生怕给自己带来麻烦;(3)在城市的生活比较失败,担心与娘家的过多联系暴露了自己在城市的窘境;(4)有的是由于经济因素,没有钱自然无法多和娘家联系。外来农村媳妇都有一个共性:不论在城市生活得幸福不幸福,倾向于将自己生活中幸福的一面展示出来,尤其是给熟识的人们。即使有些生活很不如意的农村媳妇,有时了会为了面子或怕娘家人担心,往往将自己城里的生活情况描述和很好,编造一些幸福泡沫,报喜不报忧。

  参考文献:

  ①{谭琳:农村女性婚姻迁入对迁出地区社区发展的影响,《南方人口》1999(1)}

  ②(〔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33页)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城市外来农村媳妇的生活现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2/0615/2295.html